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從何君堯「殺無赦風波」說起:不要活在Facebook裏

撰文:陳淑莊
出版:更新:

林夕寫過一篇《拼死看留言》的文,說自己細閱翻牆來罵劉曉波的內地網民留言。其實我也喜歡看留言,尤其是建制支持者的留言,因為我真心相信人性本善,就是不信人人都是五毛或網絡打手,我希望理解持不同理念的人的想法。

例如我從一則何君堯的新聞,看見網民煞有介事說「殺」不一定是「殺害」,「執業律師」就等同「執業律師資格」。你當然可以指出她的邏輯謬誤,但她的語氣實在不是惡形惡相的五毛,而是真心相信批評何君堯者才是無理取鬧,還很痛心香港變得如此負能量。

她的留言又引來一堆反駁,但Facebook不是一個真理愈辯愈明的地方,因為很多人只為了拗贏而拗,在網絡上稱為KO。不相信的話可以回憶自己上次在Facebook被辯論對手KO是幾時?你在Facebook對人家的相反觀點心悅誠服嗎?Facebook的意見辯論大多只有兩個結果:一方窮追猛打直至對方不再回應,然後自稱已經KO對手;另一方不願浪費唇舌回應,覺得對方太無理取鬧。

我一直思考這些現象是怎樣產生,直至最近看了英國記者John Lanchester一篇長近萬字的《You are the Product》而深受啟發。這篇文章詳細分析Facebook的經營模式,指出這個免費網上平台售賣的正是用戶資料,而且千方百計將同一類用戶分隔開來,方便廣告商物色顧客群。

最近筆者看了英國記者John Lanchester一篇長近萬字的《You are the Product》而深受啟發。(LRB網站截圖)

因此Facebook不介意假新聞充斥,因為真真假假的新聞正好用來分隔用戶,而Facebook可以決定給你看甚麼。如果你是依靠Facebook看新聞的話,便只會一直看到同一立場的新聞,與你立場相反的人則看到角度完全迥異的報導,你們中間甚至不會有交錯的資訊,這樣Facebook才能清晰分隔兩批用戶。

於是,我們在Facebook看到何君堯在法庭自拍、訛稱自己是社會工作者、吹噓法律專業、公然說要殺人,但他的支持者可能沒有接觸到相關資訊,甚至可能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何君堯。在網絡如此發達的年代,我們掌握的資訊反而更少更單一,人與人反而更加分隔。

我一直告誡自己不要活在Facebook裡,因為在Facebook上獲得多like,就如玩大富翁變得有錢一樣,難免會沾沾自喜,但離開Facebook重投現實,兩者的反差也會令我沮喪,甚至害怕與「真實」的人群互動。但無數的街站教曉我,遇到持相反意見的人,如果能夠放低前設坦誠討論,縱使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在討論過程中了解對方的視角,仍然是難能可貴的經驗。所以如果想改變社會的話,我相信最有效的方法始終是走進現實世界,以行動感染意見不同的人。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