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回應社工害慘同性戀個案】怪責時也請看清問題核心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怪責是很容易,見到問題,我們應做些什麼才可以積極去改善現時處境。我認為要改變為自己開始,大家能否嘗試開一開耳朵去聽多一些不同角度……
鍾詩韻
香港根本缺乏整全的性教育,令社工未能全面了解性小眾面對的問題。(陳焯煇攝)

文:鍾詩韻(社工,現從事性教育工作)

這兩天不停有人分享這篇《社工一個的決定 毁掉了一個同性戀年輕人的一生》的博評,怪責社工的無能,當中不乏社工同行,矛頭好像指責這位社工,導致同志年輕人嘅生命從此充滿困苦。

其實這些事情常有發生,不止是社工專業,也有老師專業,甚至發生在年輕人朋輩間。我認為除了怪責這位(類)社工不懂處理,不如想一想為何社工專業、教育專業沒有這方面的意識?

社工界或教育界均欠性教育培訓

我認為主要原因是香港根本缺乏整全的性教育。我早前協助做的research interview,就是了解社工對於性小眾的態度及認識。結果在我訪問的所有同工當中,接近九成的社工,在三至四年的大學訓練中根本沒有有關sexuality的必修課。除了部分專上學院有教授積極讓學生了解與性相關的議題及群體外(對!所有大學都是沒有),基本上除非學生自己去找sexuality有關課程,否則他們是沒有sexuality有關的訓練。要知道在學院有關性的課程,大部分與sociology學科有關。而當社工,大部分的同學都想學好輔導,year 2 都開始會選修跟輔導相關的學科,這些sociology有關的,有幾個會選修?

社工都是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念,這類連累到性小眾的社工不覺察自己的價值觀,會影響了介入的方向。一個恆常社工要有覺察(awareness)是要在工作中不斷的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 。要將個人價值與專業介入不斷作出反思,是需要有一定的空間。一次過撥款後,現時的社工面對沉重的壓力,我非常懷疑有沒有這樣的「反思真空間」。幸運的社工可以選擇不輔導這類個案,但學校社工是單打獨鬥的崗位,基本人一個人負責全校上下學生及家長的個案;而在學校這種系統內,社工是有不同的限制,「性行為通報機制」已不是新鮮事,他們夾在學校、機構與專業操守中,要有效地在幾方找出空間作出行動及回應,是需要一定的經驗及功力。

至於老師訓練,我相信更加是沒有空間去接受sexuality的訓練。以老師工作沉重的程度,我相信不用多講,連給自己休息空間也缺乏,莫談這些反思空間。

香港的性教育指引在1997年後沒更新過,十分落後。(iStock)

性教育遭官方忽略 民間「揼石仔」去做

除了缺乏空間之外,最重要係缺乏資源!性教育指引,自1997年起 一!直!沒!人!理!性教育廿年來都被擱置在一邊,哪來有資源放在各專業培訓內?現時就性教育方面的專業人士培訓,多數是民間自救。由少數非政府資助的NGO「揼石仔」式去逐少逐少做。機構如AIDS Concern、糖不甩、青躍、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等等等等……都一直好積極推動正面嘅性教育同性別教育,要打入主流嘅教育真係仲有漫漫長路有包萬寶路咁。人力資源都有限,但仍是以有限去開創無限咁努力。

不少人認為性教育係家長的基本責任,但家長除咗生育外,他們又何嘗接受過性教育?我確信「識生仔唔等於識性教育」。而作為中國人家長,要教自己子女性教育,尤其是準備自己的子女將會發生性行為,有幾多個人可以衝破到心理關口?

要前線更主動 先由大眾放下成見

我認為全面的性教育,範圍遠多於性行為、避孕與性病,還包括性小眾議題、性與勞動力之間的關係、性與家庭、性與宗教、性與權力等等(還有很多不同議題不能盡錄),這些都必須包含在內。在我心目中,除了LGBTI、性工作者、嫖客、擁有不同性喜好性習慣的人等……都是性小眾,因此我認為性小眾絕不「小眾」。

當社會都仍然恐懼於談性(性取向性別認同等issue為甚),教會背景嘅學校社福團體都唔會講時,我們如何能夠有更reactive的前線人員去為性小眾提供適切的協助?(一再強調不止是社工,也有老師,不同的前線helping profession)

怪責是很容易,見到問題,我們應做些什麼才可以積極去改善現時處境。我認為要改變為「由自己開始」,大家能否嘗試開一開耳朵去聽多一些不同角度。試想像當一位朋友跟你說:「我係同志! 」你會有什麼反應?你會不會有「作為朋友我尊重你嘅性取向,但最好唔好係我屋企人」、「我唔係歧視你,不過……」的偽善?

每個人都可以幫人,每個人都可以害人,不限於專業人士,有時性小眾朋友需要的,是大家當他們如一般人一樣聆聽理解。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