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醫學院長的白日夢 道破白色巨塔崩壞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提出,假如明天公營醫療體系突然多出800名醫生,病人長時間輪候的情況將有所改善。(陳家亮教授Facebook截圖)

延伸閱讀:醫生不足 中大醫學院院長:社會能討論是否豁免海外醫生考執照試

本港醫療體系正陷水深火熱,煎熬醫護與病者;惟個別醫生利益團體對輸入醫生建議百般阻撓,甚至妄言香港已有足夠醫生。當改善醫護人手短缺、為病人謀福祉的良好願望,只能是一位醫學院長的「白日夢」,這個白色巨塔的腐敗扭曲,可說已經病入膏肓。

陳家亮在2013年接任中大醫學院院長以來,已多次為香港醫護人手不足問題而疾呼,今次他期望香港醫療體系突然多出「八百壯士」,其實是一個極其謙卑的願望。正如他在網誌表示,即使這「八百壯士」即時進駐各聯網的龍頭醫院,令每間醫院增加近一百位醫生,病人或許不再需要在急症室苦苦等待大半天,醫生可以增加時間照顧病人,而非只是派藥或「掃症」。那位向他訴苦的專科新症病人,也未必要苦苦等候至2019年底。但病床不足、病房逼爆的問題,恐怕仍難以改善。

如果現時「從天而降」800名醫生,也不足以令本港醫療服務徹底改善,那麼香港到底欠多少醫生?據政府統計,目前本港的人口對醫生比例,大約是1000:1.9,但以發達國家為主要成員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地區,比例高達1000:3.4。這意味香港要在現時約1.4萬名醫生的基礎上額外增聘1.1萬名醫生,才能追上發達經濟體的平均水平。如果要達到一些歐洲國家的1000:4,甚至1000:5的水平,提供更理想的醫療服務,香港的醫生人數缺口將進一步擴大,至少要「變」出比現時一倍有多的醫生人手。

病床不足、病房逼爆的問題,恐怕香港醫護人手後仍難以改善。(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延伸閱讀:【冬季流感】中大醫學院院長病房直擊:慘不忍睹 逼爆猶如80年代

要改善本港醫生不足的困局,最理想的方法固然是徹底增加本地醫學院學額、培訓本地醫科學生。上月底公布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布提前預留3,000億元財政儲備,推動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在2026年起再增建、擴建、重建多家醫院,意味本港醫療體系,尤其公營醫療服務,將需要更多醫護人手提供服務,確保不再出現近年新醫院落成後,卻欠缺人手工作的窘態。港府必須和大學協調,在現時470名醫科生學額之上,增加更多新學額,充實本港醫療體系的人才庫。

公營醫療體系病入膏肓 培訓本地醫生緩不濟急

誠如陳家亮所指,培訓本地醫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一個年輕人第一天入讀大學醫學院計起,最快要13年才能完成整套培訓,成為一名專科醫生,歲月漫長。即使如此,增加醫學院學額、培訓更多本地醫生,既能夠在中長期改善醫護人手短缺,亦能為更多香港年輕人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是一個多贏方案,政府必須將策略貫徹到底。

然而,增加培訓本地醫生,現實上是遠水難救近火,公營醫療服務已病入膏肓,醫院逼爆、新症排長龍,早已成為常態,不但折騰病人和家屬,近年更不斷造成悲劇。例如早前發生外婆疑涉勒死患過度活躍症六歲孫兒的案件,再次喚起社會對過度活躍症問題的關注,但處理有關個案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服務,在公立醫院的輪候時間最長竟達兩年半。對於廣大病患和家屬而言,漫長的等候猶如將他們推向絕路。因此,要解決醫療體系人手短缺的燃眉之急,輸入海外醫生是無法迴避的問題。

只是,每次觸及輸入海外醫生的問題,討論往往變得政治化,例如指中央出於「去殖」原因,不可能讓香港如港英殖民地政府般輸入英聯邦醫生;又或指北京出於政治需要,要香港中門大開輸入「一帶一路」沿線經濟欠發達國家的醫生;以至認為輸入海外醫生先例一開,就會有大量內地醫生來港執業,把內地貪污腐敗的一套帶到香港。

公營醫療服務已病入膏肓,醫院逼爆、新症排長龍,早已成為常態。(資料圖片/江智騫攝)

延伸閱讀:政府推算2030年缺逾千醫生護士 蔡堅質疑數據不足:評估有問題

但只要認真地思考,就會了解到這些指控如何荒謬。首先,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各行各業匯聚世界各地的人才,無論是金融界、會計界、法律界、工程界、航運界,抑或是飲食界、酒店界、旅遊界等等,都有大量來自全球的頂尖人才,甚至連香港的終審法院法官團隊,既有來自加拿大的業界精英,更有法官擁有英國爵位。假如說中央出於「去殖」原因,認為香港輸入海外醫生是政治不正確之舉,實在可笑至極。

至於說輸入海外醫生等於引入「一帶一路」醫生,更是偷換概念。因為根據本港現行機制,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醫生、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醫生,本來就可以透過考試成為本港醫生,只是現行考核過於嚴苛,門檻偏高,造成輸入海外醫生的障礙。

就如陳家亮在網誌所說,雖然本地醫科生和海外醫生的考試深淺程度相若,但是本地醫科生是用六年時間循序漸進地完成多項專業試,海外醫生的執照試卻是一次過評核,即使海外醫生能夠過五關斬六將,也必須完成一年「on call 36小時」的實習。因此,已經在海外工作多年的資深醫生,亦較少選擇到香港從頭開始。

事實上,假如擔心輸入海外醫生、特別是內地醫生會「污染」香港,大可借鑑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的醫委會給予全球約150家醫學院畢業的醫生,包括本港兩所醫學院和多家內地大學醫學院的畢業生,在當地作有條件註冊,在指定的醫院提供服務及接受培訓後,若表現理想可以申請正式註冊執業。作為全球最廉潔國家之一、清廉指數比香港更高的新加坡,都沒有以「有色眼鏡」看待內地醫生,而是對來自全球的專才一視同仁、唯才是用。

本地醫科生是用六年時間循序漸進地完成多項專業試。(資料圖片/ 黃寶瑩攝)

延伸閱讀:【預算案.政策分析】自願醫保計劃不斷「走樣」 磋跎歲月三十年

醫界團體為小圈子利益 百般阻撓輸入海外醫生

香港醫界的一些利益團體,竟以不倫不類的理由,把所有海外醫生,包括全球最頂尖的哈佛、牛津、劍橋等醫學院的畢業生拒諸門外,根本是為了小圈子利益而出賣公眾利益的卑劣惡行。

在香港,醫生的社會地位崇高,社會大眾也不會忘記每場天災人禍,又或每天「逼爆」的候診區,絕大部分醫生都克盡己職、救死扶傷。但樹大總有枯枝,個別醫生利益團體罔顧醫護人手嚴重短缺的事實,不惜顛倒是非黑白,以無稽說詞對輸入海外醫生諸般阻撓,就連在外國名牌醫學院畢業的港人也難以回港執業,不禁令人想起膾炙人口的小說《白色巨塔》,那班利欲薰心、將個人利益建立在病者痛苦之上的庸醫。

香港的醫療體系已經千瘡百孔,醫護人手不足更是其中一個癥結所在,加上香港正步入高齡化社會,增加醫護人手更是刻不容緩。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的「八百壯士」之議,不應只是一個「白日夢」,而是必須及急須實現的變革。但陳家亮提到的其中一點,值得商榷,他認為社會應就輸入醫生問題「尋求共識」,惟要求醫界利益團體讓步,現實上無異於與虎謀皮,真正關鍵是政府領導者是否敢於承擔,迎難而上,以社會大眾福祉為依歸,挑戰利益集團,為港人構建病有所醫的優質醫療服務。

延伸閱讀:【城市數據】香港需增2.46萬名醫生護士 始追上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26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4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