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獸大都會】小孩都應該懂的道理

撰文:林彥邦
出版:更新:

近年很多動畫作品,都在滿足小朋友的同時,冀能為成人也帶來一點反思,《優獸大都會》講的是「歧視」、「成見」。道理很簡單,人(在片中是動物)不應該因為族群,而被標籤被定性,每個人都應該因著自身的作為而被評斷,這理應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現實往往相反。

作為一套教育娛樂並重的「卡通」,《優獸大都會》告訴我們,兔子不一定等同可愛,狐狸不一定「奸」,肉食捕獵獸也不一定是兇殘,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是人。

看人,看的是他的所作所為,不是他的膚色、種族、信仰。

可惜的是,電影院的光影世界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手機傳來的是家中長輩短訊,有關南亞人搶電話、扑頭的「都市傳說」,叫大家「小心啲」;在報攤聽到的是老闆娘和身邊的熟客交談,說剛剛的南亞顧客「有陣味」、「好耐唔沖一次涼」;和朋友飯局,有人堅持以為在便利店刺死東主的是「南亞難民」;打開報章電視,看見政客在主張退出「酷刑公約」。

南亞人不一定「污糟」、南亞人不一定是「難民」、南亞人更不等同「危險」、「賊」,這不是人人都「理應」知道的嗎?為何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卻只是無窮盡的恐懼?

筆者有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南亞朋友,在一般學校上學,沒有宗教信仰,除了外表以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香港人。而他在成長中遇過最多的問題,離不開:

「嘩你廣東話講得好好,點解既?」

「你唔食豬肉架可?」

歧視往往來源於恐懼,恐懼則來自無知,多了解對方,狐狸和白兔其實也可以做朋友,視乎你是否願意放下成見,踏出第一步。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