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康宏事件揭示監管缺失 香港迎良幣先要逐劣幣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羅君豪攝)

康宏事件的重要之處,並不因其牽涉中國人壽、蔡志明或其他機構、個人,也不因其「環迴融資」手段,而在於突顯監管機構「斬妖除魔」的決心。早在本年中,證監會主席唐家成已坦誠對傳媒說,中國證監會關注香港處理「老千股」、殼股、創業板「圍飛」等影響香港金融市場的亂象。唐家成更許諾在五至十年內杜絕「老千股」。在這次整頓康宏之前,已曾反對三間公司上市,勒令七間公司停牌。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雖然呼籲市場不應放大「老千股」問題,但同樣表示會加強監管研究。這一系列動作的潛台詞非常清晰,監管當局是認真要「潔淨」市場,打擊投機,以維護市場健康發展,監管或打擊對象不會僅限於康宏式的「環迴融資」,而將全方位覆蓋所有財務操作手段。

證券業是本港已所餘不多的經濟支柱,盡力守護體制健全是港府應有之義。不過,現行監管制度卻落後於行業發展需要,康宏環球只是浮在水面的案例。事實上,一如康宏反映的監管問題,任何監管體制都無法禁絕所有違法行為。只是,香港不少環節的體制均漏洞百出,甚至無法有效監管或管理明顯違法或違理情況,這是香港結構性問題的癥結,社會必須共同面對。要解決結構性問題,就需要從根本處着手,撼動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以證券市場為例,證監會與港交所在過往的改革中都犯了根本錯誤:與虎謀皮般要求既得利益群體主動接受更多監管。香港的證監體系必須以社會經濟整體利益為核心考慮,勇於搗破利益集團,才能推動落實市場改革。

(梁鵬威攝)

「成功經濟體」關鍵在因時制宜

或許會有人認為,香港是「自由經濟體」,證券市場在「披露為本」的原則之下,監管機構不適宜管太多,否則只會「水至清則無魚」——這種迷信自由經濟的思想桎梏,更是改革的一大障礙。「水至清則無魚」的說法有其道理,但更普遍的情況是魚都被污染水源毒死。香港需要的是「成功經濟體」,如果「自由」能成功,那就「自由」,如果「不自由」能成功,那就「不自由」,關鍵在因時制宜。

社會更不能接受的,是有人借自由之名,行侵害他人經濟自由之實。經濟自由沒有錯,但任何人不能以「自由」為名損害他人的利益——以自由為名拒絕監管改革就是這種惡態。現行監管體制過時,難以可持續發展,難以應對周邊市場的競爭和衝擊,更未能把握中國下一階段發展的機遇。若然香港革新不果,內地只能選擇繼續強化自身金融市場,讓上海急速發展,那香港只能被淘汰。這種後知後覺已經有太多案例,我們不能重蹈覆轍,必須盡早完成改革。

時間緊迫,是因為香港證券業發展正面對前所未有而絕不可錯失的機遇,就是內地經濟發展正進入以創新產業驅動的關鍵轉型期。對創新產業而言,不論籌集資金促進業務增長,又或併購擴張,以至透過上市讓前期風險資金回籠等,都需要優良的證券市場。據最新公布的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內地估值逾十億美元而又未上市的創新企業多達120家,估值高達三萬億元人民幣。然而,「十三五」規劃草案擬修改57處,包括刪除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板,這些創新企業要在內地融資面對挑戰。

與之相對,香港證券市場高度國際化、機構投資者眾多,本來就對吸引這些企業具有一定的優勢,加上近來推動上市改革,更為便利科創類企業在港融資。若從國家頂層設計高度來看,協助創新巨企融資的責任可能已交託香港。

這種交託並非無緣無故的,而是天時地利人和配合,才能成就這難得機遇。首先,中國政府將「實業」作為國內證券市場的定位,但中國的創科企業規模龐大,與目前以散戶作為主要群體的市場狀況不匹配,讓香港有了獨特的機會。其次,人民幣資產可借香港推進國際化,既吸引外資,更將風險的傳導作用獲得有限度區隔。這樣的設計令中國既能攻又能守,對香港來說,則是優化金融市場的良機,甚至發展成全球最大市場,相得益彰。最後,這種市場共贏的安排,令香港更全面融入、了解中國經濟發展,既可獲得經濟效果,又能提升社會效益,對香港而言是極其難得的機遇。

現時最可能令香港錯失良機,就是我們落伍的上市及市場監管制度。在現時的同股同權制度之下,香港股市表面上是票票等值、大股東和小股東的權利平等,但實際上「有心人」對股民上下其手、坑害投資者的事件仍層出不窮。倘若港股的監管機制仍然未能與時並進,作出如設立投資者集體訴訟機制的結構性改革,未來在同股不同權、票票不等值的情況下,只會讓害群之馬有更大空間趁機渾水摸魚。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以「賭場」來形容這樣的股市恐怕都不夠貼切,因為不少合法開賭的地區,尚且有政府機關嚴格監控,防止賭場魚肉賭客,一個欠缺有效監管的股市,只會淪為縱容老千對入局者有殺無賠的「大檔」。若如此,先不說內地監管機構會否讓內地創新企業被一個烏煙瘴氣的市場糟蹋,優秀的創新企業本身會否選擇落戶到如此不堪的市場,也成為疑問;一切天時地利人和的機遇也就功虧一簣。就此而言,康宏系不會是監管體制打擊的第一隻問題股,也絕不會是最後一隻。

(視覺中國)

內地創企上市 非港「獨市生意」

香港的社會精英,不應以為內地創新企業沒多少選擇,香港仍可大做「獨市生意」。因為具潛質的內地創新企業IPO計劃,是全球各個證券市場競相招攬的目標,近年不少這類企業便選擇到美國上市,阿里巴巴就是箇中顯例;而且內地A股市場的監管制度亦正不斷優化,在今年中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已將推進構建現代化金融監管框架、健全金融法治,作為國家金融發展的大政方針。在執行層面上,當香港仍視廉政公署和證監會合作為破格之舉的時候,內地早已改變過往分業經營的監管模式,例如「一行三會」(央行、銀監、證監、保監)聯合進行監管行動已經成為常態,以應對金融業混業、跨業經營的新局面。

從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推進各種經濟、社會改革的果斷取態來看,不應小覷內地提升金融監管的決心與能力。目前內地滬深股市的成交額、總市值都已經超越了香港,假如香港在證券市場監管的革新上,繼續表現得如龜兔賽跑中的傲慢兔子,漸漸被內地迎頭趕上,在內地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擴大之下,香港仍有什麼優勢吸引大批將主宰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甚至可能影響世界的內地創新企業來港上市?香港股市要為迎來良幣而下決心改革監管制度、驅逐劣幣,還是因循下去、導致劣幣驅逐良幣,這筆帳要如何算,很難懂嗎?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12月27日出版第92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敬請讀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