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故宮.來稿】「建築比賽」的社會意義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近期,社會上正熱熾的在討論「西九故宮」議題,當中亦涉及建築師的委任形式。很多人都質疑為什麼不作建築比賽而是要指定一位建築師?
筆者亦想在此分享關於以「建築比賽」作為挑選建築方案和建築師的工具。我們為何及又如何用此工具?

M+展亭為西九文化區首個落成的永久設施。(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文:陳翠兒(建築師、特首選委)

公共建築如藝術館或博物館是城市中很重要的標記,社會對這類型的建築設計質素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過去,世界上有不少出色的公共美術館/博物館,如法國的Pompidou Centre、英國的Tate Modern、北歐的Kiasma、中國寧波歷史博物館,甚至香港的M+都是由建築比賽選出。但亦有不少的私人美術館是由業主自己選擇建築師,如由建築師貝聿銘設計在日本的Miho Museum,韓國三星家族的Leeum美術館。

現今不少國家都以建築比賽形式選出優秀的設計:法國、丹麥、挪威、芬蘭及瑞典是有法例上要求以建築比賽選出作品。北歐國家特別着重人民的福利和對人的尊重,為了能鼓勵創意,增加良性競賽和人民議事權,讓年青一代的建築師有機會,北歐四國都是以建築比賽形式選出對議題最優秀的建築方案。在芬蘭的國家建築政策中有講:「建築比賽鼓勵創新,刺激建築業和更新建築,比賽中大量的方案讓人可以看見發展我們的環境的不同可能性。」丹麥政府的文化局還制定了國家的建築政策(Danish Architectural Policy):「建築政策其中一目的是創造建築的持續發展和更新,而建築比賽是此成長及發展的重要因素。」

公開的建築比賽提供了機會給年青一代的建築師,讓他們有機會能以設計意念勝出。不少的北歐年輕建築師便是從建築比賽勝出後而建立了自己的事業。

RIBA英國建築師學會對建築比賽就有著很清楚的解釋和運作上操守的規則。首先,以比賽形式選出最優秀的設計建議可以涵蓋的不單是建築,還可以是公共空間、園林、社區重建、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工程項目等……重點是利用比賽形式選出最佳的建議。

60年代以比賽勝出在Helsinki 的Church of Rock(相片由作者提供)
由比賽選出在哥本哈根的Danish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相片由作者提供)

  建築比賽的好處

以比賽形式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好處:

能吸引嶄新的設計方案及設計人才,為項目帶來更多不同的選擇,可以成就既合乎經濟原則,長遠亦有質素的設計,有些公開比賽更加入了民眾的參予,提高公眾對此項目的關注,帶來年青建築師的機會,理想中建築比賽甚至可以是節省金錢和時間。

  建築比賽的形式

而建築比賽亦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有全公開的比賽(Open Competition),亦可有受邀請的比賽(Invited Competition)。亦有一種是概念的比賽(Idea Competition),這種概念比賽是不承諾勝出方案會被興建,還有一類別是以面見形式的比賽(Competitive Interviews)。不同的項目和處境會需要不同比賽形式的選擇。

  建築比賽的條件

當然,建築比賽只是一個工具,如何好好利用此工具是非常重要。首要是訂立項目基本要求(Brief),很清楚的訂明此項目的冀望,理想和重點,亦要提供設計上的實際要求,如空間面積、功能內容、場地資料、外觀要求、城市設計指引,在環保上的要求,或其他參加者必須要知的資料。設計指引亦要訂立工程項目資金預算(Outline Budget),和可預見的風險。除了比賽前清楚的指引,其他如比賽的管理和行政資源,評審團的組合,完備的比賽專業操守和監管,比賽後的承諾和合作都一同重要。往後,真的令被選出優秀的設計能建成,亦是一漫長和需要支持的歷程。

  建築比賽的限制

沒有任何一個工具是完美的,建築比賽亦有着它的限制。例如公開的建築比賽會耗費其他參賽者的大量資源和創意,亦要付出時間和金錢組織比賽,比賽的結果可能不完全在預計和控制之中,主辦者要完全的信任和依賴評審團的決定,很重要有優秀專業的評審團,主辦者要支付入圍參賽者的設計費用等,比賽之後的後續支援,和補足得獎年青建築師經驗上的不足。

  為何仍選擇建築比賽?

去年,我們香港建築中心到訪北歐,訪問了數位當地的建築師,分享了他們對建築比賽的利弊的意見。對於社會要為建築比賽要付上一些代價,他們回應是:「建築比賽不是完美,它不能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但為了我們的下一代,給予他們機會,為了可以產生優秀的建築設計,我們願意為此而付出。」

西九管理局未經公開招標直接委聘嚴迅奇,引起爭議,嚴當時強調自己光明磊落。(資料圖片)

以上是關於「建築比賽」對社會帶來的好處和它的限制。對於這次「西九故宮」事件,從中亦看見一些潛藏已久的問題和一些帶來改變的契機:

1. 政府要作典範,推動「建築比賽」

正如之前所述,建築比賽有它的利弊與限制,過去亦有失敗的例子。但整體上建築比賽是可以提高整個城市和建築的設計質素,鼓勵創意,給年輕的一代機會,亦可以有機會讓公眾參與,推動市民對建築環境優質設計的認識。優質的城市和建築設計亦能帶來經濟裨益。

政府應以帶頭作用,將更多適合的公共項目以「比賽」形式挑選出卓越的設計。項目可以包括從小型的社區設施,至中型及大型如美術館,圖書館等,讓比賽不只是以價低者得,純粹以價錢而犠牲了設計質素和創意。以政府的公共建築及空間,帶頭以比賽形式是會帶來社會上新的動力和改變。

2. 嚴迅奇建築師

嚴迅奇建築師(Rocco Yim)在我們業界中是備受尊重的一位前輩,他的設計才華早已於1983年巴士底歌劇院國際建築比賽中表現出來。當年,他的參賽作品得了首獎,可惜卻沒有被採用。嚴建築師的作品包括香港政府總部,兆基書院,得獎的廣州博物館和雲南博物館。Rocco的設計水準是無被置疑,相信就是以比賽形式,他也是有很大勝出的機會。

最近一次他在講座中被問及香港建築界有甚麼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說是如何給我們下一代機會,但他亦慨嘆已經講了幾十年,至今可惜仍未有改變。

這次以單一委任的選擇是在甲方,由建築師作前期的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和初步設計。建築師是會盡力的做好當前的工作,我覺得事情重點不是在建築師,而是此事的處理手法。

3. 形式手法上的選擇,眼裏的金粒子

處境時代不同,當然人是作出不同的決定。政府在「西九故宮」上的「滴水不漏」,單一指定設計建築師,解說是基於保秘的理由。很可惜的是,「西九文化區」是香港一個重點大型發展,市民都十分關心和重視。來了這個突然的厚禮,有人說求之不得,但不少人都十分錯愕。在現今21世紀,以此手法推出建立一個這麼重要的項目,而市民之前是全不知情。這厚禮就好像是把很名貴的金粒放進你的眼裏,雖然是好,但總不舒服。

我相信背後的意圖都是好的,是為了香港能有一國際水準的博物館。但是,手法的選擇,真的可以是更完備和漂亮,對港人意願有更多的尊重。最近西九管理局表示市民可以表達意見,而且是在無設定前題下。這是個良好的方向。

現在的香港,是很需要互相的尊重和理解,我們不能只為反對而反對,亦不可以只為要發展而發展。回到根本,我們真的要清楚「為甚麼」和「為誰」而發展?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