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與野獸】點解又無人投訴愛情片「鼓吹異性戀」?

撰文:楊立明
出版:更新:

迪士尼新片《美女與野獸》因戲中的「同性戀」情節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曾引起爭議,而在香港社會也有出現反對的聲音。
這齣為時130分鐘的電影之中,其中一幕呈現反派角色LeFou對其同性主子的愛慕,而這短短四分半鐘的場景卻成了導火線。
對「同志情節」較最常見的批評是「劇情鼓吹同性戀」。姑勿論電影是否真的「鼓吹同性戀」,背後更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為何沒有人投訴愛情電影「鼓吹異性戀」?

新版《美女與野獸》中的LeFou(中)似對Gaston(左)有愛慕之情。(電影劇照)

「不問,不說」的弦外之音

作為一名同志,不少人也會問我「何時選擇當一名同性戀者」。但我們甚少會問一名異性戀者問「何時選擇當一名異性戀者」。情況跟「沒有人投訴愛情電影鼓吹異性戀」一樣,原因是「異性戀」是社會的主流,而我們便習以為常地假設「異性戀」是自然不過的事情。

若果每個人的性取向也是「自然不過的事情」,我們為甚麼要擔心一部具有同志題材的電影「鼓吹同性戀」?

曾幾何時,網絡興起一系列題為「man on the street」的街頭實驗短片。有一次,片中的主持人訪問街上途人對「同性戀是否與生俱來」的看法。起初,不少受訪者也認為「同性戀是先天與後天因素的結合」,直至主持人追問「那麼你何時選擇當一名異性戀者」,他們頓時表現得一臉茫然。

這次社會實驗反映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一方面,途人相信人的性取向涉及後天因素,那意味著人(包括他們自己)的性取向可能會隨環境而變;另一方面,他們沒有想過自己為何是一名異性戀者。

你又是何時選擇當一名異性戀者的?(視覺中國)

異性戀也曾非主流

雖然我以「同志」自居,但是我在上篇文章《【基佬三十】我承認,我也曾為自己的性取向動搖過》也提到,自己亦曾對異性動心。因此,我想提出的問題是,人是否有必要為自己預設一個性取向,才能讓愛情發生?

其實,「同性戀」自古有之。翻查歷史文獻,早在古希臘已有對「同性戀」的記載,而在中國古代文學早有「斷袖分桃」的典故,描述「同性戀」。與古代社會不同的是,「同性戀」在現代社會不只純粹形容「同性之間的情慾」,它更代表一種「身份」。意思是,當一個人確認自己是一名「同(異)性戀者」,他(或她)的性取向便會成為他一生的標籤。

美國歷史學家Hanne Blank曾在她的著作《Straight: The Surprisingly Short History of Heterosexuality》提到「性取向」這個概念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她提到,在1868年前,西方社會並沒有「同性戀」與「異性戀」的區分,而每個人的「愛」與「慾」的對象也因人而異。

請不會誤會:我不是在「鼓吹同性戀」;我想「鼓吹」的是,人有獲取知識的權利,包括認識不同的情慾方式,這樣才能達到最「自然不過」的境界:做自己。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