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城影展.博評】賽果出爐 同志、女性電影百花齊放

撰文:麥聖希
出版:更新:

70 周年的康城影展終於完滿結束,賽果亦麈埃落定。
在普遍認為水準一般的情況下,《The Square》成功跑出,雖然不算是賽前的最熱門,但首映過後評論一直不俗,最終勝出亦無可口非。

【上回提要:中日韓印 亞洲代表電影大檢閱】

頒獎前夕,《銀幕》雜誌(Screen Daily)評分最高的是俄羅斯的《Loveless》(3.2 分),第二位是《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3.1 分),而《The Square》只有2.7 分,排第三。法國電影雜誌的評分表中,《The Square》在 11 位影評中有 6 位只給一星,最高的是洪尚秀的《The Day After》,共有六位評它為金棕櫚得主;國內媒體給《The Square》打分最高(3.3 分),而第二位《BPM(Beats Per Minute)》(2.8 分)亦贏得僅次於金棕櫚的第二大奬 Grand Prix,測中率非常之高,評分最低的是一致劣評的《Rodin》,這點不用置疑,不過排行尾二的卻是口啤不俗的 Sophia Coppola《The Beguiled》,此片最後卻獲得了最佳導演獎。賽前預測就是這樣,很難用科學方法去衡量和測度評審團口味。

金棕櫚得主《The Square》的而且確優缺並存,一方面將前作《愛情中的不可抗力》(Turist)的尖銳和敏感發揚光大,揶揄高檔藝術的偽善,以嬉笑怒罵的手法帶出中產階級的種種危機,有點像除去了父女情感缐的《爸不得你快樂》(Toni Erdmann),但它的問題卻不少:它帶出了不少很值得討論的問題,但卻沒有集中主線發展,憐憫窮人更有點像殖民年代第一世界看待等三世界的視野,「白人包袱」發作,要讓自己良心好過一點,對真正改善低下階層的生活並沒有具體幫助。或許一如評審團指出,它確實是「詼諧機智、滑稽可笑,探討了對我們很重要的問題:我們怎樣處理窮人,怎樣對待媒體,震撼的重要性和得到媒體的關注。」在這個大談政治正確的年代,這些都尤其重要,也特別能討好評審。

《The Square》帶出了不少很值得討論的問題,但卻沒有集中主線發展,憐憫窮人更有點像殖民年代第一世界看待等三世界的視野。(《The Square》電影劇照)

得格蘭披治大獎的《BPM(Beats Per Minute)》一直口碑不俗,它沒有某些影片的爭議性,亦沒有明顯犯錯,你大可嫌它敍事過份直述,少了藝術大師的花巧和技高,但勝在從頭到尾都踏實完整。電影先有法國反愛滋病團體的社會性,抨擊當時政府對疫症的愚昧和與藥廠勾結的黑箱作業,後來將社會議題縮窄,聚焦一對戀人的悲劇故事,用個人感情故事感染觀眾,理性與感性並重。宣布得獎時,在場的所有嘉賓站立鼓掌數分鐘,而艾慕杜華(Pedro Almodóvar)在評審記者會上談及這部電影時,更曾經停頓兩次深呼吸刻制眼淚。

連同柏林影展的《A Fantastic Woman》,今年兩大影展都頒發大獎給同志社群的電影,再加上台灣平權的進步和肯定,相信同志議題的電影將會更加百花齊放。

蘇菲亞哥普拉(Sophia Coppola)的最佳導演奬則頗具爭議,講述美國內戰期間一名僱傭兵躱在大屋養傷,卻又惹來一屋女性遐想,不少影評都嫌它過份輕巧娛樂化。表面上看,它的確缺乏某些作品的社會性和思考性,但卻有明顯女性主義的意識。不是搖旗吶喊燒胸圍反社會那種,而是順着劇情含蓄溫婉地推出一個女性自我立足救生的結局,過程中它把女性的欲望和情慾,用女性視野毫不忌諱地坦蕩蕩呈現出來,顛覆了電影中一貫男性沙文主義的凝視(尤其在十九世紀初),建立了女性完整的主體性,其實相當具意義,不可多得。

今年評審中有四位女性,而且謝茜嘉謝西婷(Jessica Chastain)和 Agnès Jaoui 都高調地指出當代電影中能真正拍攝女性的作品少之又少。她們遇到《The Beguiled》這樣的一部作品時,肯定鐘愛有嘉,更不用說這個題材其實很艾慕杜華,你完全可以假想出這部作品可以由他執導,只不過會更加激情艷麗而已。

而同時獲得最佳劇本和最佳男主角的《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可謂臨時入閘黑馬跑出。它是影展最後一天放映,影片結尾的演員字幕並沒做起,只打上導演名字,相信是最後衝刺僅僅完工送上參賽而已。而這回連奪兩個奬項,男主角更打敗《Good Time》裏一直被譽為從演以來演出最佳的羅拔柏迪臣(Robert Pattinson),果真值得。它整體上的評分遠勝大部分作品,甚至乎有呼聲說它應得金棕櫚。最終好夢未能圓,可能是康城的不成文規定,一部作品不可以同時獲得兩項大獎,若果祖昆馮力士(Joaquin Phoenix)注定了要勝出的話,它就不可同時再獲得金棕櫚、格蘭披治奬或評審團奬,而最佳劇本則沒有扺觸這規定。

電影本身的而且確盡顯導演功力,殺手拯救被逼賣淫的未成年少女的故事,落在導演手裏變得更具電影感,剪接靈活富張力,再加上男主角爆炸性演出,甚具勝出條件。

最佳女主角方面,戴安古格(Diane Kruger)呼之欲出,飾演恐襲後喪夫喪子的母親,如何在對公義和制度都失去信心時,用自己方法解開心結,向世人宣告法律讓她走上不歸路。Kruger 的演出硬朗有力,同時亦有軟弱脆弱的一面,唯結局略為偏激,相信是它與更高奬項無緣的原因。

至於一直領先的《Loveless》,鏡頭運用甚具大師風範,父母離異變成小孩的苦難,中段稍平,結局可圈可點,未必是所有評判那杯茶,得評審團奬。同樣是技高一籌的《聖鹿獵殺》(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技術都幾乎無懈可擊,唯概念天馬行空得來卻沒必人人受落(復仇青年如神迹般顯現雙腿失靈、瞳孔出血),而且結局過火玩大咗,直接掉分,最終只能帶走一尊最佳劇本奬座。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