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拍得貴 不代表會得米

撰文:林叵
出版:更新:
最令人意外的賽果,該是最佳視覺效果得主,竟為製作預算只有一千五百萬美元的英國科幻片《Ex Machina》……這個賽果說明,拍得昂貴的電影,不一定穩拿技術獎項,而是要發揮得好兼有創意。
林叵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焦點追擊》拍出新聞工作者的使命感,具警惕作用。(劇照由電影公司提供)

《焦點追擊》 貼身題材致勝

今屆奧斯卡,相對冷門的《焦點追擊》(Spotlight),竟奪得最佳電影這最高榮譽以及最佳原創劇本,而大熱的《復仇勇者》(The Revenant)連獲三獎,算是贏家,卻在最佳電影失諸交臂,這一點應跟《焦點追擊》的社會性題材有關。

一份地區報紙的報道,影響全球以及美國作為世界中心的光環,相信得到不少人士認同,這比《復仇勇者》講求意志戰勝自然和生命,來得實際和政治正確。當然這情況不是每年都一樣,正如去年《飛鳥俠》(Birdman)便奪得最佳電影及導演等獎項,擊敗奇連伊士活(Clint Eastwood)的《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焦點追擊》以性侵犯兒童和教會為題材,議題十分明確和清晰,對大眾來說貼身而不含糊,這是影片獲勝的原因之一。

《抖室》劇照

新晉影后 擊敗老中青巨星

《焦點追擊》以外,另一位香港觀眾頗為陌生的,應該是新晉影后貝兒娜森(Brie Larson) ,加上其得獎電影《抖室》(Room)本周四才上映,相信假若影片沒有殺入奧斯卡提名名單的話,發行商未必會留意這部愛爾蘭導演蘭尼亞伯咸臣(Lenny Abrahamson)的小品,雖然故事有一定吸引力。

兩母子被禁錮,母親盡力讓兒子在這小室內過着正常生活,有一定的戲劇張力。要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完成一部電影,演員的表現相當關鍵,同時演員可以發揮的空間也較大。這次貝兒娜森挑戰成功,擊倒一眾老中青巨星,包括《45 Years》的夏綠蒂藍萍(Charlotte Rampling)、《卡露的情人》(Carol)的姬蒂白蘭芝(Cate Blanchett)和《歡姐當自強》(Joy)的珍妮花羅倫斯(Jennifer Lawrence)。

貝兒娜森跟珍妮花羅倫斯是同輩人,可是論演出經驗,貝兒娜森九歲已參與電視演出,演過多部電視劇集,近年才較多參演電影。她對上一部電影是去年的《Trainwreck》,雖然沒有在港上映,可是在美國卻大受歡迎,三千五百萬美元的製作預算,結果勁收一億一千零二十一萬美元,當然風頭全被編劇兼女主角Amy Schumer搶盡,想不到今年貝兒娜森卻憑着《抖室》吐氣揚眉。至於,《抖室》中飾演貝兒娜森兒子的童星Jacob Tremblay,他和貝兒娜森產生的化學作用,相當合拍,情況如當年《激戰》的張家輝和李馨巧,成就了兩人為影后和影帝。

低成本製作 一樣可贏《星戰》

最令人意外的賽果,該是最佳視覺效果得主,竟為製作預算只有一千五百萬美元的英國科幻片《Ex Machina》,擊敗了二億美元製作預算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和一億零八百萬美元製作預算的《火星任務》(The Martian),就連今屆深得評委歡心,網羅五項技術獎項,包括最佳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化妝及髮型設計、音效剪接和混音的澳洲科幻片《末日先鋒:戰甲飛車》(Mad Max: Fury Road),也敵不過《Ex Machina》。

這個賽果說明,拍得昂貴的電影,不一定穩拿技術獎項,而是要發揮得好兼有創意。《Ex Machina》得獎,絕對勝在創意,把電腦特技應用得恰到好處,把真人般的機械人的各式形態、人類如何情陷智能機械人的困惑,呈現出來,概念高班又創意非凡,情節令人想起前年獲最佳原創劇本獎的《觸不到的她》(Her),但那種靈與慾的情結,《Ex Machina 》有更深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