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國際親子台】從滑梯說起:讓遊樂場重新成為兒童的小社區

撰文:Hello Bonnie
出版:更新:

上星期談鞦韆,這星期想講滑梯。「瀡」字,原來真的有得寫。

「瀡滑梯」一詞說得妙,道出了「滑梯」的重點,其實在於好不好「瀡」。今日我們的公園變得剩下一式一樣的組件式小滑梯,並大多都是由塑膠組成,只以絕對「安全」為一切考慮原則,致力減低下滑速度及遊玩時的刺激度。似乎好不好「瀡」、好不好玩,再也不是滑梯和公園的重點與主體。上星期提過,在康文署轄下的公園,要找又高又好「瀡」的滑梯,似乎也只剩下香港公園的那個長滑梯,無怪乎該處不時吸引小朋友流連。

90年多前,Charles Wicksteed 在英國帶來第一條「滑梯」,當時是用木板製成的。早前跟雪雪到教育大學參觀「香港幼兒教育今昔」展覽,也重溫到香港在50、60年代的遊樂設施,展品是一條本地木製滑梯。觀乎它的設計及質地,相信比現在不少膠梯都要好「瀡」。很多人以為塑膠製造最安全耐用,不過曾有設計遊樂環境的專家就提出,對聽力弱或有聽障的孩子來說,不銹鋼滑梯比膠梯好得多,至少在玩樂時,孩子的耳朵能舒服一點。很多人以為塑膠製較耐熱,其實只要外在環境適當配合,例如:仔細選擇滑梯的方向、種植樹木加以遮擋配合。單單是小小改變,已能大大改善滑梯「傳熱」的問題,還本地鋼滑梯一條出路,不用只停留在千篇一律的塑膠滑梯當中。

在「香港幼兒教育今昔」展覽重溫到一條本地木製滑梯,觀乎它的設計及質地,相信比現在不少膠梯都要好「瀡」。(作者提供)

不少喜歡帶孩子四處玩的家長,對本地遊樂場也評價不高,有些甚至表示設施沉悶致令遊樂場長期「拍烏蠅」(雖然少人玩的另一原因是,根本很少孩子有機會去玩,他們太忙於上課、上興趣班和做功課)。當有些倒模遊樂場慢慢變成無人之所,另一方面,其實社會上有另一班孩子很想到遊樂場玩,可惜現有設備及配置都未能配合,令他們失卻這個權利。

近年「共融遊樂場」才開始成為較主流的議題,事實上,玩樂本來就是兒童最基本權利。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 31 條就早於1989年已明言「締約國確認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閒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遊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活動。」所有兒童,不論他/她,身在何方,家境如何,身心是否健全,有沒有特殊狀況/需要,遊戲玩樂對他們來說,也是必須及最基本的。

近年「共融遊樂場」才開始成為較主流的議題。(香港政府網站)

UNICEF 看兒童遊戲是任何具趣味性和參與性的身體活動,是自發的、不受束縛的,既然這也是全球共識,那遊樂場一開始在規劃時,就應該加入「共融」概念。不論在設施、配套及整體設計上,也要從照顧不同程度及能力孩子的角度出發思考。即使是身體有殘障的兒童,只要公園的玩樂設備設計得宜,也一樣可以經常於戶外遊玩,享受遊戲。上周提到能強化孩子前庭感的鞦韆,只要設計上花點心思,其實也可以給不同程度小朋友參與。近年新加坡的遊樂場也陸續加入了一些「共融」鞦韆、氹氹轉,以供輪椅上的小朋友使用。

共融公園設計首要的,是可通達(Accessible),由入口開始盡力連接著斜坡或平地,讓不管是用助行器還是輪椅上的孩子都可進入。其次在遊樂設施方面,既要注意地面(Ground)部份,如:圖中的氹氹轉,升高(Elevated)的部份(如:攀爬架、滑梯等)也可以著墨,只要加上小斜台,不同能力的孩子也可走到攀爬組件。

世界各地的《共融遊樂空間指引》都指出,遊樂空間內應有不同難度的設備,以供傷健及不同能力和身體狀況的兒童,也有參與玩樂的機會。簡單例子是嘗試加入「沙池」,只要加上一張高度合適的玩樂檯及轉換腳踏,在輪椅上的兒童都可體驗玩沙的樂趣。

遊樂場本來就是個小社區,是個讓孩子與其他人相處的公共空間,是個讓不同背景及狀況的大小朋友聚頭的天地。共融遊樂空間的出現,不但對活動能力較弱的孩子有好處,對普通的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重要學習。

希望我們的社區能有更多共融天地,讓所有孩子也可以自由自在地探索,快樂成長!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