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國際親子台】對話式閱讀:讓孩子從聽眾變成說故事者

撰文:Hello Bonnie
出版:更新:

上星期寫到剛剛兩歲的雪雪變成了不斷NoNoNo的小朋友,其實這也是成長的重要歷程。對比以往不經思考一味答好,無疑是一種進步。
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強,能不斷吸收,我們願意投入多少心思,她的海棉就能盛載多重。

【上回講到:一到兩歲,好孩子變小霸王】

近來筆者家人買的「家居安全知識」叢書。(作者提供)

近來家人買了一本有關「家居安全知識」的叢書,書中以不同場景表達家居常見的意外及安全須知,包括「不能伸手入風扇」、「不要觸碰插蘇及電掣」、「不要走近廚房及爐頭」,內容實用,亦有預防意外作用。不過,與其單單跟孩子邊看邊說這樣不能、那樣不可,不妨嘗試以「對話式閱讀」(Dialogic Reading) ,讓孩子不止成為故事的聽眾,也協助他成為說故事的人,不再停留在被動的接收者角色。

Grover J. Whitehurst的「對話式閱讀」其實不需要特別技巧,為方便家長牢記,他以PEER概括做法 -- Prompt, Evaluate, Expand and Repeat。即提示孩子主動說有關圖書的內容、鼓勵及讚賞孩子的反應、在回應孩子時加入新資料以延長句子,然後再重覆一次做法。舉個實際的例子,當我和雪雪看「家居安全知識」時,可以指著圖中的電掣問她:「這是什麼?」(The prompt)當她回答「電掣」時,我可回應「啱啦(The evaluation),呢個係插住插蘇嘅電掣 (The expansion) ; 你又試下講一次插住插蘇嘅電掣?(The repetition) 」

「對話式閱讀」能協助孩子成為說故事的人,不再停留在被動的接收者角色。(視覺中國)

除了Dialogic Reading,讓孩子自小學習 Critical Thinking,擁有正面和立體的思考方式,就真正是讓他們成為主動學習者(Active Learner)的關鍵,這亦是抗衡死板的”yes / no” 指令式教育的重要一步。“Critical Thinking” 一詞經常和通識科課程同時提起,也是中小學其中一個Hot Vocabulary。成年人世界中經常聽到,但實際上抽象的課題該如何演譯,也是很需要Critical Thinking 的一件事。既然沈爸爸愛「國際視野」又愛網上開台,我們就以global digital citizen 角度看看孩子如何學習思考網上世界。

過往Critical Thinking譯為「批判思考」,但有人認為「批判」 一詞的包含負面意義,故近年譯作「明辨思考」。譯名以外,這是一個不停反覆提問與解答的過程。父母和孩子的第一個critical thinking moment,大概是3-5歲,那時孩子會每天問100(萬)次「點解」。孩子的腦袋開始建構(Construct)身邊事物發生的原因和價值觀,父母對事件和人物的反應就非常影響孩子在生活和社交圈子 (他們提問的情景可以是學校、遊樂場、朋友家中等) 的態度和能力,懂得利用孩子的「點解」去解釋事情發生,就是教他們Critical thinking 的第一步。

每年事情,除了「點解」 (Why) 之外,也嘗試引導孩子在閱讀新聞或新事物時,延伸以Critical Thinking 想想以下6個問題:

(Global Digital Citizen)

1. 誰(Who?) - 誰會得益? 誰會受傷? 誰做這個決定? 誰會受影響? 誰對事情認識更多? 可以跟誰討論?
2. 甚麼(What?) - 有甚麼好處及壞處? 有甚麼不同角度和選擇? 甚麼重要? 甚麼不重要? 有甚麼難處? 有甚麼方法改善?
3. 哪裡 (Where?) - 哪裡找到更多可信資訊? 哪裡可找到幫忙? 事情在哪裡發生? 在哪裡會成為問題? 這哪裡不成問題?
4. 何時(When?) - 何時事件會成為問題? 甚麼是最好的處理時間? 甚麼時間可以/不可以接受? 甚麼時候要找幫忙? 歷史是否可以借鑑?
5. 怎樣(How?) - 事情是怎樣變壞的? 事情如何帶來利益或破壞? 事情帶來怎樣的變化? 再發生的話會怎樣面對?
6. 為何(Why?) - 集合以上5點,就是提出為何的時候。事件為何發生? 為何影響他人? 為何成為新聞? 為何這是最好或最壞的情況?

面對每天不停問「點解」的孩子,家長少一點耐性與精力,也會覺得吃力。生活壓力、工作忙碌,令我們不自覺將「教育」這項目下放予不同的「幫手」,有人選擇用電腦手機、有人選擇外傭姐姐,亦有人選擇playgroup老師,這些方法各有用處,不過作為父母,畢竟我們是最能啟發孩子的人,亦是孩子最希望和願意學習的對象。我們如何與她互動,就成就一個怎樣的孩子。看到孩子對事物好奇、對新聞內容有興趣時,幫他們一把,讓孩子好好運用腦袋,一同發掘「點解」、「點樣」、「邊度」、「幾時」、「邊個」、「幾時」的答案,漸漸你會發現孩子的不同,這,亦是芬蘭phenomenon-based teaching的精髓。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