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年輕人一定要投考公務員

撰文:張景宜
出版:更新:

前幾天博評80後企業顧問澤駿逸的一篇文章《當大學生都擠破頭去捧公務員這個飯碗,是一個社會的悲哀》,筆者讀後頗有同感。
但最近遇到不少大學mentee,或者已經在傳媒、公關界工作兩三年的年輕人,筆者仍然建議他們投考公務員。

【來稿】澤駿逸:當大學生都擠破頭去捧公務員這個飯碗,是一個社會的悲哀

公務員薪高糧準是事實,也許如澤駿逸所說放棄了興趣和理想,但這只限於三、四年的時間,只要有機會署任,就是重返私人市場的最佳時機。(資料圖片)

先入政府再轉私人市場:黃金履歷表

公務員不單薪高糧準,而且是事業的跳板。畢業後頭幾年,絕對應該以興趣為先,新聞系、社會科學院等的畢業生不妨先在網媒、報章、電視台當記者,或到公關公司做公關助理(Account Executive),也可以考慮在跨國企業或港資公司做見習行政人員(Management Trainee),先累積經驗和建立人脈。但是幾年後即使獲晉升至公關主任、高級記者或者完成 MT 後成為部門助理經理,人工大概是兩萬至三萬多,日後薪酬要大幅度上升就要看表現和業績了。

這個時候就最應該投考公務員,當中又以政務主任、二級助理貿易主任、助理新聞主任、管理參議主任和督察為首選,因為這些職系的起薪點介乎26,700元至49,445元,而且晉升機會和時間比其他職系快。舉例說,假如表現中規中矩的話,政務主任一般三到四年可以署理高級政務主任,月薪大約9萬多元;助理新聞主任現時大約是兩年半到三年可以署理新聞主任,月薪約4.8萬元。薪高糧準是事實,也許如澤駿逸所說放棄了興趣和理想,但這只限於三、四年的時間,只要有機會署任,就是重返私人市場的最佳時機。

假設大學畢業生選擇了這個職業規劃,不但累積了幾年在傳媒或私人公司的經驗,加上公務員的經驗和薪酬指標作參考,變相在三十歲前已有了五萬元以上的月薪和七到八年在私人市場和政府的經驗;如果選擇留在政府,那確是手握金飯碗,但出走的話,就是一份黃金履歷。

對於獵頭公司和跨國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來説,出走的中高級年輕公務員確是非常好的選擇。(資料圖片)

累積政府經驗 不要陷入「誰比誰活得好」的迷思

澤駿逸說大學生擠破頭去捧公務員飯碗未必是好事,但對於獵頭公司和跨國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來説,出走的中高級年輕公務員確是非常好的選擇。政務主任擁有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的網絡、慎密的思考,辯證能力也高;新聞主任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善於短時間內整理和匯報時政形勢;貿易主任有豐富的國際事務經驗;管理參議主任猶如政府的內部顧問;督察有策劃、商業調查、管理經驗等,上述種種,私人市場都有大量合適的中高層職位。我不會建議年輕人以高起薪點作為投考公務員的原因,反之,按著自己的興趣,以公務員的升級階梯作為事業的跳板,不但是對工作能力的肯定,也可以好好累積政府公營系統的運作模式,藉此結合興趣和理念,在三十歲前後,找一份適合自己的理想工作。

無疑,各行各業的起薪點和升遷在近二十年都沒有什麼轉變,不論在工業大廈上班的記者,還是在中環不停加班的會計師,都只掙着一萬多元,大學同學聚會聽到公務員同學的待遇和生活,確實會有酸溜溜的感覺。但與其自怨自艾,一味怪責社會風氣、大經濟環境,或只是眼巴巴看着問責官員加薪的新聞,倒不如善用年輕光陰,裝備好自己。學習美國總統奧巴馬所言,走進體制裏感受一下,好好利用這個薪金跳板助自己一把,證明「Yes, I can!」之餘,再跳出公務員系統好好發揮和尋找自己的興趣和理想,這才是真的活出自己,而不是陷入「誰比誰活得好」的迷思裏。

人生和工作一樣,不是非黑即白、你死我亡。活得自在輕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跑道才是人生的贏家。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