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欺凌】不隨波逐流的權利:同質化的舍堂可否存在異端?

撰文:廖詩颺
出版:更新:

港大欺凌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愚見以為,風波之重點,並非欺凌,或者不文遊戲。這些皆為表象。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港大的文化,特別是宿舍文化,能否容下拒絕隨波逐流之人。

港大欺凌風波之重點,是宿生有沒有不隨波逐流的權利?(資料圖片)

港大學生經常將舍堂教育掛在口邊,視為學術知識以外之另類教育,也視為港大教育之一大特色。至於何謂舍堂教育,眾說不一。一般或指透過宿舍生活和參與活動來鍛鍊學生的體能、心智、毅力、自信、溝通、自理、與人合作等等軟技能。這也形成所謂的社堂文化,增加學生對宿舍的歸屬感和宿生之間的情誼。

上述是一般宿生對舍堂文化的正面觀點。而從不好此道者之角度觀之,這種宿舍文化特別是宿舍的迎新活動,充滿速成洗腦訓練營的元素(如當年理工大學為人咎病的青雲路計劃),甚至有人戲稱為「邪教」。兩者也確有可比之處。例如宿生會集體在公眾地方當眾跳舞大聲叫口號,就和那些所謂「洗腦營」雷同。而在迎新活動內師兄師姐會將新生罵個狗血淋頭,挫其銳氣,再令其重新接受新的價值觀,這也是「洗腦營」的特色之一。

舍堂教育令學生沉醉 外人則視之如入教?

部份新生在完成迎新後,脫胎換骨,變得非常喜歡這種舍堂文化,開口閉口皆向人言舍堂教育之好處,也費大量時間積極參與宿舍活動,連讀書拍拖都置之度外。外人從負面角度觀之,這自是洗腦之結果,像入了教一般。記得當年何東夫人紀念堂重建期間,實體宿舍已拆,清晨6點運動隊集訓,宿生需從港九新界各地回薄扶林參與,但據說無人缺席,令外間嘖嘖稱奇。從正面觀之,這自是歸屬感強,參與度高。

港大宿舍文化的另一特徵,乃其「仙氣」。此非時下潮語中的「女神仙氣」,而是指一種階級文化(「仙」乃Senior之意)。新生初來步到被高年級生欺負,是家常便飯。情形就像許多荷里活電影中,新兵在新兵營(Boot Camp)被老兵欺凌,是司空見慣。例如迎新營中,新生每遇師兄師姐,都需要講出對方的姓名、學科、年級、房號,如忘記便會被罵個狗血淋頭。這種做法的原意是要新生在極短時間內認識宿舍內幾百個人。但被罵並非對等,因為師兄師姐忘記你的資料,你並不敢回罵之。吾友金融才子李聲揚,當年便曾見過新生在迎新營中講錯高年級生的學科Earth Sciences為Earth Science,被其教訓一頓,因而記憶至今。這種階級文化,會延伸至宿舍日常事務中,令高年級生有更大的話語權。

歷盡宿舍文化洗禮之學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共同特徵。曾有人謂,一群香港的大學生坐在一起,從言談舉止你可以看得出誰來自港大,誰來自中大。其實在港大裡面,一群學生在一起,你也大致可憑言談舉止猜出誰來自利瑪竇宿舍,誰來自何東夫人紀念堂,誰來自聖約翰學院。此為學生深受洗禮下之同質化現象。

大學應做「倒模」教育,還是培養學生個人特質?

小弟多年前曾和一位港大副校長討論舍堂教育,探討大學教育究竟應是一種「倒模」教育,生產出擁有共同特質的學生,讓人一覷便知來自港大,甚至住過港大宿舍,還是應該培養學生的個人特質和獨立思考能力?很多時候兩者可以並存,但亦總有矛盾衝突之處。

例如一個宿生抗拒宿舍傳統諸如階級文化,那他可否容於宿舍之內?如前述之高年級生可能只比金融才子年長一歲,學識見識也未必及其淵博,如才子不認同高年級生有權在迎新中教訓新生,那他可否拒絕被教訓?更甚者,如果有學生認為迎新活動無聊透頂,每晚睡四小時有損健康,集體迎新(Mass Orientation)被狂罵十數小時乃是侮辱,訓練不足下環島跑十分危險,而拒絕參與迎新活動,那其他宿生能否包容這種異見,尊重其想法,及與之共同生活?

在1600年,道明會修士布魯諾(Giordano Bruno)因否定教會的基本神學觀點如永恆地獄,聖母童貞等,而被教庭視為異端處以火刑。這個例子自然誇張,但在一個高度同質化的組織,如不認同一些基本教義,自會被視為「不合群」的異端。通常的結果是會被軟硬兼施加強「同化」,不遂後自會受到排擠。有些宿生會擁有不讓異端宿生在新學年續居的權力。即使無法將之趕走,也可以千方百計排擠他;例如集體活動(如吃糖水)不叫他參加,甚至有些人會在日常生活做一些小動作令他不好過。即使以上皆無,他也可能會遭受面色和白眼。住得不開心,自然會走。

在高度同質之舍堂文化下,能否拒絕隨波逐流?

由此角度,讓我們來重新審視今次港大的不文遊戲風波。少年人起哄玩一些無聊遊戲,本屬平常,亦非香港大學生獨有[按一]。但在玩的過程中,當過了火位,參與者能否在群眾壓力下仍保持獨立思考,有判斷力和膽量叫停?公眾聚焦於遊戲之不文,我認為此非問題根本。今次出事的是不文遊戲,下一次可能是迎新中某些過度要求「搏盡」的體能活動,令學生受傷入院而見報。最根本的問題,是在群體壓力下,學生無論真心想玩還是虛與委蛇,都不會表達異議。當大部份人都隨波逐流,久而久之便失去分寸。

所以我認為,港大宿舍文化最值得思考之處,並非不文遊戲,並非階級文化,這些俱為表象。最值得思考之處,是在高度同質化的社堂文化之下,能否存在異端,能否拒絕隨波逐流,能否不合群,而仍受尊重和包容。

 

[按一]牛津大學的學生組織Piers Gaveston Society迎新活動中,新生會將陽具放入死豬頭口內,據說前首相甘文樂(David Cameron)亦曾參與,而釀成英國政壇的「豬門」事件。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