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線炸彈.博評】盟軍為何要炸灣仔?

撰文:陳志輝
出版:更新:

灣仔的填海工程再次發現炸彈,相信不少人會問,七十多年前仍然是海皮的灣仔,為何會是美軍轟炸的目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香港不單是皇家海軍的重要基地,也是亞洲的主要航運中心。恰恰是香港的港口功能夠強,為陷於苦戰的國民政府源源不絕輸入戰略物資,所以被日軍釘上,決定佔領香港,斷絕中國的供應。

香港在1941年12月被佔領後,日本想善用香港的良好的港口,成為其後勤中心。香港的海軍基地和造船設施,也是日本垂涎欲滴。香港的造船業發達,每年可建造20萬噸船隻。位於紅磡的黃埔船塢和在鰂魚涌的太古船塢,擁有可容納一萬噸級戰艦的乾塢,且設有大型的造船台,設施精良。

警方在地盤內設置沙包,準備銷毀炸彈。(香港警察facebook專頁)
+9

軍事史專家鄺智文在《重光之路》指出,日本戰前評估香港的造船能力相當於日本的十份之一,英國更有估計指,香港是僅次於英倫三島外造船能力最強的英國屬地。位於金鐘的海軍船塢(即現時金鐘政府總部的所在地),是除了新加坡外皇家海軍最大的軍用船塢。她的乾塢可容納28,000噸的戰艦,足以維修當時英國的航母,為英國的中國艦隊提供重要支援。

在日佔時期,這些高價值設施被日本海軍和陸軍瓜分,用作維修日本的軍艦,建造船隊。一句題外話是,由於物資極為缺乏,再加上專家逃離香港,本地華人技工又陽奉陰違,令船塢的造船能力未能全面發揮,只能繼續完成戰前船塢的訂單,或是用作建造小型的船艇,日本的如意算盤並打不響。

對於盟軍來說,香港對日本的貢獻,就是對盟軍的威脅。盟軍認為香港的航運地位對日本發揮重要作用,打擊香港,將有助隔絕日本和南中國海的海運,令日本失去東亞南國家的豐富天源資源。故此,破壞香港的航運功能,癱瘓香港的對外海運,就是盟軍轟炸香港的首要目標。

自1942年10月,盟軍展開對香港轟炸的第一次轟炸後:油庫,船塢,海港上的船隻,破壞港口設施,一直都是重點攻擊對象。除了投擲炸彈外,派出轟炸機在香港的主要水道和外海布雷,擾亂航運,亦可大大增加船運的危險,為日本添煩添亂。

位於金鐘的海軍船塢和太古船塢,必然排在盟軍的轟炸名單。除了船塢外,灣仔和跑馬地皆是日本海軍人員的聚居之地,前者更是海軍指定的慰安設施所在地,有數千計的慰安婦為日軍服務,所以,海軍的高射炮和機槍全部部署在金鐘至鰂魚涌一帶,以保障船塢和海軍人員,抵抗盟軍的攻擊。

圖為盟軍轟炸日佔時期太古船塢。 (互聯網圖片)
+1

面對防守,盟軍要避開日軍的高射炮火,轟炸機多以五六千米的高空投擲。現今的攻擊機配上有導向的聰明炸彈,誤差是以米計,可是,當年的轟炸機沒有今天的GPS和Google Map,炸彈亦只是自由落體沒有任何導向,轟炸的誤差以數十甚至數百米計,有炸彈出現在前海軍船塢一千米範圍外的灣仔,實在是不足為奇。

另一個炸彈落在海上的原因,是沒有發現目標的轟炸機將炸彈擲在大海,以減輕轟炸機的負載,節省燃料返回內地的基地,或是轟炸機不想浪費炸彈,直接以海港上的船隻為目標,將炸彈送落海底。

炸彈投擲入海,為後人帶來麻煩,但當年轟炸誤差帶來的附帶傷害,多次令灣仔和紅磡的街坊家毀人亡。最嚴重的一次誤炸,是1944針對黃埔船塢的空襲,釀成九百多名居民死亡,六百多人受傷,而日軍的傷亡只是四十多人。撰寫香港航空歷史的宋軒麟提到,在戰時盟軍的七十多次空襲,共有二萬多間房子被毀,十七萬人無家可歸。宋認為不幸中的大幸是,當年盟軍最大型轟炸機B-29沒有參與香港的空襲,否則傷亡將更慘重。

沙中線灣仔填海工程的意外發現,喚了這段已被後人遺亡的盟軍轟炸歷史。數年前灣仔繞道工程期間,也發現了在二戰前被英軍自行擊沉的添馬號軍艦。這些歷史遺跡仿佛在提醒,我城的軍事歷史不應只埋在海底,要再次讓人發掘出來。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