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博評】政府濫批發展 舊城中環恐淪陷

撰文:羅雅寧
出版:更新:

旅遊發展局近日豪花740萬宣傳「舊城中環」,教遊客如何玩遍舊城,很諷刺地撞正政府多個「消滅舊城」的計劃而推出。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左)、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中)及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右)為「舊城中環」啟動禮嘉賓。(李慧妍攝)

香港的中上環舊城區,西自水坑口開始,乃英軍登陸港島的起點,東至政府山及主教山一帶,沿途既有富殖民地色彩的歷史建築,也有華人極之重視的廟宇、露天市集、唐樓等生活場所。民間保育團體早於2005年已向政府建議,將這範圍劃為歷史城區,完善規劃及保育,使其發展成為一個兼具文化及旅遊價值的歷史核心區。今天政府常說的「點、缐、面」保育,歷史城區就是一個「面」的保育概念。可惜政府一直只是空談,始終未有付諸實行,更甚是不斷在舊城區內濫批發展:嘉咸街露天市集、 卅間、文武廟及主教山都是舊城區內的重要地標,此刻卻同時受到大型發展的威脅。

中環嘉咸街的百年市集因市建局宣布重建而被逼遷拆,多個乾貨店和食肆亦被逼結業。(Getty Images)

嘉咸街露天市集

這個有過百年歷史、香港最古老的露天市集座落舊城的中心地帶,過去一直是中環一個十分熱鬧的商住社區,路邊滿佈小販攤檔和各式商舖,售賣新鮮蔬果海產肉類,商販叫賣聲不絕於耳,地方色彩濃烈。這𥚃是遊客訪港必到之地,長期排在香港旅遊景點的前列位置。2007/08年,政府批准市區重建局在此開展高密度重建,自此區內數十幢唐樓先後被收購拆卸,居民全數遷離,街上的小販被迫在嘈吵的地盤中間繼續經營。至此,市集原來的氛圍已被拔地而起的高樓淹沒,泥頭車整天進進出出,遊客到訪也再看不到昔日市集的風貌。市區重建已經對市集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為了起多三、四幢樓,政府就這樣埋葬了舊城一個最美麗、最有人氣的社區。

俗稱「卅間」的傳統華人社區,位於荷李活道警察宿舍(現稱元創坊)旁的巷里臺階之間,舊式唐樓林立,每年舉行卅間盂蘭盛會,吸引大量市民及遊客參觀。(SOJackieHO,CC BY-SA 3.0)

卅間 (士丹頓街/城皇街/永利街一帶)

俗稱「卅間」的傳統華人社區,位於荷李活道警察宿舍(現稱元創坊)旁的巷里臺階之間,舊式唐樓林立,每年舉行卅間盂蘭盛會,吸引大量市民及遊客參觀,是區內一項重要文化盛事。近年,這區亦開設了不少咖啡店及特色小舖,逐漸成為本地文青及遊客尋訪之地,永利街、城皇街更成為深度遊必介紹的特色街道。這個社區早年被市建局劃為重建區,但一直被業主和街坊反對,2010年,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回應公眾意見,將永利街的唐樓及必列者士街街市剔出重建範圍,又將城皇街旁邊的地段規劃為中低密度,保留部分唐樓,以配合該區的臺階特色。但市建局近日竟公然反口,無視社區及中西區區議會的反對,要求在此興建大型屏風樓,更會盡拆重建區內全部唐樓。市建局這項規劃申請,稍後將會由城規會審議,正正也考驗當局對保育舊城是否講一套、做一套。

文武廟由三幢青磚建築物構成。(古蹟辦圖片)

文武廟及主教山

政府支持東華三院在文武廟旁數呎距離興建一幢21層高的青年宿舍,大抵是忘記了去年「大館」(即中區警署建築群)內有歷史建築因施工失誤而倒塌的慘痛教訓。文武廟是香港最古老的廟宇之一,建於1847年,早被列為法定古蹟,每日均有大量市民和遊客前往參觀及參拜,香火鼎盛。在文武廟旁興建大樓,不單有機會損害其磚石結構,亦會造成永久的景觀影響,增加壓逼感,建築期更會對文武廟及其善信和遊客帶來極大的滋擾。政府可在全港找空置宿舍進行改建,根本不應在文武廟旁大興土木。

就在不遠的中環主教山,聖公會正計劃在歷史建築群內興建一座25層高的私家醫院,呈三角型的玻璃幕牆醫院大樓連同三層停車場將雄据四座優美的歷史建築中間,完全破壞主教山及旁邊政府山的文化景觀。可以想像,若上述的發展項目都獲批進行,中上環舊城將會到處都是建築地盤,噪音、空氣污染、交通擠塞無日無之,而這些增建將令古蹟舊街被高樓圍困,舊城變得更零碎化。

理論上,政府專責文物保育的部門是發展局及古物古蹟辦事處,但兩者近年卻多次成為破壞文物的推手。香港需要一套更完善的文物保育制度,包括全方位的舊城保育政策。期望我們的決策者,包括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能兌現保育中環承諾,扭轉上述的規劃錯誤。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