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攝影師沈昭良長期拍攝:時間帶來變化 變化影響作品

撰文:蘇煒然
出版:更新:

台灣紀實攝影師沈昭良來港舉辦展覽,以《STAGE》台灣舞台車為展覽主題,展出作品主要是2006至2014年間拍攝。黃昏色彩裏,貨車改裝而成的舞台燈光閃閃發亮,彩色圖案鮮豔奪目。
「在欣賞一個視覺藝術作品的同時,我們也希望把歷史告訴你,把一些跟生活、跟文化有關的現象告訴你。希望你能在這基礎上更了解台灣。我的想法現在是這個樣子」沈昭良說。
展覽於灣仔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舉行,展期由10月17日至11月24日。詳情:http://bit.ly/2zqM6xI
攝影:©沈昭良(照片由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提供)
撰文:蘇煒然

舞台車是台灣娛樂文化特色之一,最初出現在1990年代,人們把貨櫃車改裝,使車尾貨櫃可以變形展開,成為一個流動舞台,在不同的場合提供娛樂。©沈昭良(照片由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提供)

按此觀看沈昭良《STAGE》作品圖輯

台灣特色舞台車

全台灣有約600部舞台車,其中超過120部都被沈昭良紀錄過。舞台車是台灣娛樂文化特色之一,最初出現在1990年代,人們把貨櫃車改裝,使車尾貨櫃可以變形展開,成為一個流動舞台。布袋戲、音樂、魔術、鋼管舞……在不同的場合提供娛樂,待觀眾盡興散去之後,就會回復成為貨櫃車的樣子離開。

沈昭良指出在媒體上看到關於舞台車的報道大多是負面的,認為過度情色、低俗。然而他卻在想:「我們有沒有可能只是把一個局部過度放大了?裏面難道沒有一些跟人、跟生命更緊密的事情嗎?」在2005年下半年,沈昭良開始拍攝。

「攝影有一定的力量,拉近、改變我們之間的距離。人與人的距離、人與環境的距離、人與其他生活樣態的距離。」但是有條件,沈昭良補充:「要很謹慎的、很細膩的、長時間去做。」

「每個人都有要對外講的事情。講自己的歷史,講自己的情感,講自己的觀點,講自己的未來。」
沈昭良
沈昭良來港籌備展覽,並接受「01影像」訪問。(蘇煒然攝)

台灣綜藝三部曲

沈昭良紀錄台灣綜藝文化的攝影集有三:《STAGE》(2011)、《SINGERS & STAGES》(2013)和《台灣綜藝團》(2016)。分了三部曲先講死物(舞台車),然後在物上加了人(表演者的肖像),又在人和物之上加了事(表演者工作、生活的情況),三本書作出一個多面向的整理,講出了台灣大眾的娛樂文化;而今次展覽的就是第一部曲。「其實也是個巧合,一開始沒有想到,是後來才比較清楚。」沈昭良說。

在最開始的時候沈昭良是想用古典黑白去表達。但馬上發現拍攝舞台車應該要用彩色的,而且可以獨立出來成為一個主題,用比較當代的記敍跟語言呈示。看《STAGE》的作品,不難發現相中是沒有人的,就算有,也是路人經過的、模糊的身影。「是為了幻影,Illusion。這種跟現實的距離,有可能更去拉近觀者對作品本身,以及作品連動的文化樣態」沈昭良解釋:「照片視覺變得吸引同時,能不能令觀者思考跟舞台車有關的事呢?」

「即使你沒有出聲,但透過檢查光圈、快門、構圖,你正在跟你的畫面進行對話,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沈昭良說。©沈昭良(照片由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提供)

大底的攝影語言

沈昭良用4x5幻燈片拍攝《STAGE》,以滿足大尺寸沖曬的要求。時間則選擇了黃昏的Magic Hour,一天只有10分鐘左右拍攝,最多拍一部舞台車。他說這個時間的光線仍足夠把周圍環境的事物照清楚,也可表現到舞台車的本身的燈光。

「大底跟135不同,拍攝的技巧不同,相片的語言(Language)也不一樣」沈昭良指出拍攝大底相片要觀察很久,因為它的不方便、不機動,以致有很多細節要檢查。「這個過程有助於你跟你的作品的關係。即使你沒有出聲,但透過檢查光圈、快門、構圖,你正在跟你的畫面進行對話,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然而黑白的《SINGERS & STAGES》肖像和《台灣綜藝團》,沈昭良選擇了用Leica,用135片幅拍攝。他說135的節奏不一樣,是講求反應,相機跟身體的關係更緊密。拍攝時調整角度、改變距離,一切都變化得很快;而這正是《SINGERS & STAGES》和《台灣綜藝團》所需要的。他認為大底跟135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工具,要同時做好兩方面是困難的,但他想盡量訓練自己做到這樣的事情。

展覽作品全部為原作照片(Original Print)。(蘇煒然攝)

長時間紀錄是必要的

《築地魚巿場》、《映像.南方澳》、《玉蘭》,又或者是台灣綜藝三部曲,都是長時間紀錄,以年計算。一來是工作忙碌使到拍攝所需的時間延長了,二來沈昭良認為時間的長度,對他的作品是必要的。「當時間拉長的時候,攝影師在改變,藝術家在改變,你自己在改變。那改變可能是年齡慢慢變大了、受到甚麼錯折了、讀到甚麼書了、有甚麼不同的經歷了、對事情的看法改變了。這種變化你有可能知道,有可能不知道;然而時間長了之後它就是會變,有可能變得更成熟,有可能變得不成熟。」

「除了自己的改變,時間對於被攝的對象或環境,亦提供了變化的要因。你都會改它都會變,大環境會變。」沈昭良續道:「這些變化對議題的記述是重要的,所以有一些變化你要看得出來,如果時間太短就沒有辦法做到。」

「這個事情我現在回過來看,它是好的。時間的意義,它產生了幾個不同的,可以進一步解釋的角度。」回看自己的作品,沈昭良說:「好幾種混雜在一起的改變,對於你的作品產生的影響就很有趣。」

這是第一代,最簡陋的舞台車。「時間的意義,它產生了幾個不同的,可以進一步解釋的角度」沈昭良說。©沈昭良(照片由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提供)

攝影的淘汰很嚴苛

「好的作品的語言、內容是不是完備豐富,跟太多事情有關係了。跟距離感有關係、跟構圖的形式有關係、跟拍攝的技巧有關係、跟選擇題材對象有關係、跟拍攝的時間也有關係。很複雜,好的作品不是單一成立的,有很多很多的原因和要素給合在一起。」

「Motion Picture流過了,裏面的瑕疵就有機會混過去。但是照片就在那裏,就看得很清楚;你一直在檢查、在檢查……就看出問題了。所以經得起時代歷史考驗的作品,是真正好的作品。因為它經歷過太多:太多的人、太多的時間、太長的歲月。」沈昭良續道:「像這個時代,拍照的門檻降低了,但這麼方便的時代,好的照片並沒有怎麼增加;分母大了,分子不變,比例是下降了。因為攝影、視覺的語言是需要正式的學習。紀實攝影(Documentary)也好、當代攝影(Contemporary)也好,觀念攝影(Conceptual)也好, 藝術攝影(Fine Art)也好,都需要正式的學習才有可能變成你習慣的用語。」

「攝影是思想,跟腦子有關係。腦子裏所連結到來自於內心的某種觀察、感動,並演繹或傳遞這件事情。」
沈昭良
《STAGE》沈昭良攝影展於灣仔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舉行,展期由10月17日至11月24日。(蘇煒然攝)

攝影師簡介

台灣攝影師沈昭良。(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沈昭良,1968年生於台灣台南,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歷任自由時報攝影記者、副召集人、中央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及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攝影專家面對面計畫召集人。

自1993年起,沈昭良即投入數個專題式影像創作,2001年首度推出《映像‧南方澳》系列專輯,其後陸續出版《玉蘭》(2008)、《築地魚市場》(2010)、《STAGE》(2011)、《SINGERS & STAGES》(2013)及《台灣綜藝團》(2016)等長篇攝影著作。

曾於2000、2002及2012年,三度獲頒行政院新聞局暨文化部雜誌攝影類金鼎獎,2004年日本相模原攝影亞洲獎,2006年韓國東江國際攝影節最佳外國攝影家獎,2010年台北美術獎優選獎,美國紐約Artists Wanted:2011年度攝影獎,2012年美國IPA國際攝影獎-紀實攝影集職業組首獎,2015中國大理國際影會最佳出版提名獎,2015吳三連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