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寇克大行動.影評】最不戰爭的戰爭片

撰文:朱珏瑾
出版:更新:

對像基斯杜化路蘭這種一直擁有極高口碑,又以玩轉時空概念著稱的導演而言,拍戰爭片是十分冒險的選擇。

首先歷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而無論是血腥殘暴的場面,戰爭中人性的扭曲或光輝,還是英雄的塑造、勝利的狂喜,又或政治的黑暗,都早已在其他經典戰爭片中出現過。隨你怎樣拍,都將面臨難逃窠臼的處境。當李安面對戰爭題材,也已經放棄了大場面,轉為利用全新的技術去刻畫一個敏感男孩的心理創傷,擺在路蘭面前的路實是不多的。

正如今時今日的輿論生態,任何藝術創作,不怕激起爭論,只怕淪為中規中矩的平庸之作。前人說過的話,你鸚鵡學舌重複一遍,哪怕說得再動聽,措辭重新潤色得再完美,也終是失去了開創的意義。

所以我們看到,一貫不喜按傳統荷里活套路出牌的路蘭,在《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這套戲中,不僅放棄了血腥殺戮及震撼的大場面,更一次性放棄了人物塑造,放棄了製造雙方正面對抗,放棄了展現幕後政治角力(畢竟當年德軍為什麼突然停止進攻,至今仍無定論,大有可發揮的空間)。這套戰爭片其實更接近災難片,人如螻蟻不斷掙扎求生,讓看的人不禁感到:「活下來」真的是件很難的事。當然之所以如此處理也並不顯得蒼白,與鄧寇克行動本身是一場撤退,而非一場戰役有關。這樣的選材亦是路蘭的聰明之處。

路蘭放棄了血腥殺戮及震撼的大場面,更一次性放棄了人物塑造,放棄了製造雙方正面對抗,放棄了展現幕後政治角力,這套戰爭片其實更接近災難片。(《鄧寇克大行動》電影宣傳照)

放棄了諸多傳統手法,路蘭仍選擇了自己最擅長的多線敘事及交錯的時間線設置,如若不這樣做,套戲就真的只剩下浸入式場景體驗了。不得不承認,路蘭的海陸空三線敘事法相當巧妙。一片淺灘上,空間層層旋轉包圍緊逼,讓觀眾透不過氣。可惜的是,三個不同長度的時間交錯由於結局的一定性,不僅沒有達到以往因對比而產生的震撼效果,反而給了貪心的觀眾以錯誤的預期,以為這三個被特別強調的時間最終會來個路蘭式「大反轉」,結果等來的卻是 107 分鐘時影片的戛然而止。

難得路蘭的清醒,《鄧寇克大行動》的煽情部分在戲中十分短暫克制,不等充分釋放便毫不留戀地即刻轉場。其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最後 Tom Hardy 在海邊的一幕。他冷靜從容地停穩飛機,點起火焰,等待被俘,如此英雄主義在夕陽中只化作一幅極其短暫的剪影。把這一幕與邱吉爾那篇著名的演講安排在一起,其用意再明顯不過。

「We shall defend our island, whatever the cost may be...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
邱吉爾

政治家在歡呼聲與擁抱中高呼永不投降,另一邊則是不被看見的鮮活生命默然赴死。你說誰該被歌頌,誰是真英雄。

當我們不斷談論路蘭的創造性,始終別忘了一個基本事實,即路蘭是荷里活電影人,更是當今最具票房號召力的主流導演。他在電影中的創新並非實驗性的,更非與主流對抗。他從來不是高高在上地拍普通觀眾看不懂的先鋒電影,致力顛覆電影語言。相反,他一直在為普通觀眾創造更好的觀影經驗。他在電影中製造的謎題不是戴達羅斯的迷宮,而是為了讓觀眾在解開謎題時獲得更強的滿足感。路蘭對電影工業最大的貢獻,是為荷里活疲態盡現的模式化電影注入了藝術的想像力,拓寬了商業電影的可能。

路蘭為荷里活疲態盡現的模式化電影注入了藝術的想象力,拓寬了商業電影的可能。(《鄧寇克大行動》電影宣傳照)

文學、繪畫、音樂、雕塑……商業與藝術似乎從來都呈勢不兩立之態,但在這些領域,藝術家尚可以迴避商業,有獨立完成作品的可能,而電影卻是一個組織龐大、成本高昂的工程,它的屬性註定了它脫離不了商業。從這個角度再來看路蘭的貢獻,即便再說出「路蘭的作品不過是精緻的工藝品,而非真正的藝術品。」大概也不會輕易就帶上不屑的語氣了吧。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