【中醫教你】頸後皮膚愈抓愈痕及變厚,可能是神經性皮炎

撰文:譚莉英
出版:更新:

立夏之後,代表著天氣已正式進入夏季,但不少女性表示十分擔憂,因為夏天氣候炎熱潮濕,加上一些不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導致皮膚病在這個時候常常一發不可收拾,而神經性皮炎就是其中之一,並且患病率非常高。

Alice患神經性皮炎後,不敢再穿衣領低的衣服。(視覺中國)

Alice問:

譚博士你好,大約在兩三年前,我發現自己頸部後面的皮膚經常被衣領磨得很癢,於是我經常用手撓,之後發現瘙癢的那片皮膚開始變厚,顏色變得比周圍膚色要暗沉,而且越抓越癢,上面有像癬一樣的白皮脫落,剛開始我以為得了牛皮癬,去醫院經確診之後說是神經性皮炎,中間斷續治療了幾次,沒有好轉,去年懷孕後情況加重了,但是我也不敢用藥,現在好不容易生完小朋友,希望可以盡快治療好這個病,否則我根本不敢穿衣領比較低的衣服。

經詳細診斷後,我答:

現代醫學認為神經性皮炎是屬於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主要症狀以皮膚劇烈搔癢及苔蘚樣改變為特徵,發病原因與精神因素和局部刺激等有關,好發於頸項、肘、尾骶等部位。中醫稱該病為攝領瘡,特點是皮損多為圓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搔抓後皮膚肥厚,皮溝加深,極易形成苔蘚化。

Alice問:

是的,我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擦了很多藥膏都沒效,特別是心情不好或者壓力大的時候,就癢得特別厲害,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

中醫理論認為神經性皮炎主要由七情內傷,風邪外襲,導致營血失和,經脈失疏而引起,詳細病因如下:

1. 肝經化火——多由於心情不順遂,鬱悶不舒,肝氣鬱結日久化熱,體內心肝火旺,火熱之邪藏伏於營血,而導致血熱偏盛,充斥於經脈中,凝滯於肌膚,而發為此病。
2. 血虛風燥——久病耗傷體內陰液,令營血不足;或平時體質血虛而導致生風化燥,皮膚失去陰血的滋養而發病。
3. 風濕蘊膚——中醫認為風邪是百病之長,易侵襲人體陽位(背部)。當風邪夾濕邪侵擾于頸部,若過久不散,則可令經脈失和,氣血運行不暢,皮膚肌腠失去滋養而發病。

我續答:

你的症狀正是屬於肝經化火型神經性皮炎,這類患者常見症狀為皮疹初發為紅色小丘疹,瘙癢劇烈,迅速融合成紅色斑片,大小不等,可見抓痕血痂。多發於頸、肘、膝及尾骶部,亦可泛發於四肢、軀幹。可伴有心煩口渴,睡眠不安等。

Alice問:

即是我們常說的肝火旺嗎?請問有沒有一些食療或茶療可以緩解症狀?

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茶療

 蓮子心茶 

蓮子心、甘草。(作者提供)

材料:蓮子心2克,生甘草3克。
做法:將材料放入焗杯中,加適量開水焗泡10分鐘后,即可代茶熱服。
服法:每日2次,連服3日,以觀其效。
功效:可清泄心肝之火,解皮膚熱毒。
禁忌:體質寒涼者忌服。大病,久病,老人,孕婦和小孩服用前應咨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

食療

 生地排骨湯(1人份)

材料:生地30克,排骨200克,姜兩片,海鹽適量。
做法:將材料洗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后,轉文火續煲2小時后,入海鹽調味即可。
服法:每日1次,連服3日,以觀其效。
功效:清熱涼血,益陰生津。
禁忌:體質寒涼,或偏濕者忌服。大病,久病,老人,孕婦和小孩服用前應咨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