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螺洞原居民:誰比我們更愛沙螺洞?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大埔沙螺洞忽然成為話題的主角,熱鬧過後真正了解沙螺洞最真實一面的又有幾多個人?真正關心沙螺洞發展的又有幾多個人?了解沙螺洞幾百年歷史的變遷又有幾多人?
李漢文
青山綠巒,一片金黃花海,開得正盛,沙螺洞浪漫背後惹來爭議。(黃偉民攝)

最近鬧得熱烘烘,被行山人士、環保衛士、去油菜花田打卡的市民、遊客擠得水洩不通的大埔沙螺洞,忽然成為話題的主角。

熱鬧過後,真正了解沙螺洞最真實一面的又有幾多個人?真正關心沙螺洞發展的又有幾多個人?了解沙螺洞幾百年歷史的變遷又有幾多人?就讓一個在沙螺洞土生土長的原居民,補充一下大家不知道的沙螺洞情懷和背景。

1. 怎樣才算是土生土長的沙螺洞人?

相對其他新界的鄉村,沙螺洞絕對是一處窮鄉僻壤!遠離市區、交通不便、資源缺乏,所以大部分的村民早於36年前,就是將土地出售給發展商前,已經搬離或旅居外國謀生。當時的李屋村就只剩下十多戶人留守。我的家,就是這十多戶的其中一戶。

我是在沙螺洞出世、成長,小學畢業於沙螺洞東園學校的土生土長沙螺洞人。我童年最快樂的時光,就是住在沙螺洞的那些日子。對於我們這些從小在沙螺洞通山跑的小子們來說,沙螺洞哪裡有山、哪裡有水、哪裡有洞、哪裡種了什麼植物、哪裡有什麼動物,簡直瞭如指掌。我直到14歲出外留學,才真正離開沙螺洞。我的家也是李屋村最後搬離沙螺洞的一家。我熱愛這個我出生成長的地方。比起所謂的環保團體、專家,我敢說比他們更加了解沙螺洞的自然生態,更有資格為沙螺洞人發聲。

2. 原居民眼中沙螺洞是怎樣的?村民遷出沙螺洞前,究竟沙螺洞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我們沙螺洞的村民都可以話你知,現在政府、環保團體、專家口中所講的沙螺洞高生態保育價值,其實及不上那些年仍有村民生活在沙螺洞的時間。我們見證到的大自然生態、所見到的動物和植物,無論在品種和數量上,今天都只及那些年的百分之一。為什麼?

在鄉村裏生活了這些年,我們見證人類如何跟大自然融合。大自然不是家中的寵物,依靠主人提供生存的環境。反過來說,大自然是會因應環境自動作出調節、學習、改變、適應改變,根據改變再成長發展,跟人類的活動絕對不是對立的。

政府和所謂環保專家都說,沙螺洞現在荒廢的環境有高度生態價值,但大家現在在沙螺洞所見到的,比從前差得甚遠。在見過原來面貌的村民眼中,現在有的並不是什麼珍貴的大自然環境。因為大部分土地都是雜草橫生,當中夾雜大量有毒的水草和植物,可以殺死附近的昆蟲和動物。遷離沙螺洞以前,村民定期會清除雜草,疏通水道,保障住在裏面的人和動物都可以有一個健康的自然環境,我們親眼見證,在村民遷出以前,沙螺洞的生態發展比現在蓬勃得多!舉三個典型例子:

(相片由作者提供)

i)沙螺洞的蜻蜓

從前在家門前的草堆隨便一撥,會見到上百隻的蜻蜓飛出來,很壯觀的!這亦是村民很常見到的。現在沙螺洞沒有村民聚居,所謂蜻蜓天堂,剩下來的蜻蜓品種和數量比村民遷離前大大減少!根本比不上遷離前的萬分之一,再也看不見漫天蜻蜓飛舞!很明顯雜草、毒草群生如廢堆的沙螺洞不是保育蜻蜓的理想地,恐怕終有一日蜻蜓會絕跡於沙螺洞了!

ii)沙螺洞的河流及魚類

當年我們村民會定期為河道清除雜草,疏理水道。現時只要不是下雨天,河流都差不多成了死水,滋生大量蚊蟲!再加上雜草有毒,長期泡浸在河水中影響魚類生長。想當年我們都懂得用一個舊的白蘭地酒瓶,再放幾粒米飯,就可以捉到滿滿一瓶小魚。現在站在河邊,半天都看不見到一條小魚。

iii)沙螺洞的松樹

從前的沙螺洞村民,幾百年來都是靠斬松樹,燒松柴生火煮食取暖。幾百年來,松樹不單沒有因為村民砍伐而絕跡,反而越斬越生,源源不絕長滿整個山頭。我是家中長子,爸爸出外工作,年紀輕輕的我要負責家中粗重工作,如斬樹枝、劈柴、燒柴等,所以沙螺洞哪裡有松樹?有多少棵?我都非常了解。

但隨着這幾十年村民的離開,再沒有人斬松樹、燒松柴生火,反而難以在今天的沙螺洞找到松樹,你可以解釋到原因嗎?我家後面的八仙嶺更變成光禿禿一片!大自然不單止可以跟人類的生活共存、互惠互利,而且會根據人類的生活習慣而調節。沒有人斬松樹燒松柴,反而令松樹絕跡於沙螺洞!

3. 村民與沙螺洞發展商合演的「陰謀論」

近日被傳得熱烘烘的不單是油菜花田,還有在各媒體、Facebook熱傳的所謂「沙螺洞陰謀論」。

如果講得出「沙螺洞陰謀論」的團體或人士,肯花時間了解一下沙螺洞的村民跟沙螺洞發展商的關係,都不會魯莽講出這個所謂的「沙螺洞陰謀論」。因為村民跟發展商在近40年裏,從來都不是站在同一個陣線、立場。雖然這個陰謀論會隨着不久之後,村民跟發展商對簿公堂而瓦解,但對於這種不負責任的揣測和惡意散播陰謀論,村民都很受冤屈、氣憤,誓要發聲,以正大眾視聽。

40年前,有發展商代表向單純的村民招手,想買下村民的田地發展,答應每戶可以獲得一間三層高和每層700呎的新屋作為交換條件。面對當時日久失修的舊房,很多村民都被「以屋換屋」這個條件所打動,賣出屋地及土地。可惜這一等已經36年,很多當年的村民都看不到新屋,一個一個的過身了。現在我們都懷疑這「建屋承諾」,可能是發展商想犧牲村民利益,跟政府以地換地的一場騙局。

直到2月23日,在發展商聯同環保團體、代表律師的新聞發佈會中,發展商明確表示已放棄發展沙螺洞之後,村民都已經肯定發展商從來無打算履行合約承諾,以屋換屋。試問站在對立的村民和發展商,如何可以合演陰謀論?只憑幾張相,再加聯想力,就可以在各媒體大造文章,歪曲事實嗎?在政府、環團、發展商及沙螺洞村民這四角關係中,村民永遠是最無力、最弱勢的一角。

平日亦不少市民到沙螺洞觀賞油菜花田。(資料圖片/黃偉民攝)

4. 村民卑微的願望:返回沙螺洞的生路

這個生路的願望有兩個解釋。

第一、自從村民陸續遷出,沙螺洞的環境日久失修。原本行人的路長滿雜草,原本有的橋塌了,很多舊房都塌了,長滿雜草。這36年雖然村民已經陸續搬出,但村的祠堂還在,村民都會依照習俗,定時返祠堂拜祭,但回家的路都被雜草「淹沒了」,橋塌了,村民都要踏着爛路草堆和澗水去到祠堂,危機四伏,險象橫生。

直到現屆村長,決心為村民復修以前的舊路和橋,讓村民有條生路往祠堂,不用再險象橫生,澗水過那條「食人河」(下雨時河水水位會急升數倍,而從前曾經有4名沙螺洞村民溺斃於此溪而命名的)。村民對於村長的體諒和善意都十分尊重和欣慰,因為多年來從來無人關心村民的安全,村民只希望大眾及政府可以了解、尊重我們這卑微的願望,可以有條生路安全回家,不要盲目地批評弱勢的村民。

第二、當越來越多村民意識到發展商從無打算履行賣地換屋的承諾,村民同樣都有尋根、搬回沙螺洞居住終老的念頭,正所謂「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很多已往海外發展的村民,都打算回到故鄉,是村民跟發展商角力36年後的生路。既然發展商要背棄承諾,村民也卑微地希望為自己打算,爭取可以歸園田居的生路。

(相片由作者提供)

5. 愛好和平善良的沙螺洞村民

可能受電影或電視劇影響,很多市民都以為圍村的鄉民都是兇惡自私的!但我可以告訴你們,沙螺洞的村民都是愛好和平、善良、熱心社會的一群。

就以近期油菜花田吸引成千上萬的市民湧到沙螺洞為例,大量湧入沙螺洞的遊客,不單影響村民的正常生活,更對村民僅有的公共設施造成破壞。那條上落山的單程車路的路面,根本承受不了大量車輛上落,因而嚴重堵塞和破爛。那些本來已殘破的路面損毀得更加嚴重,最後去修補路面的是誰?都是我們這群熱愛故鄉、愛好和平、善良的村民自發重修路面。

(相片由作者提供)

大量從城市來訪的小姐及少爺們,忍受不了沙螺洞那唯一旱廁的惡臭,連群結隊跑到草叢去方便,形成幾個露天廁所。最後去清理這些遊客留下來的「禮物」的是誰?都是愛好和平、善良的村民。

每個星期六及日,人流最多時,遊客有沒有發現,上山沿路及停車場有幾位熱心市民在指揮交通?我可以告訴你,那些都是愛好和平善良的村民。你們隨處泊車,有人向你們收過一分一毫嗎?沒有,因為我們都是和平善良的村民。

我們明知道愛好和平、善良、忍耐,就會換來政府對村民的藐視,發展商對村民的背信棄義,環保團體對村民的誤解,但村民這份核心價值從來沒有動搖過,這就是真.沙螺洞人。

6. 拿「環保旗幟」就可以隨意踐踏別人的私有土地嗎?

最後一點。最近,不少環保團體都高度關注沙螺洞的發展,積極實地拍攝再向各傳媒派相,顯示自己有幾咁關心沙螺洞,大力道批評村民修橋修路如何犯法。但當中相片的拍攝角度,很多都是要先闖入私家地段才能拍攝到,而這些私家地段早就豎立大型告示牌,明確表示「私人土地,嚴禁進入」。難道揸「環保旗幟」,就是犯法的免死金牌?難道揸「環保旗幟」,可以踐踏別人對自己家園財產的保護?這留待公眾自己評理。

(本文為讀者投稿,投稿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