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從前.現在.將來》:政治、哲學的法國新革命

撰文:李美
出版:更新:

一看雨蓓主演,已經想看;看罷以後,則進一步發現法國電影層次之高——《從前.現在.將來》正是一齣探討政治、哲學的電影。

(《從前.現在.將來》劇照)

誰是雨蓓(Isabelle Huppert)?看過《烈女本色》的話,相信都想追看雨蓓,一睹再睹這位揚威金球獎(可惜飲恨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的神級演繹(另見拙文《烈女本色》影評)。論角色複雜程度,今次或嫌不及上次;不過,如說之前是十級複雜,這趟也有八級複雜。的確,雨蓓所飾妮坦莉(Nathalie),活於一個複雜甚而動蕩的法國時代,在經濟不景、失業高企(青年失業率高達40%)的情況下,許多矛盾對立都在滋長激化,由政治到哲學等等,無一不是陷於被推倒重來的邊陲。早前《經濟學人》更指,當地或正經歷新一場「法國大革命」!於此躁動不安的環境,Nathalie無疑面對著複雜的處境以至心境;然而,雨蓓卻很好掌握角色,既是過來人又是局內人一般,遊走於相關對立矛盾之間,沒有跌入浮誇的陷阱,一切演來均恰到好處,帶領觀眾共同反思個人以至社會的出路。

在法國,哲學乃高校必修科,Nathalie便為一位哲學老師,片中更有一幕師生一起躺在草地討論哲學「奇景」(這是香港羨慕不來的……)。不難想像,電影裡面亦含不少政治、哲學語言,既提及共產黨,又牽涉被稱「新左派」以阿多諾為代表之一的法蘭克福學派,另外,盧梭、巴斯卡、叔本華、柏拉圖等哲人名字,都曾在對白或畫面出現過。如前所述,時代巨輪運行至今,各種各樣的問題紛至沓來,舊有的政治、哲學或許不再適用,而法國正是這場山雨欲來的新革命的重要旗手,例如,早前引起國際熱議的《21世紀資本論》作者Piketty便為法國人,極右國民陣營領袖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亦在歐洲掀起新一輪政治風暴。於此背景下,電影除了描述Nathalie的處境和心境如何備受衝擊,其實同一窘局也見諸全法國甚而全世界——本片便正希望啟發思考,與大家一起尋找這場新革命(如有的話)的政治、哲學的答案。

雨蓓(Isabelle Huppert)奪第74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已是第四度稱后。(電影劇照)

當然,本片要深起來可以很深,擁有一定政治、哲學基礎的觀眾自有更深感受;不過,《從前.現在.將來》還是老少咸宜,情節均深入淺出,沒有故作深邃,不會造成半點理解難度。畢竟,所謂政治、哲學,其實都在人們日常生活之中,而電影也是一個雅俗共賞的重要載體。「呢啲嘢唔關我事嘅」,到底未必如此。

【編按:以下內容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離開戲院稍作梳理,便會發現本片所涉矛盾甚多——這非指劇情上的矛盾犯駁,而是指不同意識形態的矛盾衝擊。電影法文原名《L'avenir》,就是「未來」之意,相信就在探索相關矛盾的最終出路;香港譯為《從前.現在.將來》,無疑過於冗贅,台灣譯作《愛情未來》,更是嚴重狹隘,完全忽略了電影最主要的政治、哲學部分。

戲裡的首個矛盾,固然是法國學生「佔領」學校一幕,所反映的乃老師與學生——亦即老與嫩的世代之爭。的確,世代之爭絕非香港獨有,老嫩之間從來存在既得利益者與未得利益者的矛盾關係,尤其見諸法國缺乏彈性(rigid)的勞動市場(所以青年失業率極高)。身為老師的Nathalie,毫無疑問原罪地站在建制一方,還藉助權威鎮服了反叛學生;她及後引述盧梭教學,誠乃Nathalie第一次且唯一一次完全肯定一套政治、哲學的觀點,顯示電影對此的認同(有興趣者,誠可了解一下《社會契約論》)。

然而,Nathalie接下來所面對的矛盾,卻使她不知如何是好、不得不重新建構自己的政治、哲學立場。例如舊式精英主義與新的平民化、世俗化、以至下流化的碰撞:Nathalie的哲學書籍,究竟應沿用曲高和寡的風格,抑或採取「糖果式」封面?她固然偏向保守一方,也當然遭生意至上的出版社離棄。事實上,就連她的學生都想搞哲學網站,她的愛徒法比安(Fabien)亦於網上發表文章,Nathalie能夠一再墨守成規嗎?不過,學生們仍希望由她供稿,Fabien所寫亦斷非簡單易讀,說明瓶子誠須新穎一點、大眾化一點,惟裏面始終要有美酒方成,說明精英好應折衷一點,不能過於「離地」。毫無疑問,Nathalie倘肯與時並進的話,前路決非漆黑一片。

以上矛盾猶易解決,但面對新左派和新右派等崛起,卻叫Nathalie左右做人難。Nathalie實也一度左傾支持共產,甚至被同樣教授哲學的老公譏笑。不過,正如發表「鐵幕(Iron Curtain)」演說、拉開冷戰序幕的邱吉爾名言:

If you're not a liberal at twenty you have no heart,if you're not a conservative at forty you have no brain.(二十歲時不支持自由主義,那是沒心;到四十歲不支持保守主義,那是沒腦。)

過著中產生活的她,理所當然已由左轉右,並對新一代的左傾及極端思潮不以為然,尤其是跟反建制以至涉獵激進主義和恐怖主義的Fabien吵起架來,不單一改她不發表政見的做法,還竟憤怒地反問愛徒一句:

我有教你這些嗎!

此情此景,跟香港的黃藍撕裂何其相似!就連哲學老師也無法在撕裂中適應過來。

雨蓓在劇中飾演一名哲學教師。(電影劇照)

左右之爭,還包含許多對立矛盾,例如應注重現實抑或追尋理想,「入世」地住在巴黎抑或「出世」地住在路途遙遠的深山等。事實上,Nathalie與Fabien可謂一對矛盾化身。當中,電影都以各有好壞來展現相關矛盾。好像Fabien雖則反對中產支出模式,出世地鍾情於極chill極寫意的鄉郊生活;可是,他卻要為下一代的開銷惆悵,並入世地支持著作具名以增知名度及收入來源。至於Nathalie,滿以為擺脫母親、丈夫等束縛之後,可跟Fabien自由自在地過活,從而重新塑造自己的未來;不過,她顯然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對於後輩們的政治、哲學思維,在不得不表態下僅輕描淡寫說「我也經歷過」,亦即「那已成過去」,並決定重投昔日的中產模式去。

貓兒潘多拉(Pandora),或許是個隱喻般的答案。Nathalie一直帶牠到不同地方體驗生活,彷彿就在找尋一個最佳的生命歸宿(顯然不是老人療養院),而事實上,Pandora便一度在Fabien的鄉郊「樂而忘返」,惟最後牠還是回到Nathalie懷裡(並贈上老鼠)……這時,Fabien說此乃貓的本能——他本人或無此意,但真正解讀豈不是說,貓懂得在陶醉理想出世(遊歷大自然兼捉老鼠)後回歸現實入世(依靠主人)?Nathalie最後將Pandora交予Fabien,某程度或象徵了,她雖然服膺現實入世,但卻想牠自由出世。除了貓兒以外,本片亦疑藉孫兒寓意。電影最後一幕,Nathalie在房間弄孫為樂,惟兒女卻在大廳共餐,這既反映兩者的各行其是,也透視了Nathalie對新一代的寄望。

說到底,電影究竟左傾還是右傾?不同觀眾或有不同答案,而這正是本片值得稱讚之處。雨蓓年逾六旬,由她飾演保守派教師自然沒大違和感;意外的是,導演米雅韓桑露芙(Mia Hansen—Løve)僅僅34歲,竟能拍出這樣一套電影,無疑令人嘖嘖稱奇,甚而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導演銀熊獎。事實上,對於黃絲來說,Nathalie相信不太反感(或因她能包容不同意見?),對於藍絲來說,Fabien同樣不太討厭(或因他沒訴諸破壞手段?)。相對地,香港電影卻鮮見如此成功地平衡處理政治、哲學的矛盾對立;以此來看,香港的政治、哲學、以至議論水平,實在跟法國相差太遠了。

(補書一筆:電影裡,尚有不少矛盾對立和政治、哲學命題,例如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何謂真理,如何看待宗教,等等等等,有興趣的觀眾誠可一一了解。)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