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觀點】欠「中文第二語言課程」 非華語學童困境依然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香港的少數族裔難以向上流動,早已是人所共知的現象,儘管其背後原因眾多,但他們學習中文時面對的困境,絕對是不容忽視的因素。最新施政報告中有「支援少數族裔」一節,提及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政策;然而,所謂政策僅流於支援層面,搔不着癢處。政府要照顧少數族裔的學習需要,必須委任專家設計一套完整的「中國語文第二語言課程」。

現行適用於非華語學生的課程文件,期望學生最終能應考中學文憑試課程、熟習文言文,顯然過於「離地」。(資料圖片)

在2015/2016年度,接受公營及直資中小學教育的非華語學生人數已經達到17,740人,較九年前多了10,000多人。不過,非華語學生在學術上的表現着實一般。在2016年,有1,046名在公營及直資學校唸書的中六級非華語學生報考中學文憑試,當中只有224人,即21.4%經「大學聯合招生辦法」獲院校取錄。值得注意的是,在這224人當中,有205人並沒報考文憑試中文科,而是報考了「其他認可中國語文資歷」,例如英國「綜合中等教育證書」(GCSE)的中文科考試。眾所周知,GCSE中文科考試非常容易,以寫作卷為例,考生可以攜帶寫有不多於50字的「提示紙」到考場,然後撰寫兩篇各250字的短文,便有機會取得最佳成績;又如閱讀卷,考核的也是初小程度的中文詞彙。因此,在GCSE中文科考獲佳績的非華語生不一定能應付日常生活所需,至於連GCSE也應付不來的,其窘況可想而見。

非華語學生平常很可能甚少使用中文,對他們來說,學習中文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因此教育局制訂了「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設定了一些籠統的學習目標,例如非華語學生最初階的寫作能力應該是「能運用詞語交代事件的次序、時間(如今天、昨天、早上、晚上等)」,讓教師據之設計課程。與此同時,教育局還上載了一些教學示例、評估工具和學習材料到網上,供教師自行剪裁使用。

然而,這些支援根本不能幫助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首先,教育局要求教師自行為非華語學生設計中文課程,根本就是強人所難。教育局的安排美其名是貫徹「校本」宗旨,讓前線教師設計最適合學生程度的課程,但實際上卻是將政府理應肩負的責任諉予他人。教師擁有的是教學技巧和學科知識,而課程設計則是另一門專業,教育局認為課程設計與教育相關便將之直接交予前線教師處理,絕對是人手錯配。若教育局的「校本」邏輯真能成立,豈不是所有科目均可以讓前線教師自行設計課程?事實勝於雄辯,現行安排反映教育局並不重視非華語學生的學習需要。

另一方面,課程發展議會編寫的《中國語文課程補充指引(非華語學生)》和前述「學習架構」也是不切實際。依照官方說法,《指引》和「學習架構」都是教師設計課程和教材時的參考文件,而兩者均強調非華語學生「理論上」要盡早融入主流中文課堂,並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試(需要熟讀莊子《逍遙遊》和諸葛亮《出師表》)。然而,極低的報考人數,以及慘不忍睹的合格率,已證明當局的想法過於理想。當然,《指引》也不忘提出「免責聲明」,指非華語學生可以視乎實際情況,參加較淺易的中文科考試,例如前文介紹過的GCSE。不過,學生一旦以應考只有初小程度的GCSE中文科為目標,在重視「業績」的教育生態環境下,教師自然亦會以GCSE的考核模式與水平來主導課程設計,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發展空間。

樂施會認為政府對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新設的支援措施各有不足,建議政府應深入了解學校需要,提供支援。(劉淩鋒攝)

教育局自2014/15學年起開辦了名為「應用學習中文」的高中選修科,教授非華語學生「服務業中文」、「款待實務中文」等職業導向中文。此舉無疑是一種突破,但只適用於高中生,忽略了小學和初中生的需要;而且文憑證書上的成績只會顯示為「達標」或「達標並表現優異」,沒有具體的1至5**等級分類,因此在坊間的認受性依然不足。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指要幫助非華語學生有系統地學習中文,現時的政策顯然未能達標。就此,當局應委派專家設計一套貼合非華語學生需要、涵蓋中小學程度的「中國語文第二語言課程」,供全港學校採用,協助非華語學生融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