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中樂真的完全不宜合奏嗎?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隨着愈來愈熾熱的「尋找傳統文化」、「復古」思潮興起,甚至有些人認為「中樂團」是一種不應該存在的音樂形式,因為中樂團的編制、聲響、乃至音樂體裁、和聲,「都是西樂團的產物」…「中國從來沒有合奏的傳統」或者「中國音樂根本就不應該合奏」?更重要的是,「什麼叫傳統」?「傳統的意義在哪」?傳統和發展,必然是相悖而要二擇其一的嗎?
祺風軒
有人認為「中樂團」是一種不應該存在的音樂形式,因為其中的編制、聲響、乃至音樂體裁、和聲,「都是西樂團的產物」。(香港中樂團 Facebook)

文:祺風軒

現代中樂合奏大約出現了半世紀有餘,近年愈來愈多人對「中樂合奏」這種形式反思,隨着愈來愈熾熱的「尋找傳統文化」、「復古」思潮興起,甚至有些人認為「中樂團」是一種不應該存在的音樂形式,因為中樂團的編制、聲響、乃至音樂體裁、和聲,「都是西樂團的產物」,中樂器本身就不宜合奏,着重個人修養,或者是小型舞台上以小編制小樂隊的方式結合諸如戲曲或說唱等方式演奏。明清以降,文人古琴音樂固然是一種個人形式的音樂,發展蓬勃的各種戲曲也是以小型樂隊為主(線條樂器如胡琴,配合彈撥樂器、掌板,人數很少超過十人以上),但這是否代表「中國從來沒有合奏的傳統」或者「中國音樂根本就不應該合奏」?

更重要的是,「什麼叫傳統」?「傳統的意義在哪」?傳統和發展,必然是相悖而要二擇其一的嗎?

「中國樂器」本身也是一種不停演化、定義不斷增刪的概念。現在通用流行的「中式樂器」,往往來源都是與西域有關,而演奏的方式不少也與今日大異其趣。例如現在流行的「二胡」是以馬尾毛擦弦發聲的拉弦樂器,在宋人陳暘所著《樂書》中所載,「奚琴」(二胡的前身)是:

「本胡樂也,出於弦鼗而形亦類焉。奚部所好之樂也,蓋其制兩弦門以竹片軋之,至今民間用焉,非用夏變夷之意也。」

而奚琴正是今天無數胡琴類樂器的前身,後來的二胡、京胡、墜胡,乃至地方樂種常見的二弦、椰胡等,都是從奚琴演化而來。今天幾乎所有「中式樂器」,往上回溯,都不難發現有外來文化互相滲透交流的痕跡。

即使是「西方古典音樂」,裏面不論是音樂編制、語言、形式乃至樂器形制,一樣是一部不斷演化的文化卷軸,而非僵硬且一成不變的直接襲用傳統。中世紀時的西方音樂以宗教音樂為主,特徵與東方雅樂相當類似,強調「中正平和」,摒除奇詭的複調和節奏。後來古典時期的音樂,也是以相對小型的配置為主,一直到貝多芬乃至後來的浪漫時期,樂團的人數才逐漸增加,樂器配置也逐漸形成定制,甚至現代樂團必備的「指揮」,也是經過長時間演化至十九世紀才大抵定制的一個位置。

《新唐書.卷二十二.志第十二.禮樂》裏面記載了唐代的宮廷音樂規模已經很大,分「坐部伎」、「立部伎」等,樂隊規模可以達上百之數。而《宋史.卷一二九.樂四》中「議禮局上親祠登歌之製」則記載了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的宮廷祭祀雅樂樂隊的規模,樂器種類繁多:

有編鐘、鐘、編磬、特磬、鼓、建鼓、應鼓、晉鼓、雷鼓、雷鞀、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久弦琴、巢笙、匏笙、簫、竽、篪、塤、等多達二十二種。

因此「中樂沒有大合奏的傳統」,答案其實是否定的。古代封建中國的皇室音樂,就是一種合奏。當然,這種合奏形式與其說是純音樂演奏,不如說是一種展示皇家威嚴的儀仗,音樂內容講求中正平和,不追求複雜的音樂形式,否則就是靡靡之音,不夠莊重。而明清以降,除了朝廷的雅樂是合奏形式外,民間的十番鑼鼓、江南絲竹等,也是合奏音樂。

因此,音樂就如同所有人類文化一樣,本身是一種有機的、能動的、不斷流淌演化、具生命力的長河。在河流不斷流淌的過程中,有新的物質、原素添加,又會有舊的東西被淘汰、帶走,這種演化原本就是常態。故此,「中樂究竟應否存在合奏」,本身是一件相當虛妄的命題。當然,今天人們念茲在茲,討論多時的,與其是「中樂應否合奏」,不如說是更深層次的「怎樣的中樂合奏才算是繼承傳統」?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