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博評】為學童度身訂造學習內容 減輕讀書壓力

撰文:張景宜
出版:更新:

近幾個月與不少中小學老師交談,都異口同聲表示教書壓力十分大,不但面對學生人數多,程度不一,行政工作多。許多教師下班後仍要回家批改學生的功課,或進行備課、擬訂試卷,佔用了大部份工餘時間。教師雖說是上五天班,但實際上星期六回校工作的大有人在。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年輕朋友,不論在名校還是地區學校,都面對著同一個課室程度差異很大,結果有的跟不上要去補習,有的太聰明覺得課堂很悶。

最近跟教育專家及不時參與政策研究的黃梓謙討論,才發現原來美國近年在推廣一種嶄新的學習方式,稱為個性化學習(Personalized Learning),也許有助解決以上老師和學生遇到的教學與學習差異問題。有關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按著每個人獨特的能力,興趣,學習速度等提供個人化的教授。在這個模式下,課室和老師的定位完全不一樣。而隨著科技的演變,一些美國科企巨人如蓋茨和朱克伯格都投入資金參與研究,引入人工智能去提升教學質素。這不但在美國開始流行,新加坡政府也在進行有關的研究以迎接未來的轉變。

在教師角度而言,這種學習模式有助減輕教師的工作量。由於學習內容是透過人工智能按著每個學生獨特的能力,興趣,學習速度去作個人化教授,連帶功課進度及深淺程度,也是由人工智能系統去安排,減省了老師批改學生功課及測驗後作分析的時間。教師毋須再作批改學生作業、考試卷這些重複性的工作,可以所得數據分析學生的強弱項,再運用這些資料對學生作個別指導,這對學生的學習進展也大有幫助。學生角度而言,讓學校同級的學生參與不同學科的測試,試題遞進的時候會看到學生的程度。之後按著結果,把學生分到不同的小組進行授課,學生自然可以按照度身訂造的時間表更充分吸收知識。在這種環境下,一班四十人的學生,不是再著意季度期考,誰是第一,誰在數學科拿最高分,而是每天自我檢視,看看自己中英數通識的學習成果,實時知道自己的學習優點和缺點。人工智能可以讓學童更度身訂造學習的進度和時間,這樣可以更照顧到他們的個人作息,減輕壓力。

人工智能可以讓學童更度身訂造學習的進度和時間。(《鐵甲再生人》劇照)

平日的學習和測驗,系統也可以分門別類看到學生的進步、經常重犯的錯誤等,老師針對性地加以糾正和改進,而學生也可以從中得到滿足感。教師能抽出更多空閒時間去注意個別學生的學習進度、甚至情緒需要,為有需要的學生加強輔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不只是一個分數,而是老師在關心他們,準確地看到他們的需要。

香港目前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要花時間掌握和了解學生不同程度和面對哪些學習問題,而且老師也沒有時間和心力作個別處理。如果這套教學法在香港試行,可讓老師們判斷出學生的學習問題,節省時間和心力去照顧課室中不同程度的學生,反之在一個層級上做到分門別類和因材施教。而這個學習方法也節省老師的課後工作量,讓老師們有更多時間照顧學生上能提供其他的支援。實行這套教學法後,短期需要政府增撥資源給學校,投放在人工智能系統、電腦和教材編寫上,及後招標採購、維護及更新也要額外增加資訊科技的人員。

人工智能學習系統可以為學校度身訂製課程,更多的學習過程和作業也可以在家中進行。上課時主要是進行類似大專教育的導修課,同學匯報及分享學習進度給老師,再按其表現作出指導。傳統學校的定位演變成類似大學,減少了教室面積的需求。不過在個性化的教育下,父母亦需要多點參與學生的教育之中,在家中鼓勵子女學習及定期檢測學習進度,不再單單是形式化地交一模一樣的習作。

個性化教育在美國進行了一些試驗,結果顯示,經過重新設計的課室和課程,不少參與個性化學習的學生在語文和數學的成績都比傳統學校的學生好。在芬蘭和秘魯等地,學生們使用電腦和手機,按著自己學習程度去學習,成果和學習興趣也比以前好。給予了選擇給學生,有了合適的工具,讓他們按著自己的學習速度去主動拿起教材去讀,這樣的中小學一定會比現在有趣。學校的教師工作量得以減少,對家長而言亦可節省每年大筆的書簿費。新穎的學習模式下,智能系統會為每個學生按著他們的學習進度而設定教材和讀物,老師的角色轉變為輔助形式。今天的教育系統只求標準化,忽視了學生之間的成績差異。引入人工智能系統下的個性化測驗,根據不同孩子的需要調整他們的課程,更有利他們的學習跟上標準。把這套系統引進香港,將有助學生提升學習的能力、水平和學習興趣,對比現時只是為了考試而吸收知識,為了取得高分而學習完全不同。

學生使用電腦和手機學習,可以按自己的程度調整進度。(視覺中國)

自從大學畢業後,筆者和身邊不少人都因為少了追趕成績的壓力,多了學習的動機。我們這一輩人,不少都會在工餘時間到外國大學網上的免費課程學習,一時讀點政治科學,一時讀點金融知識,而且按著自己的興趣,在不同的場地拿著平板電腦就學習起來。如果這種教育模式能夠為本地莘莘學子帶來新體驗,而每個學生都能夠學以致用,教育局官員就真的可以重推「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廣告了。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