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寇克大行動.影評】談路蘭之前,看看那些年的鄧寇克影視作品

撰文:陳廣隆
出版:更新:

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的《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注定是這個暑假最受注目的電影了,上畫兩星期以來,正反意見不絕,非常熱鬧。不少文章都寫得非常深入、專業,無論是故事主題、歷史考究、敘事結構、配樂實驗、剪輯美學等各方面,都有詳盡的分析。唯一可惜的,是比較少人談論過往有關鄧寇克的電影。

【前文提要:路蘭賴以成名的敘事技巧,不過是毀譽參半的雙面刃】

如果我們說路蘭這次拍鄧寇克切入角度新穎,發前人所未發,那麼我們也得對前人的好壞、精粗有所認識,才能知道路蘭這呈現手法的優劣,否則不過是空言而已。一部真正優秀的作品,必能引起觀眾燃起對相關題材的興趣呢。

  傳統戰爭片的代表
——1958 年《鄧苟克戰役》(Dunkirk,Leslie Norman)

第一部以鄧寇克(這地名歷來有不同中文譯法,本文統一為「鄧寇克」,如果戲名用的是舊譯,必以書名號標示)戰役為骨幹題材的電影長片,要數到 60 年前的這部英國電影了。導演 Leslie Norman 今天識者不多,但只看《鄧苟克戰役》,功夫相當紮實,而他曾參軍的經歷,想必也為拍攝帶來一定實感。

如果我們說路蘭的拍法與傳統戰爭片不同,Leslie Norman 這部戲,就是傳統戰爭片的代表了。這部長達 134 分鐘的電影,故事非常豐富,覆蓋的層次極多,路蘭的拍法着重 intensity,諾曼講故事則強調前文後理和性格發展。

有趣地,《鄧寇克大行動》以三線敘事,《鄧苟克戰役》同樣有三條故事線,主幹的兩條,一者集中在傳奇影星尊米路士(John Mills)飾演的軍士,他與部下在任務中與大軍失散,一行人只得靠自己冒險尋路,追上已撒退至鄧寇克的大軍;二是資深演員李伯納(Bernard Lee,他就是第一代占士邦電影中的 M)飾演的記者,在假戰(Phoney War)後,他為自己無法提起人民的抗戰意識而感到空虛無奈,輾轉間他的私人船艇被軍方徵用,才知道鄧寇克的形勢,決定親自與年輕學徒駕船前赴戰場。《鄧苟克戰役》沒有空戰的故事線,但別有支線講到英法軍政高層的決策,三線並敘,非常厚實。

Leslie Norman 當然不會像路蘭般,急劇在三線間來回穿插(那時候還未發展出這種交切密度),總是一個事件過後,才轉到另一線的事件,雖不新鮮,卻換來鋪敘發展的空間。電影從「假戰」後的局勢開展故事,寫出當時軍政界高官發言不盡不實、英法雙方也各有盤算;在民間,有人在發戰爭財,不少人雖質疑德軍的文宣(納粹德國偷襲挪威和丹麥時,宣稱是要從英法手中保護兩國中立),卻尚未警覺到事態有多嚴重,這些「背景」,其實都是只看過《鄧寇克大行動》的觀眾值得補習的。

《鄧寇克大行動》一開始講述年輕英國小兵,穿過槍林彈雨,終於到達鄧寇克海灘,《鄧苟克戰役》的前半劇情則講尊米路士一行人,如何穿州過省,逐步退到鄧寇克,當中困難重重死傷不絕,還可見到同路走難的苦海平民,幾乎可視為《鄧寇克大行動》的前傳。與荷里活戰爭片不同,像尊榮(John Wayne)等演員飾演的美國大兵角色總是陽剛勇敢,受傷也不叫不喊,英國戰爭片往往比較含蓄,尊米路士雖然是小隊長身份,樣貌平凡,並不特別威武,遇上困難決策會猶豫,卻給了觀眾莫大的認同感,就如路蘭在《鄧寇克大行動》選用年輕新星的理由一般無異。

與荷里活戰爭片不同,英國戰爭片往往比較含蓄,尊米路士飾演的軍士並不特別威武,遇上困難決策會猶豫,卻給了觀眾莫大的認同感,就如路蘭在《鄧寇克大行動》選用年輕新星的理由一般無異。(《鄧苟克戰役》電影劇照)

《鄧苟克戰役》寫得更闊的是,在戰地上,士兵受德國時刻轟炸哀鴻遍野,有的會集體祈禱求神庇佑,有的在死屍間呢喃「I don't want to die! I don't want to die!」,相當慘烈。路蘭主要從視聽感官出發,以主觀視點貼近戰爭實況,固然有其長處,卻難免忽略情感的層面了。

至於在平民一方,也有李察艾登布祿(Richard Attenborough,近年最有名的角色是《侏羅紀公園》中那位慈祥老博士)飾演的商家,起初他對戰事毫不關心,街坊罵他冷血,被徵用船隻也是老不甘願,直至半推半就的踏上鄧寇克拯救行動,一行上愈看愈多,才終於燃起救國之志,他的心路歷程就寫得甚為細膩,這些都是《鄧寇克大行動》省略去的。

其實,就算是拍戰爭場面,《鄧苟克戰役》都絕不馬虎。當然,以 60 年前的技術,自是無法拍攝具規模的空戰,也不可能借用真軍艦。但戰地上的情況,Leslie Norman 依然拍得震撼,像是士兵在碼頭長橋上被德軍轟炸,製作條件雖然粗糙,卻仍拍出巨大的逼力,現在看起來也不太失禮。人人都懂得說看《鄧寇克大行動》必須看 IMAX,可別忘記,現在我們看昔日電影,往往只是在電視或電腦熒幕,效果自必打了折扣,如果沒有相應的想像和眼界,難免看低了前人。

當我們說《鄧寇克大行動》如何創新,其實在故事選材、人物設計、戰爭場面都參考了《鄧苟克戰役》不少,兩部影片都看一遍,我們才能更了解路蘭超越或未如前人之處。

  法式荒謬與諷刺
——1964 年《鄧苟克大撤退》(Weekend at Dunkirk,亨利維尼爾)

《鄧寇克大行動》引起的其中一個爭議,就是路蘭取材時,幾乎沒考慮到法國的角度,而二戰時數以萬計參戰的印度兵、南亞兵,更是付之闕如,一個鏡頭也沒有。

鄧寇克在法國境內,當時大撤退的是英法聯軍,最後傷亡極重的是法國士兵,要談這場軍事行動(英方往往宣傳是場偉大勝利),決不可能忽略法國人的視角,法國電影《鄧苟克大撤退》就是其中不可錯過的有趣之作。

《鄧苟克戰役》是英國出品,成本不低,卻也只及當時荷里活頂級大片的約三至四分之一,許多時只能以廠景、模型拍攝,追求實感的觀眾未必滿足;《鄧苟克大撤退》則是法國片商傾力之作,全實景、真戰機、真炮艦、動用數百臨時演員當士兵,甚至去了真的戰爭廢墟拍攝,真實感絕不遜《鄧寇克大行動》。

亨利維尼爾(Henri Verneuil)是法國一流的類型片導演,與男主角尚保羅貝蒙多(Jean-Paul Belmondo)合作甚多,拍過不少黑幫片、犯罪片、戰爭片,是次拍擋也是大獲成功,位列年度票房第九(話說回來,無論是英法美,以鄧寇克為題材的大片票房似皆未嘗敗績),但這次,他並非以傳統的戰爭史詩形式吸引觀眾,而是改編得獎小說,以諷刺喜劇的方法,帶觀眾到鄧寇克現場。

在電影中尚保羅貝蒙多飾演率性、機智、不空言大義只求生存的法國士兵,延續他不羈浪子的形象。他早已看透局勢發展,深知戰況危急,德軍步步進逼,英軍卻顯然處處優惠自家軍人為先,法兵只能聽天由命,靠自己的方法鑽制度空隙逃命。

可是,在這炮火處處的鄧寇克(本片的轟炸也許是幾部鄧寇克電影中最密集的),貝蒙多雖然每次都「輕鬆」避過死神之吻,但眼前事事都顯得那麼荒謬——人人各顯神通,為活命盤算,卻又不忘吹水與美酒(本片常以喜劇性的刻板方式看待英人法人的文化差異),然而終究發現無法離開鄧寇克,心情非常矛盾。

對於英國人來說,鄧寇克大撒退是脫險「回家」之旅,但對法國人來說卻是「離家」之痛,即使逃得去英國,也是前路茫茫。《鄧苟克大撤退》抓着這種情緒,化戰場為畸型的遊樂場,較人哭笑不得。

對於英國人來說,鄧寇克大撒退是脫險「回家」之旅,但對法國人來說卻是「離家」之痛。(《鄧苟克大撤退》電影劇照)

例如,戲中寫灘邊有家依然留守祖屋的法國人,妹妹是嘉芙蓮史柏(Catherine Spaak)飾演的金髮美人,德軍飛機來轟炸時,還站在露台用望遠鏡傻呼呼地觀看,炸彈幾乎正中頭頂,這種幼稚,不啻是政治冷感的諷刺,也為貝蒙多安排了艷遇(浪漫的貝蒙多是票房保證)。這類法國平民視角,《鄧苟克戰役》與《鄧苟克大撤退》都有,路蘭的版本就全然放棄了。

《鄧苟克大撤退》負責配樂的,是大師級的莫里斯賈爾(Maurice Jarre),本片夾在他兩大名作《沙漠梟雄》(Lawrence of Arabia,1962)和《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1965)之間,不如前者的壯偉雄奇、後者的浪漫幽怨,卻自有獨特味道,趣味而又可悲,一如劇情之發展。

《鄧苟克大撤退》前段充滿喜感,後段當主角們發現沒有可能逃出鄧寇克後(同樣有乘上軍艦後被炸毀墮海又回到灘上等情節),愈­發變得悲涼,人性的醜惡漸現,還有法國士兵欲強姦嘉芙蓮史柏。路蘭拍鄧寇克極少對白,難得地收斂,法國人卻是「口水多過茶」,但對白倒也微妙得多,不會像路蘭般直白。

本片結局不宜劇透,只能說在「光榮撒退、保存反攻力量」等正面論述以外,《鄧苟克大撤退》無疑是認識這事件的另一面重要窗口。

  最真實的還原
——2004 年 
BBC 電視劇《敦克爾克》(Dunkirk,Alex Holmes

最後簡略談談兩部近年的作品。BBC 電視製作的《敦克爾克》(港版影碟譯名)是三集長三小時的劇情式紀錄片(docudrama)。論製作規模、故事情節、感官刺激,固然不可與另外幾部作品相比,卻是最全面、最深入、最真實的還原,將鄧寇克那十日間的情況逐日逐點呈現。要認識鄧寇克,這是最詳細的影視作品了。

這部紀錄片可不只剪輯昔日照片和新聞片段而已,也有擬真造像的部分,但規模所限,不能拍出轟炸連連的視聽效果,故此時常以大特寫模糊後景的方式拍攝,卻反而營造了比《鄧寇克大行動》更貼近主觀鏡頭的氣氛,是否傳神則屬見仁見智。

本片在英國評價一般,藝術上雖無特別之處,其忠實詳盡是可嘉的,好幾位演員的演繹也受讚賞,包括扮演邱吉爾的資深演員西蒙羅素畢爾(Simon Russell Beale)。英倫男神甘巴貝治(Benedict Cumberbatch)也在片中飾演英國士兵,是他從影早期的作品,一眾迷哥迷姐會否因此對這紀錄片產生興趣呢?

  同期上映的典範
——《編寫美好時光》(Their Finest,Lone Scherfig)

至於《編寫美好時光》,不少影評人都寫過了,像家明《〈編寫美好時光〉動人無分真偽》就寫得極為精彩,在此不再詳述。一句話︰《編寫美好時光》比《鄧寇克大行動》真誠、動人、豐富得多了;如果說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是大時代小人物的佳例,這部《編寫美好時光》才是更應讚許的典範。

看《編寫美好時光》,那戰時民間的氣氛和細節、政治與影壇的合作與暗鬥、四十年代女性的地位和前境、垂暮影人的僻性與堅持、書寫與影像的力量和象徵、虛構與紀實的混雜與辯證、商業計算與藝術追求之間的互補與平衡,思想創作與踏實生活互為交錯的精構,點點滴滴都那麼細膩;幽默與肅穆、含蓄與煽情、冷靜與感人的變化雖然是處處計算,但對人物有情,一切就拿捏得恰到好處,就是那段三角關係,縱不能說成是傾城之戀,畢竟也真是「their finest」,是在苦澀與傷痛中最美好的時光。

香港片商同時選映《鄧寇克大行動》與《編寫美好時光》是聰明、有心的決定,只可惜大眾多僅留意前者,希望後者能夠細水長流,有更多觀眾欣賞吧。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