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挪威語抗爭史看香港如何自救方言

撰文:Live Norish
出版:更新:
現今中國打壓方言的手段,比起當年西方國家也許尚算溫和,放在以前可能奏效。但現今資訊流通,世界各地文化受打壓的例子隨手拈來,慢慢滲透這些手段的,有心人都看得懂。香港若要自救,必先要以自己為本位,讓更多人了解及認同本土文化,才能結集出更大的力量去爭取。
文:淳@Live Norish
1905年初,因身兼挪威國王的瑞典奧斯卡二世,拒絕接受挪威內閣爭取對外派駐領事權力的法案,並拒絕內閣呈辭,使挪威陷入憲政危機,及後經公投後決定脫離瑞典獨立。(圖為1905年全民投票的宣傳明信片,挪威國旗上寫着:對!我們熱愛祖國)( Wikimedia Commons)
挪威語分布圖(網絡圖片)

文:淳@Live Norish

從挪威返香港探親,飛航中,機艙內並沒有廣東話廣播。走在屋苑裏,多了推嬰兒車說普通話的女子;在某些購物商場,店員一開腔就說普通話,如此不重視自己語言文化,聽說還有人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捍衛自己的語言,是對個人身份的認同。

在挪威,當我和丈夫TK在汽車上開着收音機,或在家觀看電視時, 我先生經常會說:「這人應該是從中部 Trondheim來的。」或者「這人 Stavanger 口音很重!」我通常只能回應「哦?是嗎?」我自問語言天份不高,有時連句子都未聽得透徹明白,很難分辨到口音,但我知道,挪威人是完全不介懷別人從口音中得知自己的來處的。

挪威有500多萬人口,比香港還要少,但卻有3種法定語言,包括最多人使用的標準挪威語(Bokmål)、新挪威語(Nynorsk) 和原住民的語言薩米語(Samisk),此外,還有各地「大同小異」口音或「大異小同」的方言。在中世紀後,挪威受丹麥統治接近400年,語言文字深受丹麥影響。當時挪威人說的,其實是不同發音的丹麥語,再加上自己本土和鄰國瑞典的口語,慢慢演變成今日的標準挪威語Bokmål。Bokmål文和丹麥的書面語非常接近,但口語就有較大的差別。

  代表傳統中產的標準挪威語Bokmål

Bokmål 也只是一個統稱,地道的挪威人都能在不同的發音中聽出一個階級來。來自傳統中產統治階級的挪威人,詞句用字會較接近丹麥文,或一些舊式的挪威語。友人T 君的伴侶就是來自這樣的家庭,說話比較老派,她身體不時出問題,有一次她在跟醫生用電話溝通後對我說:「你知道嗎?我想不到這位醫生那麼年輕!我們未碰面前先以電話聯絡,還以為他是一個60歲的伯伯呢!」

Ivar Aasen(網絡圖片)

  方言口語組成的新挪威語Nynorsk

19世紀中,挪威脫離丹麥後,民族主義興起,一個名叫 Ivar Aasen 的挪威人花了近10年時間,跑遍挪威大部分的山谷峽灣和小村落,了解各地的方言口語,並有系統地分析和整合出一套語言系統,名為 Nynorsk 語。雖然現在使用新挪威語的挪威人比例不高,但國營廣播公司 NRK 就有規定,至少要有25% 時間須用 Nynorsk 廣播;地方電台當然也要盡量使用當地的方言。

當時的挪威,正處於建構國族身份認同的時刻。1814 年,挪威剛脫離丹麥統治,簽署憲法宣布獨立,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而需要與瑞典整合,挪威國王則由瑞典國王兼任。可能是籠罩在瑞典政府的陰影下,挪威的民族運動抗爭有着莫名的壓力,以藝術、文學、文化和戲劇等的形式茁壯成長。

由於瑞典甚少干預,挪威政府仍能擁有自己的國會,行政、司法、立法也得以獨立於瑞典政府,也像香港的「一國兩制」吧。可是,這並不包括在挪威境內其他的民族。 

  原住民薩米語遭惡法打壓 歷90年抗爭始獲修正

在十九世紀的時候,住在北方的薩米人(Sami,北歐的土著民族)受到很大的打壓。1902 年,在挪威快要從瑞典獨立時,政府已立法規定,不能操流利挪威語的人就沒有資格擁有土地,這等於不能維持生計;學校裏的老師都有特別任務,務求用最短時間令薩米族的小孩「挪威化」。

當時薩米族試過無數的反抗和鬥爭俱不能奏效。為了生計,薩米族家長都漸漸停止跟小孩說薩米語。惡法開始不過30年,某些區域只剩一半人口以薩米語為母語,一些偏遠小島上的薩米方言更消失。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歧視性的惡法才被廢除,但融合政策仍在,只是採取比較柔和的手段而已。

挪威人在受到壓抑的同時,亦以更激烈的手段去打壓非我族類;現在看來充滿矛盾,但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卻好像正常不過。那時,美國和澳洲等國家也使用相同的手段,掠奪土著的土地,強行同化小孩等等。70年代後,各國才開始正視少數民族的權益,薩米人也開始積極為自己的權利與政府對抗。在80年代一次土地抗爭中,更獲得大多數挪威人關注和支持,並於1989 年成立自己的議會。慢慢地,多條的憲法被修正過來,並立下法例,重新保護及發展薩米人的語言文化和生活習慣。

住在挪威北方的薩米人(Getty Images)

借壓制方言同化異族 行不通

我總覺得,讀歷史其實是在參看其中的脈絡。時地人等前因後果,像一個網狀環環相扣,借古鑑今有時也許說不通,因為整個 context 大環境不一樣,故此不能類比;只抽一環來說理,又好像欠完整、不公平。但有些歷史印證的道理卻有參考價值──​壓制語言文化來同化其他族群是行不通的

現今中國打壓方言的手段,比起當年西方國家也許尚算溫和,放在以前可能奏效。但現今資訊流通,世界各地文化受打壓的例子隨手拈來,慢慢滲透這些手段的,有心人都看得懂。香港若要自救,必先要以自己為本位,讓更多人了解及認同本土文化,才能結集出更大的力量去爭取

任何一個民選政府都能從錯誤中學習和改進,就像當初有份壓迫少數民族的北歐國家,都慢慢演變成現今的人權大國。面對獨裁大國,香港人顯然不能期望政府會突然覺悟過來。

前路漫漫,就即管嘗試以不同的抗爭方法,多管齊下。畢竟處身於香港,是真的「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了。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