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Q 20周年】與ICQ同一命運的香港創新科技

撰文:張景宜
出版:更新:
ICQ 曾經為即時通訊開創了先河,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卻慢慢地被新的技術趕上及超越,與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也很相似,本來有條件領先其他國家,但平白的浪費了寶貴的二十年。
張景宜
玩ICQ是一段七十後、八十後的專屬回憶。

前幾日,英國的同學在 Telegram 發了個文章,原來 ICQ 不知不覺已經誕生了 20 年。

七十後八十後 想起那些年

回想起那些年,坐在電腦面前,等待着朋友、情人、暗戀對象上線,期待「喔噢」,一聊就是幾個小時。也許你也曾經試過在搜尋欄中,打關鍵字或是隨機打些數字去認識一些新朋友。在那個慢速年代,發些檔案給朋友可能用上半個小時,一邊等待,一邊與不同朋友聊天提升打中文字的速度。

那個年代,幾個同學坐在電腦前,不停刷屏登記新號碼,希望能拿到一個特別的八位數字帳號;有些朋友則繼續驕傲地使用那個六位數字的帳號。那個年代男女還比較平等,把自己上線狀態隱藏,靜靜的看着喜歡的人上線不會被標籤為「毒男」;翻看一下她的簡介,了解興趣和最新狀況,還算是加深對別人的了解;發送離線的訊息,通常對方看到都不會「已讀不回」。這是一段七十後、八十後的專屬回憶。

Facebook 在香港短短幾年已經有超過 500 萬人在使用,主導了香港即時通訊軟件市場和社交媒體平台。(Facebook 網上截圖)

ICQ 與八達通創先河 停滯不前被超越

ICQ 廣告愈來愈多,加上功能不及 MSN,身邊的朋友逐漸離棄了 ICQ。2004 年在耶魯大學交流時,同房的美國朋友都用 AOL,而大學的社群也剛開始流行 Facebook。那年回港開了帳戶,偶爾放放生活照,但身邊的朋友主要還是用 Xanga 和 Blogspot 打日記。筆者對 Facebook 之後在香港的發展和普及性也感到驚訝,短短幾年已經有超過 500 萬人在使用,更不用說 Whatsapp、 Instagram、Snapchat 以及 Telegram 的發展,主導了香港即時通訊軟件市場和社交媒體平台。

ICQ 曾經為即時通訊開創了先河,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視像通話、發送短訊到手機等功能突破了舊有電話技術的限制,傳送和接收電腦檔案算得上是「分享經濟」的始祖。卻慢慢地被新的技術趕上及超越,與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也很相似,本來有條件領先其他國家,但平白的浪費了寶貴的二十年。即使像 ICQ 在後期不停加入新的元素和功能,當用戶已經不在,一切已經太遲了。

八達通跟 ICQ 一樣,差不多在二十年前面世。當年技術獨步天下,開創了電子貨幣的先河,日本的 Suica 和 ICOCA 都學習有關技術,一張卡解決不少生活所需。但是後來有關技術沒有什麼改良,反之內地的電子貨幣交易平台,到美國的手機系統交易,都超前和領先香港技術。假如政府和商界當年能夠投放多點注意力和資源,也許香港人在流動支付服務上也能分一杯羹。

新加坡政府早在九十年代初,成立科技研究局(A*STAR),促進及催化科學技術和研究。(資料圖片)

新加坡積極孕育新創企業 香港欠缺創新科技生態

而為人詬病多年的數碼港和科學園發展項目更不用說,除了劃了一大片土地發展地產項目,有關當局只是不斷吸引外資設立辦事處。過去十幾年,實在數不出有多少科研項目在這兩個科學園培育出來,倒是最近有一單懷疑詐騙的咖啡機創投項目,引起公眾關注。

對比新加坡,政府早在九十年代初,成立科技研究局(A*STAR),促進及催化科學技術和研究。在政府、商界和學術界攜手合作下,將科研成品推向市場,短短幾年間孕育了不少醫療科技、生物科技、計算機工程的新創企業。筆者不少友人在外國拿了相關的博士學位後,都移居新加坡從事研究工作,他們都說香港沒有環境和機會發展。

這個城市不是沒有人才去發展創新科技,從 Google 的廣東話搜尋到 9GAG,Facebook 的工程師到無數在全球各地工作的香港專才,都證明了香港人可以打破舊有的框框。

政府需要創造一個創新科技的生態文化,鼓勵外國和內地資金培育創新企業,讓希望留港發展的專才賺取一份合理的人工,也可以吸引科技人才來港發展和貢獻。ICQ 管理團隊發現問題太遲來不及補救,白白將市場讓給後起之秀,香港假如再不進取,將會一如 ICQ 一樣,只能讓人憶起昔日的光輝歲月。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