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國際親子台】兩種方法 讓你聽見孩子的心聲

撰文:Hello Bonnie
出版:更新:

上星期在親子FB群組中流傳一張爸爸蹲下來,與扭肚餓小朋友「講數」的照片,地點是在港鐵車廂。
不少網民看罷帖子大讚爸爸「有家教」,即使遇上小朋友肚餓扭計,因「車廂內嚴禁飲食」,他沒有急得因此犯規,反而蹲低向女兒解釋車廂內不能吃東西,到站出閘才可以拿食物給她。
該爸爸更拿出公仔,分散囡囡的注意力,以防她因餓扭計爆喊。

上星期在親子FB群組中流傳一張爸爸蹲下來,與扭肚餓小朋友「講數」的照片。(「我係香港人」Facebook Page)

為人父母,經常面對類似發生。面對孩子的訴求,要對孩子say no之餘,更要跟孩子理性溝通,談何容易?通常他們大賣感性,盡情演繹情緒時,我們的理性也快到極限,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促進親子間的溝通呢? 那位爸爸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用上了Active Listening (主動聆聽)的技巧,在堅持底線的同時,也能好好平伏孩子的情緒。

在成年人世界,Active Listening通常用於解決紛爭和進行輔導工作,聆聽者嘗試在字裡行間解讀說話的意義,明白講者的心情,閱讀身體語言,引導講者表達自身感覺,從而進行更深入對話,尋找解決方法。在跟孩子談話的過程,他們想表達的訊息更需要被父母了解,甚至很多時候,也只有父母才能真正明白孩子的反應,而我們願意傾聽心聲,亦是孩子最樂見的事。

主動聆聽最主要的部份,是Acknowledge孩子的感受,讓他知道你明白並接納他的感覺。好像Trouble Two的雪雪,她在say no時,是傷心?是憤怒? 是不滿?是痛苦?還是委屈?這些複雜的心情,有時連大人自己也未必說得清,父母這時就需要耐心地一點一滴地拆解。找到孩子情緒上的共鳴點後,就嘗試找出say no的原因。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大家能學會多點情緒詞彙,面對Trouble Two時也能少點痛苦...(深呼吸)

跟孩子平起平坐

要了解詞彙有限的小朋友,除了聆聽他口中的說話,解讀他的身體語言亦非常重要。去年,威廉王子和凱蒂王妃帶同佐治和夏洛特到加拿大訪問,一下飛機就出現這一幕:凱蒂蹲下來,跟佐治在同一視線傾談。以英國皇室慣例,這是不能接受的管教方式,長幼有序,大人不會跟孩子「平起平坐」。情況好像去年6月,威廉王子在皇家軍隊閱兵儀式中,蹲下跟小王子溝通,當時英女王見狀就即吩附威廉要「站起來」。

凱蒂及威廉這些動作,正正就是父母跟孩子在主動聆聽過程中幾個重要的身體語言: 眼神接觸、平行視點、以肯定的聲調,在完成整段對話才站起來。他們的身教,被各地育兒專家大讚,成為active listening 的一大象徵。而重要的是,我們看到成效。佐治小王子真的在溝通後,乖乖完成歡迎儀式。(儘管他還是拒絕了蹲下來的萬人迷,加拿大總理Justin Trudeau的High-Five邀請。)

一下飛機就出現這一幕:凱蒂蹲下來,跟佐治在同一視線傾談。(GETTY IMAGES)

身體語言經常帶來比說話更大影響力的反應,要讓親子間有更緊密的溝通,有學者就用SOFTEN一字提醒我們,跟孩子溝通時,首先要帶著微笑(Smile)、保持開放姿勢(Open posture),對話時不妨把身體向前稍傾 (Forward lean),並且輔以身體接觸及眼神接觸(Touch & Eye contact),更要在對話中不時點頭(Nodding head)回應。這些看起來都是舉手之勞,卻是對子女感受的重要肯定。主動聆聽從來都不是什麼高深學問,只是Soften多一點,就能帶來豐碩後果。這不單能應用在親子關係上,也同樣適用於夫婦關係。

「S.O.F.T.E.N.」孩子時,自己的心也被軟化。(作者提供圖片)

重述說話的重要

最後,鼓勵大家在跟孩子溝通時,不妨多點以問題引導,重述(paraphrasing)他們的說話,甚至替他們重組句子,以協助孩子更好地演繹自己,例如:當孩子表達自己很肚餓、唔舒服時,我們可以問題重述「你宜家好肚餓,所以覺得好辛苦,係咪呀?」,然後鼓勵孩子嘗試用更多語言表達,「哦,我聽到你講話唔舒服,可唔可以話俾我聽,係邊度唔舒服呀?」

雖然我們要花上長一點的時間跟孩子對話,但這點時間是非常值得花上的。留多點空間與他完成整段對話,趁機讓孩子參與決定該怎樣處理,由他選擇到底「是先玩一會玩具再吃東西,還是哭鬧到離開車廂為止」?然後你會發現,孩子不會讓你失望,我們看到的,將會是驚喜。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