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家長.來稿】請不要再說現時的小孩有多幸運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Alex P

最近大台某音樂節目的主持在介紹某80後童年兒歌時是這樣説的

「呢一代小朋友幸福好多!而家多姿多彩,因爲有得學唱歌,跳舞,畫畫,又有電腦學,好多嘢可以學!」
主持A
「係呀,所以而家d小朋友少咗睇電視呀,我記得我個年代一放學就會即刻返屋企睇卡通片」
主持B

聽下去,現在這一代好像很好,但現實卻是何等的悲哀。

首先透過主持B的説話去説我們那一代。我們那一代,就像他所説的,早上上學,下午放學,回家把功課做完便可看電視上播的卡通片,亦可到街上跟鄰居小孩玩耍,踢踢足球,踩踩單車。是,我小時候亦有學過樂器,亦有學過游泳,不過兩樣都不喜歡,家中兩老也沒再逼我。小時候的環境未必像今天的「多姿多彩」,我小時候,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電腦,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游戲機,會跟朋友同學約好,週末到有游戲機/電腦的那位小孩的家中,這樣便渡過一個下午。小弟小時候很少需要補習,但是,家中兩老可能不懂怎樣教我做功課,所以以前所謂補習,其實只是一群小朋友到大廈其它樓層的哥哥姐姐家中一起做功課。

以前的小孩都有課外活動,但大部分都是娛樂性質,而且,像主持B説的,放學是真的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看看卡通,聽聽音樂,寫寫日記。

現在我們看看主持A的說法,現在的生活多姿多彩,很多東西可以學。但是,只是「可以」學嗎?不少報導都提及「怪獸家長」及「港童」這種字眼,其實主要反映現時小孩面對的一個實況:現在的教育環境,並不會造成主持A説的那種「幸福」。

把功課做完便可到街上跟鄰居小孩玩耍。(視覺中國)

用長大後的小孩角度去看現在,以前家長會擔心自己「輸在起跑線」嗎?不會,畢竟以前社會環境不同,很多興趣都可以訓練成一技之長,例如體育,烹飪,音樂等。以前我們學的這些「興趣」,並不是爲了我們在人生路上「贏在起跑線」上,只是爲了我們人生體驗多一些不同的興趣,從而知道自己喜歡做甚麼,不喜歡做甚麼。如果不是小時候學過游泳,我不會知道自己討厭運動。要不是以前中學有空閒時間參加校刊,也不會知道自己人生喜歡寫作。現在的孩子呢?家長把他們的時間排得滿滿的,滿得看10分鐘電視感覺都像是要從甚麼「重要項目」上偷走10分鐘般。現在的小朋友,要學音樂,學運動,學畫畫,學跳舞,但是,「學習」,並不是爲了「興趣」,甚至不是爲了學懂這些技能,只是爲了把小朋友的「履歷」寫得好看一點,用來入更好的小學,中學及大學。但是,大學之後呢?

好的「履歷」可以用來入更好的學校。但是,大學之後呢?(視覺中國)

用了大半輩子去學一些只是爲了滿足父母「贏在起跑線」的課外活動,到頭來,離開校園後,這些的作用根本不大。作爲一名職場上偶然會看看履歷的職員,我敢肯定,公司從文員到管理層聘請要求上,沒有「參加過舞蹈比賽」這類要求。學習,是爲了學以致用,然而將「學習」填滿了小孩的成長階段,卻換不來甚麼學以致用的技能,反而苦了孩子應該最歡樂的十數年。

這段討論之間忽略了很多課題,例如説,精神及心理學層面上的討論或是現時的教育並不鼓勵孩子有自己意見的能力之類的討論,只是希望説,在大眾媒體上有發言權的各位,請不要整天説「現在的小孩」有多幸福。現時的小孩,並不像你們口中所説的那麼幸福。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