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無法理解的人生 別無選擇的命運

撰文:朱珏瑾
出版:更新:
觀眾空降現場,與主角比利站在一起,聲光絢爛下,去無限接近他內心的怯懦和因荒誕導致的頹廢。(官方劇照)

11 月 12 日星期六,凌晨 12:00,上海影城能容納超過 1000 名觀眾的巨幕廳內仍座無虛席,這是在宣傳中亞洲僅有的三個可支援120格/4K/3D 畫面放映的影院之一,另兩個則分別在北京和台北。

當電影進行到唱歌表演片段,場內發出一片低沉的讚嘆聲。螢幕彷彿只臨時充當了一扇窗,推開窗,就是完全真實的舞台。觀眾空降現場,與主角比利站在一起,聲光絢爛下,去無限接近他內心的怯懦和因荒誕導致的頹廢。

李安突破反戰電影局限 以更東方更自我方式表達

關於美伊戰爭,嘉芙蓮碧格露(Kathryn Ann Bigelow)2008 年拍攝了以「拆彈專家」為題材的《拆彈雄心》,同年還有一部關注度不高的《拒絕再戰》,講述了美軍強行讓退役老兵重返伊拉克的故事。從越南戰爭到美伊戰爭,從哥普拉(Ford Coppola)的《現代啟示錄》,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的《烈血焚城》到碧格露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經典反戰電影無一不在探討戰爭對人性的扭曲和異化。

李安從這種先天的題材限制中,找到了一條更自我,實際上也更東方的表達路徑。戰爭是暴烈的,他鏡頭下的人物卻自始至終敏感纖弱。外部世界成了刺激性變量因素,李安真正關心的只有這個 19 歲「處男」——被隔離在前景——帥氣卻滿含懷疑的臉龐,也難怪許多西方觀眾這次會「不買賬」。

19 歲,一個人生尚未得以真正展開的年齡,沒有戀愛經歷,也沒有所謂家國情懷,會因激情犯錯,之後就混混沌沌地被生活的洪流裹走。如果不是前往戰場,他的人生發展軌跡在現代社會該是多麼常見。沙特說:「他人即地獄」,在自我與他人眼中的我之間,人愈是渴望證明自己,愈容易因認知偏差而陷入矛盾。

這部電影正是在不斷展現這種「矛盾」。

如果不是前往戰場,他的人生發展軌跡在現代社會該是多麼常見。(官方劇照)

受制於「Bigger than Life」的力量

外部世界——家人、媒體、不可信的愛情與比利內在期望的矛盾,大兵男孩們與記者、投資人、觀眾,乃至與現場工作人員的矛盾。直到結尾,導演仍要用一場恍如戰場突襲的群架收場。當鏡頭閃回到伊拉克,緊張對峙中,強弱消失了,立場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恐懼——雙方都難以掩飾的恐懼和人與人之間最原始的衝突。矛盾是因為對立,對立則源自不理解。

最後,男孩們以玩笑似的口吻嘀咕着:「快送我回伊拉克,回到我們的老窩。」他們並非熱血沸騰,或是成長懂得了什麼。他們回去既因為唯有共同的經歷,才有互相了解的可能,更因為他們在精神上「別無選擇」。這裏的別無選擇與現實困境無關,而是受制於一種「 Bigger than Life 」的力量,一顆所謂早已離膛的子彈——每個開始,都畢竟只是續篇。對這個「Bigger than Life」,如果硬要理解,我會認為那是介乎於本能與宿命之間,一種隱藏的秩序。

矛盾是因為對立,對立則源自不理解。(官方劇照)

在水泥管道裏,伊拉克人睜大了眼睛嚥下最後一口氣;在水泥管道外,班長微睜着雙眼與世界告別。120 格的畫面下,這樣的鏡頭遠比大場面來得更為震撼。暴力摧毀不了死亡自身的平靜,這平靜如此難以理解,人生又何嘗不是?也許年過六十的李安走得愈遠,愈看到人的局限和無從解釋。

北島早就寫過:

一切都是命運
一切都是煙雲
一切都是没有結局的開始
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