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從《危城》到我城 公理還能勝過強權嗎?

撰文:博比
出版:更新:
那一場劉青雲與廖啟智的對戲,每一句對白,都是香港人心聲。抗爭是為了什麼?屈服又是為了什麼?如果結果是一樣,是否應及早覺醒?普城還有希望嗎?還是從曹少璘出現開始,已是墮落之勢,無法挽回?普城人民有沒有作好犠牲的準備?
博比
劇情圍繞着楊克難與曹少璘的博奕,他們站在天秤兩端,沒有讓步空間。(《危城》電影劇照)

怎樣的時代,就有怎樣的電影。《十年》之後,今年香港電影好像每一部都有話想說,回應當前香港社會時局。

《樹大招風》穿插 1997 回歸片段,《導火新聞線》諷刺政府官僚、批判他們與權貴勾結,《三人行》談專業失德等。即將在暑期壓軸登場的《點五步》,更直接加入雨傘運動場景,還有記載雨傘運動的一連串獨立紀錄片。但論到主流電影中,比喻最直白的,竟然是陳木勝的最新合拍片《危城》。

香港人必然知道,片中的普城就是香港。難得可以通過合拍審查,真的不知道內地會怎樣代入這個故事。

但,或者是內地觀眾心態跟香港相距太遠,未必能讀懂陳木勝將普城情境置入香港的意圖。只是區區一個小城的命運,對於看慣國仇家恨的民族主義式作品,《危城》格局顯得微小,卻就撃中港人的共鳴。

【編按:以下內容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普城的保衛團由楊克難(劉青雲飾)掌舵。他們捍衛這個城市的安全,免外敵入侵。(《危城》電影劇照)

角色參考現實人物 事事影射我城境況

特別是古天樂所飾演的曹少璘,一走入普城境內就鬧至雞犬不寧,先挑起事端,然後又出爾反爾,目中無人,只知對上有個掌權的父親,不停挑釁普城人,事事要贏到最盡,不難看出,這角色設計參考自哪一個惹火政治人物。要外型俊朗的古天樂扮演這個人的奸險與犯眾憎,還真難為了演員。

當然,《危城》的人物刻劃不止一位奸角,幾個主要角色分別能引起香港觀眾聯想。就如遊俠馬鋒(彭于晏飾),蒙上眼睛,讓其馬「太平」帶領他前行,就像大部分還未睜開眼的人,縱有良知,卻不欲問世事,只望逍遙江湖,要怎樣才能覺醒?

《危城》故事重心,就在馬鋒這過路人開始。他在客棧出手相救,是有正義感的表現。到入城之後,卻擔當旁觀者,以事不關己的態度在旁「食花生」,之後才慢慢揭示他過去經歷,怎樣開始影響他的價值觀。

馬鋒入城之後,卻擔當旁觀者,以事不關己的態度在旁「食花生」,之後才慢慢揭示他過去經歷,怎樣開始影響他的價值觀。(《危城》電影劇照)

普城的保衛團由楊克難(劉青雲飾)掌舵。他們捍衛這個城市的安全,免外敵入侵。在重大事情上,以民眾情緒主導,是否民粹領導的代表?他們雖口稱公義,事實上,審判犯人過程並非具有法理精神,反是訴諸民眾喜惡。當然電影要正邪二分,保衛團相比曹軍,自是正義一方。

電影開首其實也有保衛團站於道德高地的表現,在於他們的難民政策,歡迎受害者,而抗拒來者不善的權貴保鑣。登記制度如同自主審批權,表明陳木勝對於普城的立場。從配音腔調也聽得到,「真.難民」說的是純正廣東話,保鑣卻帶有鄉音。正如香港會接受梁天琦「新香港人」身分,也不願容納趾高氣揚的強國人嗎?

在立場之間拉鋸 百姓還有希望嗎?

劇情圍繞着楊克難與曹少璘的博奕,他們站在天秤兩端,沒有讓步空間。於是,更精彩的塑造,在於置身其中的曹軍與普城百姓。張亦(吳京飾)身為保護少帥的上校,是為當前建制執行任務的人,既上了位,卻仍要看上頭臉色。明知對方不重視,仍甘心去賣命,是否紀律部隊的寫照?

張亦身為保護少帥的上校,卻仍要看上頭臉色。明知對方不重視,仍甘心去賣命,是否紀律部隊的寫照?(《危城》電影劇照)

陳木勝對他們仍有良好意願,仍希望變節的他們能回到重視情義的初衷。《危城》始終本着人民善良的信念,普城百姓立場再搖擺,還是尊敬保衛團。放諸現實,可能楊克難背上早已插滿暗箭。

廖啟智一角是全片精髓。明明反霸權,明明心向楊克難,這份心意反而造成他跟楊克難爭持。那一場劉青雲與廖啟智的對戲,每一句對白,都是香港人心聲。

抗爭是為了什麼?屈服又是為了什麼?如果結果是一樣,是否應及早覺醒?普城還有希望嗎?還是從曹少璘出現開始,已是墮落之勢,無法挽回?普城人民有沒有作好犠牲的準備?

《危城》的結尾仍有一廂情願,但對於不同立場的描寫,已經算是豐富,並有反思的空間。在洪金寶出色的動作設計下,香港人娛樂過後,可以回頭想想我城的境況。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