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協:露宿者政策 不要只是做探訪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近日冷鋒襲港,特首梁振英於社交網站表示,於1月23 日晚上曾探訪深水埗避寒中心,了解露宿者對公屋的渴求及需要。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社工在24日透過傳媒隔空向特首提問:「為什麼避寒中心不是24小時開放?文娛康樂重要抑或生命重要? 」

 

原來過去數十年避寒中心開放時間是由下午5時30分至翌日早上8時,民間團體爭取超過10年,指開放時間沒有顧及露宿者需要。雖然民政事務總署終於在25日宣布當日會全日開放避寒中心,但露宿者的住屋需要,並非一次的特事特辦能夠妥善解決。

 

潛藏的露宿者不友善政策

 

本會懷疑政府部門暗地裡有一個「露宿者不友善政策」,包括弄濕行人隧道及公園涼亭。但不友善政策並沒有令露宿者人口下降,根據「2015全港無家者人口統計行動」,露宿者人口由2013年的1414名上升至2015年的1614名,較首次統計時增加14%,反映露宿問題的迫切性,政府及社會必須關注。

 

本港一直沒有露宿者政策,更沒有法例保障露宿者權益。區議會常以「綠化環境」為表面理由,實際上是要驅趕露宿者。由2010至2014年期間,政府曾三度圍封油麻地渡船街天橋底,當中2013年油尖旺區議會聯同7個政府部門(包括民政署/地政署/路政署/食環署/社會福利署/警務署/康文署)均同意進行封橋行動,政府幫市民豪花253萬元,但封橋沒有真正解決當中17位露宿者的住屋需要,結果近半露宿者「再露宿」至其他位置。2015年,於7月31日警務署、民政署及食環署於油麻地澄平街行人隧道繼續聯手丟棄露宿者物品,本會已於2016年協助露宿者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追討賠償。

 

政黨是建設香港還是撕裂香港?

 

除了政府的露宿者不友善政策外,區議員亦不斷鼓動市民排斥露宿者及將露宿者污名化。2013年民建聯油尖旺區議員楊子熙及鍾港武於圍封渡船街橋底行動後,曾在油麻地懸掛一幅與市民及警方的合照,照片中的人舉起一個橫額,標題為:

「力爭渡船街天橋底封場 進行綠化 不容許吸毒人士於橋底聚集或露宿......」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近日兩位議員再次在區議會上表示

露宿者霸佔公共空間,以為呢度好好玩同好著數
其實露宿者覺得睡在街上非常滋擾,因為瞓嘅時候好多人望佢地,應先清場再做下一步行動

另外,黃建新議員亦憂慮露宿者損害香港國際形象。但香港作為富裕發達城市,房屋問題引致的露宿者愈來愈多,而作為號稱以「建設香港」為理念的政黨沒有團結香港反而落井下石,挑動市民情緒帶頭排斥及反對露宿者,沒有對社會上的弱勢社群作出承擔才是最損害香港的國際形象。

 

房屋問題令露宿者上樓愈見困難

 

過去11年房屋政策令「露宿者上樓」陷入更大困境:

1. 2004年政府撤銷租金管制導致租金飊升;
2. 2005年取消市區廉價單身人士宿舍;
3. 2005年公屋申請引入「非長者單身人士計分制」,每年只有2000名額予單身人士(2015年開始增加至2200個),令單身人士輪候公屋要十多年;
4. 2015年收緊「非長者單身人士計分制」令單身人士需要多輪候近廿年才上公屋;
5. 而2014/15年度房署竟然沒有用盡2000名配額,只有1266名非長者單身人士獲配公屋。

 

露宿既有「個人因素」亦是「房屋問題」,2016年特首施政報告聲稱關注「今天樓價租金仍然超越市民負擔能力……」,露宿者面對「租屋差過瞓街」的困境,究竟政府何時會認真面對呢?

 

要回應露宿者需要,避寒中心24小時開放只是短期措施,中期政策政府可參照美國為無家者提供5-7年的過渡房屋,而長遠則需要訂立露宿者政策,保障露宿者權益並積極解決單身人士住屋困難問題。

 

否則露宿者避得了幾天的嚴寒,也避不過冷漠的政府及社會制度。

 

【編按:作者為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陳仲賢。】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