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來稿】別以潔癖心態清洗標籤:標籤以外還有什麼?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發生在二月的地鐵縱火案,疑兇日前因器官衰竭身亡,事情暫告一段落,但筆者不禁回想起數月前有關精神病的討論和反思。

尖沙嘴港鐵上縱火事件,被指有精神病紀錄的疑兇日前因器官衰竭身亡。(網上圖片)

文:Awell

事發當晚,警方透露緃火疑兇疑有精神病紀錄,不少傳媒人、網民連忙寫出種種分析,呼籲大家切勿簡化犯案原因為精神病,指出新聞標題可能帶有誤導性,別製造標籤及偏見。筆者認同不應過早立論批判,更希望記者在報導此類新聞的時候,可即時請教精神科醫生,將部份客觀分析放在導言,如指出精神病的其他面向,讓報導不致於一面倒歸疚於患者。

不過,在相關的討論中,重點往往放於「除了疑兇可能有精神問題外,還有其他原因驅使犯案」/「不要以文化常識直接解釋暴力行為」之上……筆者禁不住提出一個疑問︰對於「精神病」的想像,會否有種「潔癖」的傾向?

筆者指的「潔癖」,是一種將「問題行為」與「精神病」脫勾的傾向。當然精神病分很多種,患者並不一定有暴力傾向,患病原因更是廣泛。但是,我們是否只希望建構一種和平、康復、過日常的精神病論述?這個病是否沒有事情是在這些良善的想像以外的?

哲學家齊澤克Slavoj Zizek曾經批評過,現代社會很多論述都是將概念當中的本質抽空,再建構而成,例如將政治本質從「政治」的定義中抽空,將之說成是一種專門的管理藝術。在對待外來移民時,大家又希望抽空外來者的文化習慣,只在「他的生活不影響我」的前提下,接受與他們共存。情形就如Decaffeinated coffee,製造成一個Decaf Reality。

在這裡我並非說精神病的本質是暴力,但是我想喚起關注的是,我們不能片面地接受「精神病與暴力傾向無直接關係的事實」,而避開精神病對病人自己及他人有機會帶來的傷害。試看看﹕「不是所有精神病人都有暴力傾向,很多精神病人『都和我們一樣』過日常」,那麼,和「我們」不一樣的精神病人呢?「暴力行為與很多背境有關,並非只因精神病而引發」那麼,由精神病影響人作出的傷人行為呢?我們如何論述凡此種種?
 
為了免去副作用,同時享用咖啡,我們製造去除咖啡因的咖啡Decaffeinated coffee,便以為自己接受了咖啡,但其實我們只擁抱我們接受的部份的咖啡,還有其他真咖啡被我們排除在外,這是一種對咖啡的「潔癖」。

如果大家有看過一套名為《優獸大都會》﹙Zootopia﹚的電影,它就正好讓筆者借來說明論點。電影將社會上不同類型的人比喻為各有特色的動物,狐狸比喻為狡猾的、兔子比喻為膽小無作為。戲中主角即使天生是狐狸,受到杯葛歧視,但都在最後表現出他善良的本質出來救世界,另一主角即使天生是兔子,卻比老虎勇敢能幹,當警花破大案。彷彿說明,只要相信人的內心,便可突破天生被給予的角色定型。此與破除標籤的思想同出一轍︰狐狸不一定是壞人。

狐狸不一定是壞人,但壞的狐狸又如何?(《優獸大都會》劇照)

知道世上有好的狐狸之後,我們學習不因為牠是狐狸而歧視﹔但電影沒叫我們思考的卻是︰我們可否接受一隻奸狡的狐狸?如果奸狡是狐狸的特質之一,我們應如何擁抱狐狸?還是只擁抱沒有此特質的部份狐狸?

電影取名為Zootopia,隱含Utopia(烏托邦、理想國度)意思,彷彿免除了定型和歧視,便可找出真正善良的人,建立烏托邦。但現實是即使我們破除定型,也無法踢除不容納在主流之中的人。為何我們對非主流、或非理想的人如此潔癖,以致想像他們的「內心」其實和主流希望見到的一樣?

同樣地,為何在論述「精神病」時,我們則重述說病患與問題行為無直接關係,而非同時正視精神病對病人本身和他人可帶來的危險性,從而立體接受精神病這回事?

筆者絕對不認同歧視,也不是質疑移除標籤的重要性,更加不是指責或排拆病人,而是希望指出,思考到標籤的問題並不足夠,包容應該是基於充分理解和全面的。我們可以輕易指出,傷害性的行為不一定只歸因於精神病,但實際上,我們更需要正視的,是精神病最「不理想」的情況,因而檢視社會欠缺的幫助,而非潔癖地將「問題」與「精神病」分界。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