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護士壓力爆煲 醫管局高層在想什麼?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護士協會於本周四(1月25日)發表聲明,批評醫管局「加床不加人」,罔顧護士的工作壓力,並剝削病人接受專業護理的權利。護士人手不足的問題由來已久,護協在2016年也曾在報章刊登全版廣告,對「因流感爆發導致人手爆煲」表示不滿。醫管局必須正視問題,不能敷衍塞責。

公立醫院內科病床供不應求,近期多個醫院爆滿。而醫生指出,特敏福有效紓緩入院病人的病情。(香港01記者攝)

近年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屢屢出現人手不足的問題,但是醫管局未有充份吸取教訓,公院仍然超出負荷。據醫管局數據,本周四(1月25日)公院病床午夜的佔用率為110%,其中博愛醫院內科病床佔用率達123%,聯合醫院的佔用率則達121%;但這數字遠遠不能反映公院前線人員承受的壓力。

護協就質疑醫管局數據的真確性,認為局方不應將臨時加床的數量,計入恆常病床數量。護協以醫院的內科/老人科為例,其常設病牀為36張,因應流感季節增加至42張,臨時病牀亦增加12張,局方以42張常設病床為基數計算,夜間病牀佔用率為125%。但實際上常設病床只是36張,真正的病床佔用率應為146%。也許局方害怕如實反映病床佔用率會引起公眾恐慌,但是不準確的數據只會令公眾低估公院的壓力,增加他們到公院求醫的意欲。局方絕不應為求文過飾非,而漠視前線醫療人員的壓力。

從流感高峰期的護士、病人比例來看,則更見問題嚴峻。觀乎護協1月4至18日期間進行的「冬季流感高峰期問卷調查」結果,期間早午更護士和病人比例平均為1:11,夜更則是1:23,至於內科/老人科午間、夜間比例更高達1:27,遠高於1:6的國際標準。人手不足很可能會影響醫療質素,不知情由的病人只會怪罪醫護人員,引起衝突。

公立醫院上周二(16日)至本周一(22日)增逾1700張病床。(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無可否認,醫管局也不是無所作為,局方指在本月16日至12日期間一共加開了1,700個床位,並加派了1,140名兼職及臨時護理人員,但是根據護協調查,達85.1%受訪者指醫管局並無向病房提供額外人手,可見局方的政策成效不彰。

更何況,護士培訓需時,照理醫管局應該及早準備,做好人手規劃,而不是到水浸眼眉,才作少修少補。1999年,政府面臨財赤,由是關閉二十多間護士學校,每年護士畢業人數由約2,500人,驟降至約500人。及至2003年,醫管局為節省開支,推出自願離職計劃,令部分資深護士流失。局方2008年才重開護士學校,增加人手,實屬後知後覺。近年護士畢業生人數雖然回升至3,000人,但是仍未足以彌補當日過失。

2017年政府推出《香港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推算2030年普通科護士人手短缺約1,669人,情況堪憂。事實上,政府的人手規劃標準已頗為寬鬆,若以前述1:6的國際標準來計算,相信人手短缺的問題將會嚴峻得多。

香港的醫療人手不足問題嚴重,政府卻迴避問題,只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既犧牲了港人權益,又令前線護士成為「磨心」,被病人針對。對此,醫管局必須作出大刀闊斧的改革,政府亦應增加撥款,開設更多護士課程學位,提升香港的公營醫療服務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