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吹夢的巨人】從童話看香港戲院百態

撰文:方俊傑
出版:更新:

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究竟有幾耐無拍過以小孩為本的電影?如果不計2011年的《丁丁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intin),可能要數到1991年的《鐵鈎船長》(Hook),突然替迪士尼拍一齣完完全全是童話的《吹夢的巨人》(The BFG),係有少少估佢唔到。

《吹夢的巨人》電影劇照

純動畫 入場後唔使諗太多

完全無野心的,就是很純正拍一齣給小朋友觀看得開開心心無傷大雅的作品。善良巨人半被逼地捉了孤兒返屋企,巨人的同胞有鋪食人癮,於是,善良巨人為保護小朋友,帶住小朋友去見英女皇,請求女皇打救。就係咁簡單。也不要刻意加插什麼影射,巨人是代表什麼國家呀之類的聯想。別太複雜,這套戲不是拍給成人看的。那些用什麼材料製造美夢或惡夢的設計,也沒有太多暗喻,只求色彩繽紛目不暇給,跟Pixar的借童話講道理,是完全兩回事。

《吹夢的巨人》改編自名作家Roald Dahl的兒童小說,過去也曾改編成動畫。(網上圖片)

巨人扮燈柱扮石像、放屁、撞爛水晶燈,小朋友會看得很高興。如果,你入場,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你笑不出的場面,身邊唔知點解好多笑聲。你跟你阿媽一齊睇《皆大歡喜》重播,都應該會有同一情況出現。一齊睇李思捷才不會有。你不能怪責小朋友開懷大笑喎,係咪先?

入戲院 連佢嘅觀眾群都要愛?

這是套喜劇嘛。但香港家長帶小朋友入戲院睇戲,總有種慣性,把戲院的空間看待成自己居所的客廳,由得自己的子女高聲說話,甚至走來走去,然後他們在教仔,但其實係默許。這個時候,像我這類單身漢,處境就很尷尬,如果騷擾觀眾的是不斷討論劇情的年輕情侶,我可以不留情面地,狠狠地,用連環的粗口去將情況制止,要小情侶立即收聲。如果是一般成人,粗口會出得更理直氣壯。但尚在學習禮儀的小朋友,犯錯是必經階段,我又應否代其家長教育貴子女呢?明明應該是個家長在戲院內進行身教的呀。

令我想起在早場時段看電影的慘況。由於有長者優惠,很多早起床晨完運飲過早茶的老人家會幫襯,你買了飛,夾在中間,就必定要接受他們在交頭接耳講劇情。你話睇港產喜劇,還可勉強解釋是氣氛的一種。有時,上映的,是外語文藝片,情況一樣,就真係好難專心投入到。睇戲過程中,有人check手機的信息,讓燈光影響前後左右,我已經習慣了,因為你三番四次七番八次開聲,都係阻止不到,便只好適應。但其他觀眾的發言比螢幕內角色的發言更響亮,真係好難頂。不同愛一個人,你要愛埋她的缺點。去一間戲院,也要愛上它的觀眾群?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