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電影生存概念:善用投資者的錢,拍自己想拍的東西

撰文:郭子健
出版:更新:

剛過去的兩星期,最多人談論的當然是金像獎,本地製作的《十年》成為了最火的話題,網絡、報紙、傳媒一致維護本土電影,更把奪得最佳電影的《十年》與政治掛鉤。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懂政治的人,更甚的是有點政治冷感,當每一個人都說現在這個世代已不可獨善其身,你不想理政治,政治也會惹上你,但我仍是那一句,對於政治,我什麼都不懂!
縱使這樣,我還是站在《十年》的那一方,不是什麼本不本土、熱不熱血,而是從電影本身出發。

不少人覺得很本土的《五個小孩的校長》,其實也是合拍片。(電影劇照)

從來有句說話:好的作品應該得到最大的共鳴且能反映年代,從《十年》這部電影帶出的種種話題,就可看出它在時代的重要性,這不關乎技術,也不關乎能力,而是作者思維和影響力。所以它在藝術上的範疇絕對該獲肯定。

我在這裏也不討論它究竟有沒有資格代表香港最佳,反而想討論的是,在這個奇蹟之下,作為電影業的一員,看着這氣氛和現在世道的走向,應該怎樣走下去。

港產片從來是「雜種」 何必害怕合拍片?

我從來不喜歡用商業或藝術來界定電影,但我會用文藝片和類型片來分類。當然兩類也可用低成本拍攝,但若想把製作提高到一個程度,便需面對預算問題。想預算多一點,便要面對香港電影生出了一個怪胎叫「合拍片」。它怪的原因不是因為它的不純正,而是被標籤了,令人望而生畏。

港產電影和香港一樣,從來都是不純不正的「雜種」,市場在哪裏就靠攏哪裏。以前有東南亞市場,所以便混雜着台灣日本韓國馬拉的風味,而世人所稱頌的港產片其實就是這樣混出來的。常聽泰迪羅賓說,那個年代最喜歡的,就是到世界各大影展抄橋,幾個人去抄完回來,「即叫即蒸」幾天,便搞成劇本,再從大陸台灣甚至日本找亮眼的明星,然後下個月便開鏡。那時候的膽量、奔放和亂來是港產片的最強項。

現在因為內地成為了主要市場,電影人同時要面對審批和內地口味,成了一個無形的規條和壓力。觀眾也討厭合拍片的形態,凡是合拍味濃的都一概不買票。那是因為我們都把這種形式變成了名為「合拍片」這怪胎了。既然我們從來都是不純不正的「雜種」,為什麼現在卻反過來被這「新雜種」嚇怕?

其實近年很多觀眾以為是很本土的都是合拍片,有些甚至一個大陸演員也沒有,例如早前的《寒戰》、《激戰》、《掃毒》、《香港仔》,甚至近來的《五個小孩的校長》、《衝鋒車》等,全都是合拍片!所以,我們其實都不用怕在題材上的選擇,反而應該更善用這個怪胎,為我們爭取到更多的預算去完成心裏的電影!

內地製作漸成熟 合拍片沒立足地

我們要看清的是,內地的製作已開始成熟,這兩年看過的內地製作,小成本的有《夏洛特煩惱》、《煎餅俠》、《滾蛋吧!腫瘤君》,中成本的有《惡棍天使》、《唐人街探案》、《港囧》、《老炮兒》,高成本的有《尋龍訣》等等,這些電影動輒便以6億至7億票房作起步,高起來達15億以上。

反觀合拍片,就算在香港很成功,在內地最多也不過兩億左右的票房,這已說明內地其實已沒有合拍片立足之地。

無可否認,內地的電影已開始冒起,而且以極快的速度成長着。但香港電影人除了吃老本外,就彷彿只看到限制和規範,什麼都看不到了!

別自困心魔 應重拾港人本色

我不是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一如我開首所說,我們該如何走下去,無論我們多不想面對,我們還得了解大氣候是怎樣,不應再拘泥本土合拍還是國產。既然合拍片已不是內地人的口味,我們還乞求些什麼?與其拘泥內不內地口味,我們應該善用投資者的錢,拍自己想拍的東西!這樣才是香港人本色!

像李小龍的理論:「Be water,my friends.」要像水,不論形式手段,盡情表達自己的風格和思維——只要發自內心,便會有着作品本身的魅力,無論去到哪裏一樣可以成功!我們作為香港人,不是自求安身立命,而是要偷呃拐騙競爭到底,拓展可能性,不是我們擁有了什麼,而是還可以找到什麼,在不違背創作良心的前提下,拍出爭取最多人共鳴的電影!

無論活在哪個時代,能走下去的唯一方法,就是找出自己作為人的本質和理念,活出只有我才能表達的風格!這才是我們香港人的本質!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