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媽媽!》是充斥隱喻符號、宗教政治味濃的「影像論文」

撰文:李美
出版:更新:

《媽媽!》乃一套很特別的電影,觀感上不似一套講故事的劇情片,反而更像一篇「影像論文」,觸及宗教、政治、環保等議題——這個定位,在凡事講求「政治正確」的今天,注定本片是齣爭議之作。

一言蔽之,《媽媽!》可謂「訊息為主,故事為輔」,電影只是一個用以表達導演心聲的載體。事實上,不少導演都喜歡文以載道,講故事時也講道理,惟歸根究底仍是「故事為主、訊息為次」;然而,《媽媽!》剛好相反,戲中所有角色及所發生的一切,僅為一個又一個充滿隱喻的符號(這裡先不交代比喻的本體若何,以免大家先入為主影響思考,詳情留待「逃生門」後面的部分再談);故事並非全片「龍骨」,劇本亦無太大起承轉合可言,不同段落更是片段式的支離割裂。因此,若抱著看劇情片、恐怖片、愛情片的心態入場,大概會有不小期望落差;不過,筆者不會貿然說此屬差劣作品,而會稱這是一套獨特的電影,有很強的個人主張。

畢竟,本片幕前幕後均星光熠熠,尤其是導演Darren Aronofsky很好保持一貫黑色、偏鋒的視覺風格。從成名作冷門科幻片《Pi》、以及述說吸毒者眾生相的《迷上癮》開始,此導都愛放大角色心理狀態,以及配以超現實味道的佈置,來烘托出恐怖迷離的氣氛和虛實交錯的畫面,而近期大作《黑天鵝》還因應資源大增,進一步融合了電腦特效,將視覺效果營造得更浩大詭譎;至於《媽媽!》可謂更上層樓,導演既編且導,完全掌握了電影的方向,不單言志成分非常搶鏡,視覺風格也極為強烈,予人緊繃與不安之感,以至彌漫一股如迷霧般的懸疑氛圍,由感官到氣氛皆屬一流。另外,由奧斯卡影后Jennifer Larence演女主角、曾奪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Javier Bardem演男主角,加上兩位屢獲提名奧斯卡的老牌甘草Ed Harris及Michelle Pfeiffer,各人皆有賣力演出(縱然多少有點被編導蓋過風頭)。

說到底,《媽媽!》孰好孰壞,其實十分見仁見智;只能夠講,這絕對是齣非一般電影。而且,觀眾各自都可有自己解讀。

【編按:以下內容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黑天鵝》的導演也是Darren Aronofsky。(《黑天鵝》電影劇照)
電影由奧斯卡影后Jennifer Larence演女主角(《媽媽!》電影劇照)

《媽媽!》的劇本故事,可以說很簡單,三言兩語就能言明:一位詩人與妻子住在一間大宅裡,而這大宅有著不同訪客,一方面詩人樂見他們,惟另方面妻子卻感不安,後來妻子懷孕、產子,與詩人丈夫、客人的衝突隨之愈來愈多,最後則發展到一發不可收拾局面。

就如前述,導演以電影為載體申述自己意見。電影的人物設定極具宗教意味,甚至將《聖經》以現代人物的方式呈現出來:男主角詩人竟然猶如「上帝」一般,而女主角詩人妻子則更弔詭,其設定彷彿與大宅同體,同樣是被依賴的、但卻又會照顧他人,而她既是詩人之子的母親,後來則如成為「眾人之母」--她的身份,甚至可引伸為大自然、自然之母。

女主角的多重母親身份,不僅可堪玩味,更是電影的焦點。導演藉這位母親的說話、以及所經歷的一切,來表明自己的立場;本片以「媽媽」(Mother!)命名,就言之成理了;其他角色,皆用以反襯這母親。

大宅的訪客主要分了三輪。

第一輪的訪客最少,只有醫生(Ed Harris飾)、妻子(Michelle Pfeiffer飾),以及他們兩位兒子。這裡設定已甚弔詭:醫生就如阿當、其妻就如夏娃,兩位兒子則像該隱與亞伯,即《聖經》中亞當與夏娃的兒子。電影仿如將宗教典籍重新演繹一次:醫生與妻子的大兒子,因為不滿父親的遺囑安排而殺死弟弟--就如該隱殺了亞伯一樣。

第二輪的客人到來,則由上述倫常悲劇引發。醫生的次子被長子殺死,詩人容許他們呼朋引伴來到大宅,舉行了一個女主角不願見到的大型聚會。從此開始政治味道逐漸變濃,這是宗教加上政治表達的方向。第一波來客僅為引子,第二波來客則更明顯地劍指當下形勢:歐美對於移民、難民的態度。

歐美早因難民問題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基於人道立場而應接收他們,有人卻擔心資源分配、文化衝突等問題而反對收容。女主角不斷向丈夫表明,不應無限制地讓外人來到家中;主角詩人卻一次又一次寬容地收容來客,繼而諒解他們,甚至對外人破壞家中一切表示容忍。當中,依照編導的人設,男主角某程度還代表了大愛及人道精神,與基督教信仰吻合;反之,女主角則代表常人或凡人,視角是入世的。

至於第三輪訪客來襲,畫面就最令觀眾意想不到,當中的批判味道也最為濃烈。電影中,詩人因先後體會醫生悲劇和妻子懷孕,創作靈感因而爆發,詩詞新作大受歡迎,遂吸引了大量擁躉前來大宅。這下子,情況就愈加失控:來自不同種族的訪客愈來愈多,對大宅的破壞也愈來愈嚴重,及後還衍生了暴力行為,執法部門的介入甚至引發槍戰與殺戮不斷。女主角在混亂中產子,希望丈夫把來客趕走,後者卻不從;即使後來出現可怕悲劇,詩人依然容忍來客,不理妻子勸告。

歐洲多個近年不斷接收難民,本已引來無盡爭議;再加上,各地亦曾發生不同規模的恐襲--究竟應該「人道為上」,還是「閉關鎖國」?雙方意見各執一詞。電影像在質疑無限制接收難民的態度,就似片中所示一般,問題恐如雪球般愈滾愈大,大愛根本解決不了一切,最終只恐間接催生更多暴力、文化衝突等窘態。

(《媽媽!》電影海報)
+3

本片的壓軸部分無疑是大爆發。除了上述的政治議題去到高峰,宗教成分又再濃厚一些;大宅客人熱切冀盼母親的新生兒,詩人則在毫不情願的妻子手中將兒子帶到客人面前,客人們將嬰兒如人球般傳來傳去期間,竟然意外殺死了該新生兒——這一幕,便令人聯想到上帝將耶穌獻給人們,但人們卻把聖子釘在十字架上。《聖經》裡的聖子死後復生,在往後的彌撒儀式,信徒以領聖體來「感受」上主,而現實中,信徒亦以吃掉喻為聖子聖體的麵餅、品嚐喻為聖子聖血的葡萄酒來完成儀式;至於本片,人們竟然真箇吃掉「聖子」,畫面觸目驚心。

再將引伸放遠,既然女主角可比喻為自然之母,而從她受盡折磨的經歷,其實亦像現世環境備受侵害—所有的一切(包括神與人)都對大自然有無間斷的苛求,從來沒有問她「意見」,她僅僅默默承受;現在導演將此擬人化,藉助女主角的遭遇來作控訴與反擊。

如斯論點,尤其對於宗教典籍的批判與戲謔,電影在影視界、評論界,以至在大眾間引起爭論份屬必然。電影有強烈的個人觀點,但未必為所有人接受;這裡必須強調一點,不同意某觀點的感受,並不代表作品就是劣作,創作人絕對有其言論自由的。正如導演Darren Aronofsky在訪問中說,要在本片表達自己怒火——《媽媽﹗》其實是一「篇」切中宗教、政治、家庭、創作等的評論,在當今世道充滿紛爭的年代,創作人敢於交出表達個人激昂情感和尖銳意見的評論,不惜與人衝突碰撞,其實是很勇敢的。

無可置疑,《媽媽﹗》是一齣特殊的電影,放下了典型說故事形式,劇本反而為編導個人觀點服務。電影不同段落、畫面組成的並非一個故事,而是一篇篇批判當下政治形勢、甚至涉及宗教的評論。電影同時還保留了導演的視覺風格,充滿不安氣息。只是筆者終須重申,入場前宜調整期望,放開胸懷去看,自會有別一番感受。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