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勢力出頭 不是不容忽視而是尊重對待

撰文:陳恒鑌
出版:更新:
今年面對氣勢如虹的時代力量,立委分票雖已成事實,但民進黨亦為其吶喊助威,同悲同喜……其取態和胸懷,明顯與本港的老民主大黨截然不同,表面上看,由於策略與襟懷的不足,使其無法如台泛綠般融合共進,第三勢力感受被打壓之餘,亦視老民主為時代祭品…
陳恒鑌
(李澤彤攝)

台灣選舉其中最吸睛的地方莫過於其文宣策略,以至讓持份者所期待的周邊效應;加上近年青蔥政黨冒起如雨後春筍,紛紛令台灣政壇大轉色。一夜間,整個立法院的年齡層頓時年輕化,新面孔的加入,相信連保安伯伯也要適應好一陣子才認得。回歸正題,全球各地第三勢力的出現源於青年群聚活動的興起,台灣「太陽花學運」正是群聚運動吸納了年輕人的政治能量,極端的是將一向關心政治的學生推向激進。過程中始料不及的是,一班本身站於事業高地的年輕專業,被刺激後加盟政治素人的行列——太陽花後的時代力量,成選舉下的大贏家。

 

對新生政治勢力寬容 甚至退選讓賢

 

政治素人的誕生是由社會氛圍推出來的,是民意逆轉的代表,或者大家仍然對他們有保留或保持距離,對他們日後的從政能力還是持「剝著花生」的態度。同樣是第三勢力崛起,台灣與香港卻差天共地,老民主與新興者有著不同的來意。蔡英文聰明討喜的地方,就是她親切的態度,令人感覺被尊重,有一種處處為你設想的大器。由於領導層的改變,綠軍近年對新冒起的年輕人政團採取接受、扶持、融合的態度,甚至勸喻黨友退選讓賢。自去年柯文哲競選台北市長時,聲稱獨立的背後,綠色旗幟在晃動顯而易見;今年面對氣勢如虹的時代力量,立委分票雖已成事實,但民進黨亦為其吶喊助威,同悲同喜,為的是擴大政治光譜,而受助者亦欣然接受,與民進黨同道。

李澤彤攝

我們無法推測台灣這種「和衷共濟」能持續多久,但其取態和胸懷,明顯與本港的老民主大黨截然不同。表面上看,由於策略與襟懷的不足,使其無法如台泛綠般融合共進,第三勢力感受被打壓之餘,亦視老民主為時代祭品;老民主亦感到地盤被蠶食,無法忍受其冒進濫攻,不論到底是胸懷使然,還是政治策略使然,有「和事佬」撰文力陳雙方要學台灣般,泛綠團結奮進。可惜按吾之所見,這些好意將是徒然,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與其選舉方法有極大的關聯,港台選舉方法和緯度不同,決定了兩地的生態和氣候。

網軍千兵萬馬 文宣策略要在地在線

 

電視直播台灣大選點票,但似乎我們多數從Facebook或群組得知選舉結果;子喻事件鬧得全城力挺,全賴網民的一個Hashtag如病毒蔓延;特首於施政報告上的一帶一路被惡搞,讓市民瞬間從陌生遙遠的概念變得會講會笑。國民黨與親民黨亦直言,台灣大選投放於網宣的資源,佔總文宣開支的五至七成,可見他們亦明白箇中的重要性。顯然,網軍並非一朝一夕可成形,要從茫茫網海突圍而出,靠的是「共鳴」二字。蔡英文的成功在於能觸動網民的情懷,化成水滲入不同年齡、興趣、地域的群組,驅使網民自發分享,將自己的政策理念與人民的共同利益捆綁起來。值得一提是,蔡英文已被打造成跨越年代及跨越界別的代名詞,可以是小英愛毛孩的媽媽樣,又可以變身小英動漫打入年輕宅世界,亦可以成為女學生脫裙的學運領袖,角色有別於蔡英文一貫學者樸實的作風。

 

當今世代對領袖的訴求已是百變多樣,走在時代的浪尖者方能獲取聆聽和傳播。渴望繼續以因循固有方式、政令由上而下的政府,應從台灣變天獲得不少啟示!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