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訪.嚇》:最驚人的永遠不是看得見的暴力

撰文:陸小菲
出版:更新:
與流於表面的觀感式恐怖相比,《Get Out》帶來的反而是叫你心寒的冷震。皮膚顏色上的歧視,黑人在白人社會遇到的困窘,黑人被白人社會排除在外的不安;到底可以令你感到有幾冷血?電影以情節上的硬恐懼去比喻心底間的軟恐懼,一步一步將我們帶進這令人心寒冷眼之中。
陸小菲
與流於表面的觀感式恐佈相比,《Get Out》帶來的反而是叫你心寒的冷震。(電影劇照)

最近國際期刊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在六月號推出以「Black Lives Matter」為題的學術論文,當中卻完完全全全數採用白人學者的稿件。事件引來耶魯大學哲學教授 Chris Lebron 就此寫下一封公開信,指出該期刊在「Black Lives Matter 運動」開展過後整整五年沒有登刊任何關於 philosophy of race 的討論;卻更在毫不加入黑人(或有色人種)的意見之下全數由白人寫成「Black Lives Matter」。旋即引起極大爭議,這豈不是等於:

而家我地白人教精你到底乜嘢叫做 black lives matter。

其實膚色矛盾一直存在,特別推薦將這議題擺上檯的小資電影《Get Out》。《Get Out》(訪‧嚇)在 Rotten Tomatoes 拿下 99% 好評,挺住一身零負評的完美身段搖搖擺擺的走入香港市場;400 多萬美元加 28 日拍攝成本就擇下 2 億票房,單是這種槓桿比例已經足夠叫人放低 $100 入場。

《Get Out》一片被分類為懸疑恐怖片,要是你在尋找硬橋硬馬的驚嚇位,sorry,這或者會叫你好失望。宏觀全片,其實完全沒有可以足以叫你遮眼的尖叫位。與流於表面的觀感式恐佈相比,《Get Out》帶來的反而是叫你心寒的冷震。皮膚顏色上的歧視,黑人在白人社會遇到的困窘,黑人被白人社會排除在外的不安;到底可以令你感到有幾冷血?電影以情節上的硬恐懼去比喻心底間的軟恐懼,一步一步將我們帶進這令人心寒冷眼之中。到底白人社會對黑人的表面偽善帶來的恐佈指數如何比血腥和驚嚇叫你更加打冷震?電影嘗試將種族議題放大呈現人前,將剝削、壓迫在鏡頭前無限放大,帶給觀眾打心從裡跑出的真.恐怖。

電影中,白人家庭的媽媽利用刮杯子的聲音和動作將主角 Chris 催眠。(電影劇照)

人生的價值都在潛移物化之間被人狠狠的扭曲了

先來說世界上最恐怖的潛移物化。單靠一而再再而三的外在影響,人的思想、性格和習慣都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因外界的看法而漸漸發生變化。電影中,白人家庭的媽媽利用刮杯子的聲音和動作將主角 Chris 催眠,再將他灌進「戒煙」和「被掌控」的信息,導致他往後只要聞到煙味就想吐,以及聽到刮杯聲覺得自己沉在地底 (the sunken place) 動彈不得。其實這種催眠都不過在隱喻黑人在白人社會裡一直被灌注低下階層的印象,以致大部分黑皮膚人士在被警察截停之下會自動自覺接受他人過份的要求,甚至永遠自動舉起雙手來配合。

大部分黑皮膚人士在被警察截停之下會自動自覺接受他人過份的要求(電影劇照)

物化黑人,你只不過是我其中的一份資本

最可怕的不是不把你放進眼內,而是強行將你物化。電影當中的一場「bingo」其實是以遊戲來包裝的肉體拍賣。在白人村落裡看似平常的一場普通的遊戲,事實卻在是一場「人肉拍賣」的競賽。在嘉年華一樣的派對上帶著這位女兒的男朋友走遍全場,美其名是讓人家認識一下這位哥兒,實際上被是讓大家親眼近距離驗驗貨。有人用手來摸摸他的手臂再問問他是不是「勝人一籌」,有人則對他攝影觸覺產生興趣。一人手裡一張遊戲卡,歡愉的造型之下埋藏的是將人命物化的買賣過程,舉起歡樂的遊戲卡下標,買的卻是有肉有血肉體和靈魂。

最驚人的永遠不是看得見的暴力,而是骨子裡面硬來將你化成先天不足的不平等對待。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