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2049.影評來稿】是致敬也是突破 這套續集我收貨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陳綽文

《銀翼殺手2049》(下稱《2049》)是套需要時間消化的電影,有些情節台詞要重複思考才能理解,感受。所以在觀映後 24 小時內寫戲評,可能之後回看會後悔。不過不得不寫,因為不論怎樣,依然是我最近看過的最佳科幻電影。

首先要先說一句索尼罪大滔天/索尼大法好?(其實在片頭能看到 Sony logo,是因為 Sony 是國際的發行商)

導演 Denis Villeneuve 與監製兼前作導演 Ridley Scott,共同創作出《Blade Runner》的續集《Blade Runner 2049》。經過 29 年,複製人與人類的關係,在科技的發展下,更複雜,更多元化。所以《2049》這續集並不是來解釋謎題,而是⋯⋯對,再為大家增加煩惱⋯⋯

【編按:以下內容含嚴重劇透,逃生門在此。】

劇情依然以銀翼殺手為中心的故事,只是由 Deckard(Harrison Ford 飾)變為 K(Ryan Gosling 飾),更是一開始就說明 K 是複製人。故事由 K 找到一具曾生育過的複製人骸骨並追查其身份而展開。當中涉及記憶是否真實,情感可否受人設計,複製人後代、複製人對生育意義的考量以至虛擬機器人是否擁有情感等的議題,最後,又再次重回人性的討論。

《2049》很能保留銀翼特色——迷題多於真相的表現形式。所以,今次提出的問題,依然沒有太多答案。

這導致觀影後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對各派的矛盾沒有太大深刻描寫。由於電影推進較慢,沒有大上大下的緊張情節,有些停頓時間較多,令電影中段較沉悶,沒有太吸引的突破點以增加電影緊張感。就算男主 K 開始查探自己是否 Deckard 的後代時,節奏依然較慢。愈說愈覺得我不喜歡這電影。但,偏偏相反。

這種慢,雖然不是普通觀影者都能接受、喜歡的。但正因如此,亦是它成功的地方。《2049》與一般科幻電影不一樣,是套會給予觀眾時間去思考的電影,不會逼你在短時間內接收大量信息,而現今觀眾看慣節奏明快的電影,太習慣十秒一爆破,十分鐘一轉折的劇情,忽略對電影世界觀的建構,會令電影不飽滿,相信大家看不少雖緊張,但沒太多記憶點的電影吧?而《2049》給的,是一種電影感受,你需要靜下來,與主角一起體會。

《2049》這續集並不是來解釋謎題,而是再為大家增加煩惱。(《銀翼殺手2049》電影宣傳照)

創造與摧毀是今作一大命題,創造,應為自然或是人工?而創造者能否隨便把此能力摧毀?新企業 Wallace 的 CEO,就執着於這方面造了不少工作,希望創造出絕對服從的複製人,藉此能生育的複製人征服更多殖民地。而 Wallace CEO提及的 Angel,以及 Rachael 的重生,則展現與神有關的話題,但似乎比前作更含蓄內斂,着墨不多。

有幾句台詞印象深刻,有電影中 K 殺死的第一名複製人的話:

How does it feel, killing your own kind?

電影裏雖指複製人殺複製人,但這句一聽,就是在描述着古今歷史,甚至每天都發生,戰爭的殺戮,以及仇恨所帶來的傷害,這些傷害,從來就是自相殘殺,由一名複製人說出,特別的戚戚然。

還有 Deckard 對 K 說:

Sometimes to love someone, you got to be a stranger.

知道這句台詞的用意後,所感受到的內疚和痛苦,相信就是觀影者最人性的時刻吧!

戲中最出色的幾幕來自 Ryan Gosling 與 Harrison Ford 的兩代銀翼殺手的對手戲,在那刻,拋開複製人的身份,就以兩個經歷相似的靈魂作對話,表現複製人的情感、內心,是非常深刻的場景。但一部份台詞可處理得更好,例如在革命者首領的場景中,如果對複製人的出產歷史不大理解的話會較難理解,如果有多幾句對白以解釋前因後果,會較易投入感情和理解劇情。

對前作的致敬部分非常多,不過從未看過前作亦無礙情節了解,前作粉絲應該很滿足,鋼琴,眼珠,相片,破牆,摺紙,很自然地融合在新作中。最後致敬「tears in rain」的場景,利用更有視覺效果的雪景,以更冷的雪,造出更冷酷的一幕,雖然沒有台詞,但 K 躺在地上,眼光泛淚的鏡頭,相信無人能不被打動,這處理我很滿意,前作的一幕太完美了,但現在這種處理可以算得上導演的精明,加上畫面清冷而莊嚴,是致敬,也是突破。

一些小鏡頭、對白,說到已死亡的樹,拍到代表「美」的花,由以死之樹做成的木頭玩具,與 Dr. Ana Stelline (Carla Juri 飾)的創造有關森林的記憶以及上集最後 Rachel 和 Deckard 逃亡時拍到車外的樹木(要根據觀看版本,某些版本刪減此情節),這幾個鏡頭,元素互相聯繫,在說生、死;在說存在、虛無,當中意境其實很美!

(《銀翼殺手2049》電影宣傳照)

總結,導演善於利用大場面,場景設置運用大量廣角鏡頭,做出不一樣的銀翼殺手風格,為《2049》建立更宏大的世界觀。但如果把導演前作《天煞異降》(Arrival)和《2049》兩片比較的話,我其實更喜歡導演對《天煞異降》的壯麗場景的演繹,這是由於《天煞異降》的配樂質素太高,最後呈現的感覺較佳。但由於《2049》對於劇情上的拓展沒有前作好,畫面與劇情配合度不足。其實明白拍續集的難度,而電影主幅、命題難亦很難有突破。如果把《2049》以單元電影來看,是非常破格而有深度的電影,是一次與別不同的電影體驗;而作為續作來看,雖然已經比很多其他續集/延伸作品處理得好,整個格調能保留前作的神秘感,但在劇情上依然有不足,就是唯一雞蛋裏挑骨頭的點。

說點有趣的發現吧,Ryan Gosling 在《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後也想在《2049》拯救Jazz?Frank Sinatra 出場了!而且 Ryan 一碰上鋼琴都沒點好結果……這兩套電影都來虐 Ryan Gosling,但感覺 Ryan 就是喜歡演這種鬱鬱寡歡的角色……

最後不得不提演員 Sylvia Hoeks,把 Wallace 企業 CEO 的複製人助手 Luv 演繹得非常出色,這角色好強,心恨心辣,更有突出的體能,電影中對她的角色建構很完整,我甚至覺得比奧斯卡男配得獎者 Jared Leto 飾演的 Niander Wallace 更出色(亦因 Jared Leto 出場不多導致有此觀感,有點浪費了這樣好的演員)。

P.S. 如果未曾觀看華納兄弟官方 YouTube 的《2036》以及《2048》的短片,強烈建議去觀看。我其實已經看過一次,觀影後也要靠一些網上資料把故事的時間線,前因後果整合好。最後送個懶人包給大家。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