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自殺.博評】十大新聞不入,是問題已解決還是習以為常?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周勁倫(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召集人)

2017剛過,元旦倒數的餘興未散,在公眾假期後的第一天就接連傳來兩宗學生自殺的消息,從傳媒的報道初步了解,原因都跟學業有關。這些年輕人作了最痛苦的抉擇,同時在一年之始,給我們成年人來了一記當頭棒喝。

別冷漠、勿僵化

每逢年尾各大傳媒機構都會舉辦十大新聞選舉。我嘗試在網上搜尋資料,發現絕大多數的新聞選舉,包括以老師作對象的教協十大教育新聞選舉的候選名單中,竟然沒有關學童自殺的新聞,完全沒有!究竟是學生自殺問題已經解決?還是大家已習以為常,少年輕生不值一提?我無意渲染或理順自殺事件,以免引起模仿,但我擔心社會變得冷漠,制度仍然僵化。

觀乎學友社公佈的「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去年曾排名第四的連串學生自殺事件,今年已不見於候選名單中,而「TSA/BCA」榜上仍然有名。然而在其他主流媒體的十大新聞選舉當中,教育新聞則乏善足陳,較多被列為候選名單的是「新政府增50億教育經常撥款」及「興德學校揭影子學生校長遭罷免」。細看之下,以上三則教育新聞其實都與政府直接相關,並且揭示政府主導了三大教育關鍵:評核制度、財政資源及學校管理權。

教育新聞揭示三大教育關鍵

評估制度控制教育生態

當我們歸咎學校的課程太趕太深,默測考太多的時候,教學方法單向乏味時,其實大家有否想過背後的推手是什麼呢?是整個的評核升學制度。依賴筆試並單以學術成績去衡量學生的優劣,甚至是學校和老師的表現,其實都是一整個由上而下的教育評估制度所至。政府要在如PISA的國際評估去顯示香港教育的成功;學校要以TSA、pre S1及DSE成績保障自己的位置,甚至作為競爭力指標;家長要力谷孩子考好呈分試,就算不爭band1名校,也想避免落入band3的標籤裏;學生在苦無出路的困局下,只能把自己押在DSE之上,因為我們都是從小被灌輸這樣的價值觀。

家長力谷孩子考好呈分試(視覺中國)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資金

香港政府坐擁龐大財政儲備及盈餘,自命為國際大城市,並期望年輕人成為知識創意兼備的未來勞動力,可惜在教育規劃與投資上卻繼續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儘管每年各項的基建工程超支以數百億計,抨擊不斷,但項目仍可繼續上馬。還看今年只要增撥區區50億元教育經費,就能成為重點功績,並贏得不少教育界界人士的掌聲。

非不能乃不為也的監管

教育政策一向只以沒有約束性的指引推行,儘管教育指引寫得多麼亮麗,但教育局並無落實政策的魄力。在校本管理的大原則下,學校可以選擇性地執行或不執行。教育局更經常以校本原則為托辭,拒絕監管。然而,當學校管理出了極大問題,教育局才願出手好好監管學校。政府其實是絕對有能力,亦有權有責去保障學生權益。

無論是官員、老師或家長,我們都不希望大家後知後覺,甚至不知不覺。每個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不能回頭,生命更加沒有take 2。莫忘初衷。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