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電影節直擊.博評】為何放棄威尼斯影展,反而去多倫多?

撰文:麥聖希
出版:更新:

要數全球三大影展,自然是指康城(Festival de Cannes)、柏林(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威尼斯(Mostra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matografica di Venezia)。但為何一個從沒有聽聞有什麼電影拿到了最佳電影獎、最佳男女主角的多倫多影展,會在每年 9 月初依然有大批電影行家、中外記者湧至?它究竟有幾巴閉?甚至業內人士現在都紛紛棄威尼斯,變節轉投多倫多的懷抱?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北美洲以至全世界重要電影節之一。(GettyImages)

文:麥聖希(百老匯電影中心總監)

多倫多與威尼斯影展都可以說是怨家,每年的影期重疊一星期左右,威尼斯 8 月底開始、多倫多 9 月初開始。論歷史和江湖地位,仍然是威尼斯這老三更具影響力,起碼它是歷史最悠久的影展,比起康城還要耐;而它在過去數十年對華語電影的關注和嘉許,更得到華語地區的認同。

但隨着影展藝術總監換人、硬件新場地延誤(現已竣工)、片商參展威尼斯的開支龐大、當地行政普遍緩慢、甚至乎語言上的溝通問題、當地提供的消費服務欠缺效率等各種客觀因素,加起來慢慢蠶食了威尼斯的重要性,取而代之的是它的競爭對手──多倫多電影節。

多倫多以觀摩性質為主,即那些已經公開作國際或歐洲首映後的作品,都可以在此上再次展映觀摩。(相片由作者提供)

多倫多影展 包羅萬有新舊並存

多倫多去年才過了它第 40 個年頭,資歷不淺,兩個影展在時間相撞直接影響到行家「棄暗投明」,二選一的時候,自然揀更為方便、更有效率、相對便宜、商業成效高的選擇。說到底,要參加哪個影展對我而言,更非個人喜好、哪個影展的電影比較好看的問題,當中也是一個商業決定。

就電影的選擇而言,威尼斯因為以競賽元素為重點,放映的都是世界或國際級首映,基本上全部都是新片。而多倫多則是以觀摩性質為主──即是那些已經公開作國際或歐洲首映後的作品,都可以在此上再次展映觀摩。換言之,一些在今年 2 月柏林、5 月康城得獎的電影,都可以在多倫多一次過重溫,尤其在首演時,口碑相當好,在公映後才傳出來的電影,往往要在下一個影展才能補看。而多倫多的影展性質,正好提供了一次包羅萬有、新舊並存的選擇,今年多倫多在開幕當日的業內放映就差不多全是 4 個月前在康城獲獎的電影,簡直是個在多倫多的「小康城日」。

便利荷里活影星造勢 成奧斯卡前哨戰

另一重點是明星效應。今天的影展哪有一個不靠明星效應來增加自己的曝光率?還有媒體報道和影迷反應,從而爭取更多的贊助、更多政府資助?甚至連康城這老大哥,每年也搞盡腦汁,平衡藝術與商業,請來太多明星、放得太多商業味重的電影,自然會損失其藝術性。反之多倫多就沒有這個包袱,沒有太多競賽部分,只有觀眾票選獎(People's Choice Award)、最佳加拿大電影(TIFF Award for Best Canadian Film)和最佳短片獎(Best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IPRESCI's Special Presentation Winner)等。

各大電影公司都會把握機會,連人帶片一同到多倫多造勢。(左起)名導奧利華史東與主演祖瑟夫哥頓利域及莎蓮活莉等,現身多倫多電影節谷新片。(Getty Images)

明星出席的電影並不是代表了影展的藝術取向,它本身就沒有刻意標榜藝術成就,反而更因為多倫多鄰近美國的地理關係,一眾荷里活影星到訪在度期和開支上更能控制得宜,而它的影期又剛好在奧斯卡開始熱身,為大熱電影造勢的時候,於是各大電影公司都會把握機會,連人帶片一同到多倫多造勢,結果不少奧斯卡最佳電影的首映,正正在多倫多進行,如《被奪走的12年》、《解碼遊戲》,《抖室》這些在奧斯卡得獎的電影,於影展也獲得了「觀眾投票」獎,成功地造就了多倫多成為奧期卡的前哨戰。

 

【編按:多倫多國際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北美洲以至全世界重要電影節之一。雖然一直以觀摩性質為主,但近十多年來有不少荷里活、歐洲、亞洲電影都會在此影展內首演。現正身處於當地的百老匯電影中心總監麥聖希,將為大家帶來今年有關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消息。】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