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無明.影評】以感動之名 強化精神病的標籤

撰文:何阿嵐
出版:更新:

電影院燈光亮起,散場期間,聽到周邊觀眾不時飲泣,大概都被故事中的情形感動了,但我仍然無動於衷,甚至是煩躁,故事是理所當然地殘酷,一眾邊緣人在社會夾縫中無處容身,更沒有出路。
這絕非是一部讓人愉快的電影,看不到劇中人有任何希望,也得到不到任何救贖的機會,每一張面孔上由如荀子所說的「性本惡」得到實證,要麼,這是創作者對世界懷抱深深恨意,想透過電影作為媒介將一切不滿發洩;或是,還未如願能走入角色的內心感受,只固執糾纏於真實狀況而無法自拔。
而我傾向相信是後者。

《一念無明》劇照

文:何阿嵐

《一念無明》如同黃進和陳楚珩這對編導過往的短片作品,將角色放置一個極端的環境之間,《三月六日》裏的三個社運年輕人被捕後在警局與警察對抗,而短片集《Good Take》裏的同名短片,甘草演員難忍太太離世,正當想自行了斷時,發現鄰居正被賊人入屋行劫。同樣,《一念無明》裏也有很多衝突,跟隨着男主角阿東(余文樂飾)的經歷,父親,前女友,而至周邊鄰居,朋友,我們看到阿東在各種人際關係的失落扭結,這種衝突在家庭關係中特別明顯,父親長期缺席,弟弟早已離棄老家,只有阿東面對病患的母親,最終悲劇發生,如期說這是一部關於精神病患者的電影,更似乎是關於一個原生家庭最終解體的過程。

但看似壓抑和克制的態度,其實隱藏不了電影中極度煽情浮躁一面,作為他們首部長片作品而言,所涉獵的內容之廣,反映出創作者野心不少,除了家庭,加上教會,友鄰,以至醫療制度,在不足一百分鐘的長度下,阿東身邊的每一段關係也只不過換來更強烈衝突,就以前女友與教會一段為例,整個段落,由前女友在阿東面前出現的神態,到向眾人告解自己的不幸,在講台上數落出前男友各種不是,情緒逐步升級,創作者意圖想表達的是對教徒麻木的不滿?前女友的軟弱?還是只不過單統借一個平台對他人復仇?戲中每一個人物的動機也是一瞬間地爆發,對於一部相當着意描述低下層,社會邊緣人士狀段況的電影,當這些人早已被社會附加上向種標籤和定形時,他們對阿東所作出的行為,也只不過成為加強阿東作為受害者的遭遇。

阿東前未婚妻Jenny,一直憧憬著的「幸福小女人」美夢破碎,還背負阿東炒窩輪的街數,樓宇按揭貸款,令她苦不堪言。(《一念無明》劇照)

除了片面的情緒,我們究竟了解到當中多少難處和真相?而事實上,電影中對阿東的躁鬱症描繪也相當粗淺,從有限的篇幅所理解,他的病患也並非嚴重到與他人交惡,但編導二人為了保持着戲劇張力,放大了很多不必要的成見,社會固然有很多不公,但矛盾的形成,是不是就如我們眼前所見那樣?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角力,對於一部走寫實路線而言的電影,放棄了真正深入探索的可能性,究竟有沒有如宣傳所上所說那樣,有過對真實個案更深入的了解,對此有所懷疑。又或者,《一念無明》在有意無意間也展示了現今香港一個真實狀況,這個一點也不和諧的城市,每一張面孔也會讓人憎厭,不安,排他性重,連一刻休息的時間也沒有,這不單是躁鬱症病者所面臨,而是每一個生活在這城市的人,要麼每一個人只能圍爐取暖,要麼是排除他者來確保自身安全,但只為了形造戲劇張力,而視而不見現實生活中看不見,隱藏背後的魔抓,這不正是現今我們面對社會問題時,往往出現的真正問題,令事情走向無法收補的局面?

我並非要全盤抹煞黃進和陳楚珩的用心,特別在現時香港電影生態下,交出一部獨立製作電影,確實難得,而他們唯獨欠缺了的會否是,對主角,包括他以外的其他人,保持着相同的「同理心」?也變相令觀看《一念無明》的觀眾繼續用有色眼鏡去看精神病人,甚至是周邊同樣需要被關懷的人物?但最令我不安的,是創作者無意識地跌入了一般精神病的論述,香港作家李智良所言,當我們言說精神病時,會將問題與社會割離,認為這是個人可能是成長,可能是先天因由而起:

「當我們說一個人有精神病,其實是什麼意思?就是他正面對一個很複雜的處境,首先要食很多藥,然後那個人所有的感覺、所有的經驗都會被人翻譯做同那個病有關,無論做什麼都會被人認為是因為精神病。」
引至《明報》2月19日 〈不要將精神病問題割離社會——訪李智良〉

這種標籤在戲中根深柢固,更不要說戲中的性別定型問題,戲中所有女性都是壞人,也感該說。

香港電影近年也出現了多部被觀眾稱為「良心之作」,但《一念無明》的缺失,也正正說明了在製作社會議題的電影,需要對該問題有何等深入研究。在此,借用影評人譚以諾對堅盧治新作《我,不低頭》所作的評價,這應該是我們面對任何一部標榜寫實和良心電影時,應有的準備:

「對社會制度需要何等的了解,而並非着眼於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對社會上的人需要何等的愛和耐心,對世界又需要何等的希望和遠景。」

【編按:文章原載《01周報》,此文為增補版。原題:「《一念無明》真的感動了我們?」,本博文題目由博評編輯所擬。】 

《香港01》周報革新號改版蛻變!更多精彩內容,敬請留意:按此訂閱周報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