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為「納米樓」瘋狂,不如「與人共住」住好啲?

撰文:馮景行
出版:更新:

回歸20年,特首也快換了四位,而香港人換來的新居,卻愈來愈 「納米」——新推出的「上車盤」,連一個車位的面積都不如;在可見的未來,我們是不是還得全盤接受「電單車位盤」、「商務艙平臥式座椅(Flat Bed)盤」和所有細到連誠哥都話「個心唔舒服」的病態樓盤?
王家衛推出電影《擺渡人》時曾經提過,每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傳奇。那麼,香港這個城市的傳奇,肯定是新一代的「屋企人」——企喺屋企度日的港豬?棲身在一個只有企位的家,除了「立食」、「立浴」、「立廁」或者「立瞓 」之外,可能就只好站著看一場《擺渡人》!

有見上車需求強勁,發展商近年紛紛推二三百萬元的劏盤,再配以高成數二按優惠,吸引資金非充裕的年輕客群。(資料圖片)
北角尚譽最細面積僅163平方呎,僅僅比一輛私家車大。(資料圖片)

其實,香港大部分年輕一族, 都未必是想當「買樓傑青」;反而,不少人更擁抱共享生活的價值觀,珍視社區的鄰里關係。除了上車這條路,共居生活方式,又可不可以替港人的住屋困局,開出一個透氣口、逃生口?讓一眾不介意當「租屋世代」(Generation Rent)的年青人,享受一個既能負擔得起、又能切合自己生活方式的居住環境。

共居模式 先談美國Belleclaire​

利用共居模式解決城市迫切的住屋問題,絕對不是什麼新潮流、新理念。早在二十世紀初,美國紐約市已相繼出現這種住宅類型,當時的主要對象,正是那些新移居到城市生活,又未能負擔高昂租金的中產家庭。座落在百老匯大道和77街交界的Belleclaire 大樓(現已被改裝為酒店),可說是其中最經典的例子。大樓巧妙地結合歐洲集合式住宅和美式酒店的規劃特色於一體,內部仿效酒店樓層,配置了靈活的間隔設計,方便隨時把不同數量的房間,拼合成大小各異的戶型,去滿足各類家庭的實際生活需要。 而它跟集合式住宅建築最不一樣的地方,是住客需要共用公共廚房、飯堂和中央吸塵系統等設施;同時,各家庭亦可享用大樓提供的家務助理和托兒服務,大大減輕返工一族打理家頭細務的壓力。從此可見,在延伸居住空間功能的公共性,以至拓展配套服務的共享性而言,Belleclaire 大樓可謂充分實現了共居生活的一種新型態。

美國Belleclaire。(GettyImages)​

倫敦The Collective

回到今天,在樓價與年輕人收入完全脫鉤的倫敦市,共居空間再次被發掘為青年住屋的一個必要選項。最近,一座號稱全球最大、擁有550個單位的共居住宅大樓,正式落戶倫敦西北地區。這棟名為The Collective的開發理念,強調要把一向被視為地產商品的居所,轉化成為一種嶄新的服務形式,並以營造社區群體定為最終願景。項目試圖將私人住宿空間的密度調至最高,從而釋出最大的建築面積,來容納多元友善的公共空間區域。設計成果好比一座垂直的社區村落,從每層住戶村共用的開放式廚房和用餐區,到串連在不同樓層的各式共享休閒設施——圖書館、電影院、餐廳、酒吧、健身室、水療中心、遊戲室以至天台花園——皆以造就住客間互動共處的享受為依歸。房間類別亦力求多樣化,不但擁有標準的單人套房,還混入一系列附加不同功能組合(如早餐吧、迷你廚房和小客廳)的房間,以及專為家庭而設的獨立住宅單位,務求迎合最廣的用家群。The Collective剛開幕不久,BBC新聞台經已急不及待,搶先解構這個倫敦住屋的新地標,探討項目怎樣在解決年青人住屋問題和謀取商業營利之間取得平衡。

The Collective 官方網站擷圖

首爾Bin-Zib

當然,共居生活概念並不一止於純商業開發的模式。在首爾這個被稱為「共享之都」的城市,一群當地的年輕人,便將共居的價值還原到最人本的層面。這個已成立8年、名字叫 Bin-Zib的共居組織,創辦了一個堅持「沒有業主,只有住客」的共享社區(Common),每個住在那裏的一份子,都享有同等住客的權利,參與Bin-Zib社區營運和財政管理的決策事務。由於沒有包租公(婆),全數從租客收集得來的「傳貰」(韓國租房制度內的一種保證金),都會撥作Bin-Zib社區銀行的資本,用以開發新社區住房、經營地區咖啡店、甚至支援其他社會公民活動的開支;當中項目如有營利收益,都歸機構所有,不會攤分任何利潤給予個人。然而,針對一些財政上有困難的住客,Bin-Zib反而會按個人情況減收他們的押金,甚至透過社區銀行,給他們低息貸款應急,讓人有得落腳之餘,還有餘錢週轉。很明顯,在Bin-Zib這個社區裏頭,大家所共享的,絕不單止是居住的空間,而是一個「家」最核心的價值——人與人之間的信賴和關顧。

網上圖片

香港這個「納米樓」成災的地方,又能否吸納共居概念其中精髓,創造出可以呼應本地生活方式、價值觀和經濟條件的共居社區呢?

到時,屋企是「家」,也是「大家」!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