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除了「天空之鏡」,西環碼頭折射出最港式的日常生活風格

撰文:馮景行
出版:更新:

「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除了用來形容香港,亦可以套用在西環碼頭這個美國《時代雜誌》也曾報導過的地方。

西環碼頭是最受港人推舉和愛戴的城市空間(曾獲選「由市民開創的空間」大獎);奈何它卻是一處非正式,非合法使用的「公眾」地方。在規劃用地層面來說,這裏只是一塊海事處貨物裝卸用地,根本與市民享用無關。不過,大家還是不約而同地爭取「借用」這個地方,就是為了在這個早已被欄杆化的城市裏頭,換取片刻的自由。身處這裏,感覺就像回到百多年前維多利亞城的 Praya Central(舊大會堂對出的一段中環海旁),沒有圍欄、沒有警告,只有海風、只有優遊。

(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13

西環碼頭不單能拍出有如「天空之鏡」的倒影,也可以折射出最港式的日常生活風格——「攝位」、混搭,與變通。

在每天爭分奪秒的物流之間,夾雜着自在閒逸的人流(和遛狗)。除了硬繃繃的貨箱之外,周邊原本用來泊船上落貨的配套「硬物」,都被軟化成異常親民的城市家具。岸邊的一排排生鐵繫纜樁和一疊疊木卡板,正是遊人欣賞維港的「自助」觀眾席。而那最「招牌」的燈柱與三角形防撞石壆組合,給人「玩轉」的新功能更是層出不窮——這一回是攀爬架,下一回已變作另類健身椅。甚至連那畫在地上、構圖有點似機場跑道的雙黃線和雙白線,也不會被人輕易「放過」,只見一些路人迎着海風,沿線在碼頭寫意地「滑行」。從各類即興的貼地創意玩法,到區內居民日常的在地休閒活動,各路用家已替這個借來的空間,發掘出多元互動的公共價值。

西環碼頭的賣點對不少市民是沒有圍欄。
一天中有多少對情侶爬上石壆拍照?(蘇煒然攝)

提起「公共空間由公眾直接賦予意義」這個議題,便不得不介紹「common」這個英文字。眾所周知,「common」在英文語境裏有二個相關但不盡相同的字義:

作為形容詞,「common」是「平常、共有」的意思;

作為名詞,它解作「公眾日常享用的空間」(最出名的當然是 Boston Common 波士頓公園)。

然而,它還有個暫時《牛津大詞典》也未正式收錄的動詞屬性——「commoning」——泛指「公眾共同協議、營運和享用共有資源」,可理解為公民社會的一種「進行式」。相對於一般由上而下的「公營」運作模式,筆者暫且稱這套由下而上,更富「common sense」的公民參與形式為「共營」。

毫無隔音可言,卻是結他手的錄音室。(蘇煒然攝)
哈佛大學將Harvard Yard開放予市民共享。(Harvard Common Spaces)

距離波士頓不遠的哈佛大學,便嘗試踏出「共營」校園空間的第一步。校內管理層從 2008 年開始,為了刻意打破校園與社區的隔膜,主動將校內最古老的草地廣場空間 Harvard Yard ,開放予市民共享;同時,校方還懂得後退一步,邀請熟悉公共空間運作的 NGO 跟當地社區「共營」這個地方。結果是,任何人隨時都會碰上諾貝爾獎得獎教授,坐在一起吃着熱狗放個空;到了週末,一系列主題活動如農夫市集、寵物動物園、棉花糖 BBQ 和特色攤位遊戲,更讓一家世界頂尖大學的校園,搖身變成一個老少咸宜的遊樂園。

近日,政府「下旨」以短期租約形式,將西環碼頭其中一小塊用地闢作社區園圃。這項建議無疑又一次體現那慣性的「1 對 99」官式思維——1個長官意志,對99個民心,由上而下的行事方式,和西環碼頭自然而然的「commoning 共營」模式正正相反。

有民間團體到西環碼頭示威,抗議政府在無諮詢之下,將現場變成社區園圃。(鄭子峰攝)
+1

既然當局願意在碼頭正式加入社區用途,何不也破例下放多點權力,試行「自己社區自己共營」,一個既能回應市民需求、又能提升公民質素的營運模式呢?當社區裏每個公民都有機會當家作主的時候,「我」就會匯集成「我們」,齊心合力地去建構一個最適合自家和大家的共贏方案。

到時候,《時代雜誌》如想再介紹西環碼頭的話,應該已不是「天空之鏡」,而是在同一天空下的「香港日常」——Hong Kong Common。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