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與約拿情意結:恐懼失去,還是恐懼得到

撰文:Indie
出版:更新:

前陣子,網上熱烈討論着《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的感人金句和成功吸引觀眾的原因。
其實,當中有一金句,特別與心理學的成功和恐懼理論有關。

(ViuTV截圖)

「人總會想擁有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但當真的有機會得到卻不敢要,
 因為一旦接受了,就會失去自己。」

很多人一生都在追逐個人的成就,建立不朽的形象,或者尋找恆久的歸屬。朝思暮想現在不曾擁有的,幻想如果得到了有多美好。工作、關係或生活有多不順,也沒有所謂。只要心存一絲希望,就可以告訴自己機會總會來。心理學家Abraham Maslow的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理論廣為人知,中心思想在於每個人都想終極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並經歷人生的高峰時刻(Peak Experiences),情況就似現在奧運健兒贏得金牌一樣。

要成功 先要跨越怕失敗的恐懼

大部分人都害怕失敗,所以不去嘗試;奇怪的是,其實每個人同時都會害怕自己成功。心理學稱之為「約拿情意結」(Jonah Complex)。同樣出自Maslow的理論,是有關約拿這個聖經人物。

在聖經中,約拿是一位虔誠的教徒,一直希望獲得上帝的任務,實行神的旨意。可是,當上帝給他一個重要的任務,去宣布赦免尼尼微城,一個充滿罪惡的地方,約拿竟然拒絕這個差遣。原因是他不喜歡在尼尼微城的亞述人,認為他們不值得赦免。雖然約拿成功獲得上帝的任務,但與自己期盼的卻有所不同,所以他不斷逃避。上帝一路尋找他,令他悔改。

最後,約拿知道他不能逃避上帝,並且回頭改過,完成了他的使命,令尼尼微城的人得到赦免。

We fear our highest possibility (as well as our lowest ones). We are generally afraid to become that which we can glimpse in our most perfect moments...... We enjoy and even thrill to the godlike possibilities we see in ourselves in such peak moments. And yet we simultaneously shiver with weakness, awe and fear before these very same possibilities.
- Abraham Maslow,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p35-36.
《綠豆》中飾演Diamond的廖碧兒,便是《約拿情意結》的例子之一。(ViuTV截圖)

當得到了又害怕擔心

假如夢想成真的那一天真的來臨,大部分人都招架不住。是因為得到了現實,失去了幻想。就像《綠豆》中廖碧兒飾演的Diamond一樣,期待已久的人和事出現了,也不能接受。

情意結的原因有幾類:

  害怕成功帶來的責任,要選擇一直生活在安全熟悉的世界,還是在陌生的境地要付出更多;

  擔心非凡的生活不易適應,或不受控制;

  憂慮成功會招致妒忌,朋友親人反目成仇;

  更多的是,一般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影響,覺得自己「不配」、「不值得」成功。

《新不了情》劇照(網上圖片)

一些經典的中外電影人物,其實都表現出類似的情意結,在《新不了情》中,袁詠儀飾演的阿敏,面對大好成名機會,卻不相信自己的音樂才華;在《Good Will Hunting》中,Matt Damon飾演的Will是數學奇才,受到大師提攜,但憂慮前途和感情。兩人的共通之處,是同樣擔心成功帶來的不肯定性。

情意結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關乎人的自我 。自我的保護機制包括避免失敗而不嘗試,亦包括逃避成功所帶來的不安感。

「約拿情意結」令我們知道,要成功,我們需要克服對失敗的恐懼,同時要越過對成功的恐懼。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寥寥可數,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