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相集】幾分鐘的關注:《24小時之後》《影完又影》

撰文:波夫波
出版:更新:

【上回分享:社會紀實:少數族裔的日常與垃圾之美】

自從攝影數碼化、網上社交媒體和平台發展白熱化、手機相機令攝影極端普及化後,攝影的本質和功能,與三十年前相比,完全是差天共地,可能性實在拉闊了很多很多。以往拍照多是為了日後的回憶和紀念,現在當然也有留念的性質,但很多時我們在手機拍了的數碼生活照,都不知哪裡去了,而且也沒有刻意找出來再欣賞一番。反而,現代人拍照更多的是為著即時的分享,Selfie完了完美了,立即上載到Facebook和Instagram,然後回應一下朋友的回應再回應,全世界圍繞著你的互動就在幾分鐘內發生。一星期過後,那照片早已掉在不知幾多個Post之後,湮沒在互聯網的大數據之波濤裡。這些媒介,既拉闊了我們拍照片的行為和目的,也增加了照片功能的另一面向。正如專門研究新媒體的荷蘭教授José van Dijck寫有關手機照片的時候道:

「當照片在溝通的媒介裡成為了視覺語言,個別照片的價值相對便減低了,但整體的視覺溝通的重要性卻提升了。成千上萬的照片在手機間傳播,它們只為了說明了一個字『看!』,拍攝、發佈和接收相片都已是一個實時的經驗,就像我們發文字訊息一樣…而因為它們的數量太多,照片增加了『現在』(Moments)的價值,而減弱了『紀念』(Mementoes)的價值。」

或許,一些重要場合和值得紀念的照片,我們依然會保留珍惜,價值依舊。但若以整體而言,照片作為溝通的訊息(Information)的比例,肯定比以前多得多。你只要打開Whatsapp或微信裡的通訊歷史,大概有不少照片是地圖、街景、餐牌、店面、食物、戲票、旅遊的戰利品,講座的powerpoint,隔離班的筆記,填過的申請表、寬頻的合同、失敗的selfie等等,這些照片的價值,理論上用作溝通過後,便已大致失去。不過,也有人提出這正是未來重要的視覺大數據,難保三十年後有研究人員需要查看今天某食店的某種失傳食物外觀時,而需要在這茫茫大海裡找到這條有意義卻又曾被遺棄的一條毛?

在此繼續分享今年部份同學拍攝的作品。以下介紹的兩位都以探討Instagram的行為和視覺文化為主題。首先是黃智琳(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學生)的作品《24小時之後》,她搜尋網上Instagram Story的影像,再沖哂出來重新組合。她的作品簡介如是說:

「這些相片,本來氣數已盡;我嘗試把不應存在的變成永恆,尋覓一些可能性。明知道相片在發佈後的24小時後就會消失,拍攝的那刻,會否少了一份雕琢和戒心?相片變得更是無聊,還是更誠實?蓋瑞.溫格蘭曾說:『沒有一刻是最重要的;任何一刻都可能是不得了的。』別小看這些看似乏味的相片,他們背後潛藏着的,是一片汪洋。這次創作是一項手術,是一個拯救的過程。他們到底得救了嗎?我也不知道。」
黃智琳《24小時之後》
黃智琳《24小時之後》
黃智琳《24小時之後》
黃智琳《24小時之後》
黃智琳《24小時之後》
黃智琳《24小時之後》

接下來的是林海玲(香港才晉高等教育學院(SHAPE)與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合辦的「視覺傳意(榮譽)文學士學位(攝影)」畢業生)的作品《影完又影》,她親身到香港熱門的Instagram打卡位,以長時間拍攝及後期多重叠影方式,紀錄了人們拍攝的行為軌跡。她的作品簡介如是說:

「IG打卡位

影完又影

影夠未」

林海玲《影完又影》
林海玲《影完又影》
林海玲《影完又影》
林海玲《影完又影》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