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不會說謊:非合拍片收益撐不起香港電影業

撰文:林叵
出版:更新:
電影除了是文化藝術的作品,也是一個商業產品。有某位監製曾講過每一部電影都是一盤生意……去年香港電影票房總收入約為 18.9 億港元,以一個 730 萬人口的地區來說,票房收入相當不俗,可界定為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問題是當中有多少是來自香港電影,尤其是非合拍片?
林叵
堅持本地製作的代價,我們是否負擔得起?(陳焯煇攝)

相信關心香港電影的朋友,不管是業內或業外,對近年不斷有新導演湧現,都感到欣慰。前幾年不少人指香港電影處於青黃不接階段,政府便通過電影發展局資助電影製作,然後業內不少有心人起用新導演,希望可以為香港電影增添新動力,不管這批電影成績如何,都應予以支持和感到鼓舞。

近日某報專欄作家以「新新浪潮」來形容這批新導演,回顧香港和其他地區的電影發展,新導演的湧現某程度上是當地影業出現衰退,以往成功和賣座的電影題材和導演都吸引不到觀眾入場,業界在「走投無路」之下,起用新導演,希望帶來衝擊和新鮮感。上世紀七十年代下旬至八十年代初出現的香港電影新浪潮,便在這種情況下誕生。徐克、許鞍華、章國明、譚家明、嚴浩等,拍出他們的代表作;差不多同期的台灣亦然,侯孝賢、楊德昌、陳坤厚、柯一正、張毅等導演成就了台灣新電影。

內地市場成出路 本土特色漸失

香港自八十年代年產超過 100 部電影,到近年回落至 50 部左右,而當中能夠賣座的,相對過去實在不可同日而語。可是,香港電影自 2003 年通過「CEPA」,與中國內地合拍的電影可作為國產片在內地發行,加上內地電影過去十幾年的急劇發展和增長,令全球,特別是亞洲電影市場出現徹底的變化。一是香港電影過往在亞洲地區的領先地位,已經不再;二是內地市場,因應政策關係——不管是市場收益或資金來源——成為了香港電影主要出路。

合拍片票房理想,卻被指失去香港特色。(《美人魚》電影劇照)

合拍片經歷 13 年的磨合,近年香港導演的作品在內地屢創佳績,去年許誠毅的《捉妖記》和今年周星馳的《美人魚》,都創下票房紀錄,可見香港電影人仍有着某程度的優勢。問題是內地市場的強勢,好像把香港電影人「吸」了進去,加上為了適應內地市場的要求和審查,令香港電影過往的「強項」好像失去了功能,造成了某程度的情緒反應,因此有人提出堅持本地製作,保護香港電影特色。

每部電影都是一盤生意 

電影跟其他藝術創作最大分別,眾所周知,電影除了是文化藝術的作品,也是一個商業產品。有某位監製曾講過每一部電影都是一盤生意,加上電影需要不同範疇的人士組合團隊,在導演「領導」下完成。

作為一個產業,創意和專業水平固然重要,但發行、宣傳和營銷等都一樣重要,而其中市場的大小,某程度上決定了當地影業的發展規模,在世界各地好些國家和地區,都沒有正式的電影產業。香港電影過往某程度上能有如此蓬勃的發展,除了得到本地觀眾歡迎外,更重要的是周邊地區的電影產業都沒有香港那麼成熟,加上各地政治文化的限制,令香港電影一枝獨秀。

那麼現時香港電影市場的情況如何?去年香港電影票房總收入約為 18.9 億港元,以一個 730 萬人口的地區來說,票房收入相當不俗,可界定為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問題是當中有多少是來自香港電影,尤其是非合拍片?

數字不會說謊,且看以下三地華語電影在香港的成績:

  數目 票房(港元) 佔全年票房
內地電影 12 750萬 0.4%
台灣電影 6 4,972萬 2.6%
香港電影(合拍片) 28 2.48億 13%
香港電影(非合拍片) 24 1.1億 5.8%

 

也提供外國電影成績以作參考:​

  數目 票房(港元) 佔全年票房
美國電影 99 11.6億 61.6%
歐洲+南美電影 51 1.3億 6.8%
其餘亞洲電影 54 1.8億 9.5%

本地電影所佔的比例,相對其他沒有限制外國電影入口的地區來說,已算是相當可觀。話雖如此,若以香港電影(非合拍片)約 1.1 億港元的收入計算,香港戲院分帳後,約有四成為電影公司收入,即約 4,398 萬港元,這個全年營業額相信無法支撐一個具規模的電影產業;而這 24 部電影,有兩部以外購片方式在內地發行,《沒女神探》收 154 萬人民幣,《哪一天我們會飛》收 366 萬人民幣,成績都不算理想。

反觀,那 28 部合拍片單在香港已有 2.48 億港元收入,分帳後電影公司可得約 9,913 萬港元,但這還未計內地約 81.4 億人民幣(即約 97.5 億港元)的票房收益,以當中約三成半為電影公司分成計算,加上在香港票房所得,營業額合共約 35 億港元。與非合拍片的 4 千多萬比較,相信這數字已在某程度上說明了香港電影產業的情況。

 

註:文中2015年票房只計算該年1月1日後新上映的電影,票房數據由香港戲院商會提供。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