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滅貧真是邏輯上不可能?只是在香港不太可能而已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胡偉潮(中文大學經濟學系講師)

香港在2013年首次制定了官方的「貧窮線」(poverty line),並以「相對貧窮」(relative poverty)來劃定。「相對貧窮」的概念本具爭議性,自此,若貧窮人口或貧窮率上升,亦難免惹來一番爭議。比如說,窮人增加只是統計現象呢,還是因為政府扶貧不力呢?眾說紛紜,市民大眾不容易看清,這自然是不理想的。

筆者講課雖涉及「相對貧窮」的概念,但始終不是研究貧窮的專家,故只能提供粗疏的分析。筆者旨在釐清若干概念,以助市民作進一步判斷,若有錯漏,還望見諒。

首先,該概念引起的最大誤解是,由於貧窮是「相對」的,故永不可滅。在香港來說,收入在中位數50%以下者,即屬貧窮線以下,視為貧者。如此一來,即使全民收入番一番,窮人收入亦番了一番,但因中位入息亦番一番,貧窮線自亦番一番,原本的貧者將仍被視為貧者。在「相對貧窮」的概念下,貧窮線可不斷上移,因此,有些人會認為「相對」貧者永遠存在。

這是不正確的,也有不少論者已指出其非。最簡單的例子是,假若全民收入均等,譬如皆月入$10000,由於中位數(median)即是數據按高低排列後居中間者,今居中者月入$10000,取其一半,那貧窮線便是$5000。但因全民月入$10000,自然沒人活在貧窮線下。這例子簡單易明,可證「相對貧窮」非不可滅,但也帶來另一誤解,以為滅貧必需收入完全均等。如此一來,誤會似乎更深了,多數人都不喜歡「做又$36,不做又$36」。如果滅貧的代價,就是完全平等,相信很多人都不希望政府滅貧。

可是,即使收入並非完全均等,原則上「相對貧窮」仍可滅。再看另一簡例,假設社會上只有三人,收入分別是$2400,$5000,及$9000,現在居中者的收入是$5000,故收入中位數是$5000,取其一半,貧窮線是$2500,因此,上述月入$2400者即是貧者,貧窮率是1/3。不過,若這位貧者多賺$101,月入$2501,由於居中者仍然是賺$5000那人,貧窮線仍然是$2500,但月賺$2501便不是貧者了,這三人社會上也沒有貧者。由此可見,即使收入仍是不均,相對貧窮仍可能滅掉。

當然,這例子誇張失實,但筆者只求說出道理,讀者明白了道理後,可自行設計現實一點的數字例子(比如假設社會有十組人,用excel輸入不同數值,或參見附註文獻),道理是,滅貧無需「絕對均等」,但必需較為平均。必須強調,筆者並不認為滅貧很易,在香港的現實環境下,滅貧非常難,說是近乎不可能,也不失公允。但我們亦應明白滅貧的關鍵是甚麼,不是甚麼。

經濟學家常常說,平等與效率(efficiency)相衝突,多點平等往往少點效率。如上所言,滅貧便需多一點平等,但這亦減低效率。這代價是不是值得付岀呢?應由市民決定。滅貧的代價可能很大,但不一定是要承受「完全均等」帶來的效率損失。

有些人可能認為,「相對貧窮」只關乎收入分配,何不直接量度收入平等呢?後者不是已有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嗎?其實兩者還是不同的。再看上述三人社會的例子,滅貧只須收窄中位數與貧者的收入差距($5000與$2501),不須收窄富者與中位數的差距($9000與$5000)。由此可見,滅貧雖然涉及分配,但它只須推貧者向上,不一定要把富者向下拉。再者,若果蓋茨比畢菲特賺更多錢,富人間的收入更不均了,堅尼系數會因此而增加,但因收入中位數以下的人士沒受影響,這亦不會增加相對貧窮。總言之,相對貧窮與分配有關,但兩者的偏重不同。

最後,社會上的一些大趨勢,比如人口老化,會不會令貧窮率在統計上增加,令滅貧愈來愈來渺茫呢?筆者沒作相關研究,不敢妄下判斷。純理論看,正如一些論者已經指出,人口老化可增加貧窮率。由於退休金及福利金的增長往往跟通脹走,若收入中位數增長比通脹高,令中位數與長者收入的差距拉闊,這批老人便更易變成相對貧者,增加了貧窮率。

人口老化,會否令滅貧愈來愈難?(資料圖片)

但另一方面,若長者比例大幅提高,也可能拉低收入中位數,視乎哪一類人退休較多。再以三人例子說明,收入分別是$2400,$5000,$9000,居中者賺$5000,取其一半,貧窮線便是$2500,有一人低於此線,貧窮率是1/3。若退休金只及在職收入一半,假設最貧者退休了,只賺$1200,他仍是貧者,貧窮率仍然是1/3。可是,若月賺$9000者退休,收入變成$4500,這三人社會的中位收入便是$4500,不是再是$5000,取其一半,貧窮線亦降至$2250。賺$2400便不再是貧者了。故此,人口老化對貧窮率的影響,必須將各種因素綜合分析方可知曉。

必須強調,上述例子非常淺陋,真實世界不單多於三人,而且工作收入、退休金、福利金,退休羣組分佈及長者比例,都在同時按不同幅度變化,例子亦未將政策可令行為改變等因素加入考慮。故此,綜合種種因素後的結果如何,必需更細緻的分析。大體而言,筆者也傾向相信老化會增加貧窮率,但這只是筆者的主觀猜測。

總結來說,「相對貧窮」的概念較複雜,若不釐清,問題何在難以知曉,市民的意見亦無法聚焦。正如其他公共政策,滅貧或減貧,都要付出代價,代價可大可小,但可經客觀分析而知。至於市民願意付出多大代價,卻須他們自行判斷。

附註:若希望以更現實的數據及假設作模擬計算,可參考Angyridis, C., & Thompson, B. S. (2016). Negative income taxes, inequality and poverty.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49(3), 1016-1034。注意該文所用的「相對貧窮」定義略為不同,但仍具參考價值,只是文章很技術性。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