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教學助理兼任水電工 校長別太「HR」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近日,網上流傳一則教學助理招聘廣告,有學校以月薪15,500元招聘助理教師(教學助理),乍聽之下,這個薪酬水平相對一般教學助理為高。然而,細看工作性質,其職責除文書、電腦維修外,還要求有電子工程經驗以至電工牌照,與教學的性質相距甚遠。此再次突顯政府疏於監管學校撥款的用途,以及教學助理的工作性質含糊不清,令他們淪為「打雜」,受盡不公對待。這個不合理的現象,應該糾正。

招聘的「助理教師兼學校維修員」,應徵者若有電工牌可優先考慮。(招聘廣告截圖)

這事件所以引起公憤,是因為學校一般分別設立教學助理、水電校工、資訊科技人員三個職位來處理上述工作,從表面資料看來,上述學校似乎是要這位「助理教師」一人身兼三職,以節省開支。可以想像,這個崗位的工作量必定相當沉重,惟校方卻未有提供合理的薪酬水平,須知,現時合資格的水電工月薪可達二萬元以上,校方所提供的月薪,卻遠低於市場水平,與早前多宗薪酬低得可憐卻要應徵者十八般武藝樣樣皆能的「HR鬧劇」可謂如出一轍。

教學助理 + 資訊科技助理 + 校工 = 助理教師?

但是,鬧出「HR鬧劇」的,往往是一些商業機構,學校使用的卻是公共資源,更加是為社會培育人才的地方,校方如果在這件事件上真的刻意剝削員工,實在於理不合。而今次的事件,再次突顯現時政府對學校的撥款制度過於寬鬆,助長了個別學校虧待員工、特別是教學助理的問題,害苦了一心投身教育界的年青人。

在現行的制度下,學校可循數個途徑聘請教學助理,除了學校發展津貼,以及各科目津貼外,學校還可以凍結10%常額教席,再將撥款轉為聘請合約教師、教學助理等等。政府定立這些政策,本意就是予學校更大的自主空間,增加學校資源運用的自由度,如果校方運用得宜,例如按需要增聘外籍教師,又或就一些中短期的發展計劃聘請額外人手,確實對學校的發展有正面幫助。而教育局對校本資源運用,實際上是基於一個「信」字,校方只需在文件記錄在案,局方便少有理會。

位於黃大仙的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近日正招聘一名「助理教師兼學校維修員」。(網上圖片)

校方為「做靚盤數」 資源運用走樣變形

也許有人認為,若然學校管理層「揸數」得宜,便可以將更多資源投放在學生身上。惟隨着「揸數」之風愈演愈烈,不少學校在資源運用上已漸漸脫離提升教育質素的目的,只求「做靚盤數」,甚至是為了門面工程,而犧牲教學質素。除了上述的「萬能教學助理」外,也有案例是學校高層凍結一個常額教席的資源,轉而聘請三名教學助理,再要求他們入班教學,變相由一變三,製造教職員團隊看似「人強馬壯」的假象。這固然為學校大大節省資源,但教學助理多為剛畢業的大專生,部分甚至未完成師訓,教學質素成疑,這樣除了對有志投身教育界的青年不公平外,對在該校就讀的學生來說亦不合理。

當初政府提出校本資助,本意良好,要一刀切廢除制度,又或者削減學校自主運用撥款的空間,或許連部分善用資源的學校也會受影響,無異把髒水與嬰兒一同倒掉。然而,隨着這個制度漸漸出現「走樣變形」的情況,政府又豈有不修正之理?

早前一名24歲女教學助理在大圍站墮斃。(陳惠嫻攝)

撥款制度亟待改革 校方更要將心比己

正如《01觀點》曾指出,要解決教學助理被剝削的問題,教育局應該訂明教學助理的工作性質,以至制定清晰的薪級表、完成師訓校轉任正式教師的機制等,防止學校再以教學助理名義,聘請「打雜」,為有意投身教育界的年輕人,提供合理的待遇以至職業發展階梯。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加強規管學校的資源運用,如發現類似要求教學助理兼任電工的不合理現象,應該及時要求校方糾正。

但最重要的是,學校管理層首先應以身作則。身為教學工作者,理應善待有志投身教育界的年輕人。將心比己,學校的管理層會否願意讓他們的子女,擔任無異「打雜」的教學助理?若一邊勸勉年輕學子要有理想,另一邊廂卻不斷剝削年輕教學助理,虛耗他們的青春與抱負,講一套、做一套,到底這叫為人師表,還是誤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