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命列車.影評】放棄了理想:Liam Neeson似演緊自己

撰文:方俊傑
出版:更新:

【編按:以下內容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人會變。換了在比較後生的時候,大概會對《追命列車》(The Commuter)嗤之以鼻。

情節太過勉強嘛。話說,有個能人所不能的極邪惡政金界集團,需要消滅目擊證人及犯罪證據,有in-house的員工不起用,有專業人士又唔外聘,係要臨場老屈一個前警員其實賣了十年保險的阿伯去冒險。

先唔講成功完成任務的機會率有幾高,單單計將簡單事情超級複雜化,已經無厘頭。明明派個職業殺手去總站便可以輕易做到的事,為什麼要兵分幾路又要整一大堆前期籌備工作再犧牲好幾個無辜小市民結果搞到火車出軌電視直播慌死無人知?我知我知,在高速列車中見關過關,夠刺激嘛。可惜,同類題材,似乎仍然未有一齣超越到《生死時速》(Speed),就算硬生生加插對華爾街冷漠無情的控訴,迎合潮流地為普羅大眾宣一宣洩,也無補於事。

《追命列車》(The Commuter)劇照
+5

或者,人大了,真會比較包容。唔好睇劇情,當欣賞Liam Neeson代表一眾飽受生活壓力的中年人FF囉。電影中,男主角為家庭放棄以專長作為職業,做一份唔想做的工,為供樓為供個仔讀大學,一旦被公司遺棄就等於被社會遺棄,盡忠職守做個好人完全無意義。結局卻大發神威,成為人民英雄不止,代表住的老一輩核心價值,更得到認同及表揚,你搵Keanu Reeves或任何一個靚仔有型男星也不會提供到相同效果。所以,Liam Neeson自從《救參96小時》(Taken)後,同類型動作片長拍長有,理所當然。

一直覺得Liam Neeson與別不同。荷里活動作片巨星,主要分兩類:(一)靠拍動作片走紅的,紅了就想拍文藝小品,例如Hugh Jackman、Chris Evans。(二)贏了奧斯卡後倚賴名氣由爭獎片跳去娛樂片搵大錢的,例如Nicolas Cage、Jamie Foxx。甚少似Liam Neeson,未到達一個公認的目標之前,便徹徹底底換了形象。年青時,1993年是《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個男主角,接住都是拍文藝片為主。直到登入《星球大戰:魅影危機》(Star Wars:The Phantom Menace),便開啟了商業大片的天梯,例如《蝙蝠俠:俠影之謎》(Batman Begins),才到《救參》系列的獨當一面自成一派。之後就接近次次都要揸槍,可能千載難逢才有一次機會接到《沉默》(Silence)之類,跟頒獎禮的距離愈來愈遠。簡直跟負責演繹的角色面對同一樣的處境。

人大了,愈來愈現實,愈來愈不注重虛名或理想或嗜好,只談實利。跟你或我的經歷,不遑多讓,難怪如此容易爭取到觀眾共鳴。Liam Neeson畢竟65了,在《追命列車》中,可見不少動作場面已經避重就輕,都是時候要找個接班代言人。應該是憑《拆彈雄心》(The Hurt Locker)爭過影帝失敗後便疊埋心水專接動作片的Jeremy Renner。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